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丹尼爾的時代,莫斯科公國仍然僅是俄羅斯中部無邊的森林中的一座木造小城。
13、尤裏·丹尼洛維奇的繼承者伊凡一世(於1325-1340年在位),繼續實施表面上臣服蒙古金帳汗國的策略,從而得到了弗拉基米爾大公的頭銜,藉此擁有向羅斯地區其他公國收取貢賦和稅金的權力。伊凡一世因之成為當時羅斯地區最富有的貴族。他利用金錢維持和金帳汗國的密切關係,從而為其擴張勢力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伊凡一世運用財富向其他羅斯公國購買更多的領地,並在莫斯科建立了克裏姆林宮。1327年,東正教的大主教彼得由基輔遷移至莫斯科,進一步提升了這個新興公國的威望,奠定了後來建立俄羅斯帝國的基礎。
14、在伊凡四世時代,莫斯科公國已經從蒙古帝國手中獲得大量領土,實力大大增強,因此便宣稱自己為蒙古金帳汗帝國的繼承者,其後又宣稱自己為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並且自稱沙皇——即凱撒大帝的俄語之名,於是莫斯科公國更名為『沙皇俄國』。
伊凡四世即伊凡·瓦西裏耶維奇(1530年-1584年),號稱伊凡雷帝,他是俄羅斯大帝國的開創者、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始皇帝,相當於法蘭克帝國的查理大帝)。
在1533年至1547年時期伊凡還是受封於蒙古金帳汗帝國的莫斯科大公。但利用蒙古帝國的衰落,伊凡於1547年至1584年繼承羅馬皇帝凱撒的稱號而自稱為沙皇,從此開始了俄羅斯帝國在歐亞結合部地區之領土不斷擴張的事業。
15、現在作為歐美宗教主流信仰的基督教並非起源於歐洲,而是起源於亞洲西部的古敘利亞地區。
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傳播過程中發生了分化。在意大利和法蘭西的西方羅馬帝國,基督教成為教皇統治下的天主教(宗教改革後演變出基督教新教)。
16、在君士坦丁堡和亞洲、北非以及東歐、南歐,基督教的東方教派即東正教。其領袖稱為大牧首。天主教、基督新教和東正教三者之間,一直爭奪着信徒和宗教的主流正統地位。
15世紀君士坦丁堡陷落後,東方羅馬帝國不僅亡國滅種,也徹底亡失了宗教信仰。東羅馬中心區域的土耳其、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的民眾都改信了伊斯蘭教。
17、實際上,歐洲的三個所謂的後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神聖羅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與東、西兩個原初的羅馬帝國都並沒有任何承繼關係,都只是對於羅馬帝國冒名頂替的產物。建立這三大帝國的民族日耳曼民族、高盧民族以及俄羅斯民族,都不屬於羅馬人所屬的地中海民族或者拉丁民族。相反,在羅馬人眼中,日耳曼人、高盧人以及羅斯人都不僅是敵人而且是講羅馬人不懂的鳥獸語的野蠻人——蠻族。
對於日耳曼人引為自豪的神聖羅馬帝國,法國近代歷史家伏爾泰(Voltaire)曾講過這樣名言———『這個帝國既不神聖,也不是羅馬,更不是帝國。』
18、必須了解羅馬帝國的上述真實歷史,我們才能理解近代以來歐洲主要大國關係的形成和演變——例如所謂『歐盟』,不過是西羅馬帝國的現代版。而當前俄羅斯在中東與東南歐的霸權角逐,則在某種意義上仍然也承繼着東方羅馬帝國皇帝和沙皇當年的帝國事業。
直到今天,歐洲的所有國際關係和宗教衝突,可以說仍然映現着往日羅馬帝國競爭時代的深刻的歷史陰影。
[以上考證,詳細可參看何新著作【希臘偽史考】(2013-02/北京日報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希臘偽史續考】 (2015-06 /中國言實出版社)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