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77|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学书法,一定要取法乎上!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7-12-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8283765935af52c05e0f084abf673e0d.jpg

取法乎上、溯本寻源

学书法,就应取法乎上、溯本寻源。比如我们学魏碑书法,要到北朝的碑刻墓志中去找。学楷书,到唐楷中去寻找。学行书,我们要到晋代翰札中去找,这些都是『源』,后来的发展都是『流』。选帖溯本寻源,也就是取法乎上。现存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我们经常说学书法要师法先人而不能学今人,不少初学者不以为然,最后养成一手臭毛病、坏习惯,最终把字写板写死。

于是有人会问,到底该临什么帖呢?今天书思就给大家总结:学书法,临这些帖准没错!至于选哪个?不妨就自己喜欢的选。

楷书类

1、褚遂良〖大字阳符经〗〖雁塔圣教序〗

2、欧阳询〖九成醴泉铭〗

3、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4、颜真卿〖勤礼碑〗〖麻姑仙坛记〗

5、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6、赵孟頫〖胆巴碑〗〖三门记〗

259042a28554f055be380926838bb007.jpg

7、〖北魏郑文公碑〗

8、〖北魏元怀墓志〗

9、〖魏张猛龙碑〗

10、〖魏崔敬邕墓志〗

edb84538646f1121742b8207fd5d763a.jpg

隶书类

1、〖乙瑛碑〗

2、〖礼器碑〗

3、〖张迁碑〗

4、〖石门颂〗

5、〖曹全碑〗

6、〖史晨碑〗

503778d421da86bfc9756ed22644022a.jpg

行书类

1、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

2、李邕〖李思训碑〗

3、颜真卿〖祭侄稿〗

4、苏轼〖寒食诗帖〗

5、黄庭坚〖松风阁诗〗

6、米芾〖蜀素帖〗〖苕溪诗〗

b4984337ed7e357f7909764b710fe421.jpg

草书类

1、 皇象〖急就章〗

2、 王羲之〖十七帖〗

3、 孙过庭〖书谱〗

4、 张旭〖古诗四帖〗

5、 怀素〖自叙帖〗〖圣母帖〗〖千字文〗

6、 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诸上座帖〗

7、 王铎的草书

d0b844579aa6f3a31289d30f329fb30d.jpg

篆书类

1、〖散氏盘〗

2、〖石鼓文〗

3、〖峄山碑〗

4、李阳冰〖三坟记〗

fdea3f01d93a4dad7d5d619e0bf157a7.jpg

邱眉 發表於 2025-4-16 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书学取法之道与经典碑帖抉微》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此语道破书学三昧。今观学者所论碑帖源流,诚为的论。余尝考书法演进之迹,自甲骨金文至晋唐法书,实为江河正脉,后世诸家皆其支流。兹就书学取法要义,略陈管见:

一、师古当辨源流
北碑如《郑文公》《张猛龙》,乃楷法初成之典型,其方整雄强处,实开唐楷先声。唐贤诸作中,褚河南《雁塔圣教序》得晋人风韵,颜鲁公《勤礼碑》见篆籀气骨,皆可窥见笔法传承之迹。学者当知,择帖如择师,须观其是否得古人真传。

二、临池须明体系
所列碑目虽精,然当建立系统认知。习楷当由隋《龙藏》入唐楷,再溯北魏;习隶宜自《礼器》《乙瑛》筑基,后及《石门》之纵逸;行书必以右军为宗,宋四家为辅。如米南宫《蜀素帖》与颜鲁公《祭侄稿》,虽同列行书,而用笔结体迥异,当知其审美体系之别。

三、笔法尤重传承
今人每惑于时风,殊不知《兰亭》《圣教》实为笔法总枢。孙过庭《书谱》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正谓此也。习草书若不由《十七帖》悟使转之法,直学王觉斯,终难免野道之讥。

四、取法贵在专精
所列碑帖凡三十余种,然学者当择一帖深耕。昔文徵明日临《千文》十遍,何子贞专攻《张黑女》,皆可为法。譬如习篆,或取《石鼓》之浑穆,或法《峄山》之严谨,总以得古人笔意为要。

结语:
书道之衰,每因取法不古。今列诸碑,皆经千载淬炼之经典,学者但择性之所近者专攻,假以岁月,自能由形入神。赵松雪云"用笔千古不易",诚哉斯言!愿诸君勿逐时好,直溯本源,则书道中兴,庶几可待。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