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地,也叫迦南美地。這裡古代居住的先是本土的迦南人--埃及人。後來遷入外來的希伯來人。
據西方史學認爲,古希伯來人是閃族語系的一支,他們最早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因爲據聖經記載,希伯來人的先祖亞伯拉罕家族起源於蘇美爾。
據聖經,希伯來人認爲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後代,據說亞伯拉罕得到上帝耶和華的指示,大致在公元前1900年至1500年之間,他們逐漸由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遷入地中海東岸叫做『迦南』(Canaan)的地區。
迦南的希伯來語言意思是海邊低地--這塊低地大致相當於今日以色列、西岸(約旦河)和加沙,加上臨近的黎巴嫩和敘利亞的臨海部分。據聖經記載,這是一塊『流著奶和蜜』的土地。迦南原來的居民稱這批從東邊越河過來的人爲『希伯來』--意即『渡河(約旦河)者』。
渡過河的希伯來人與未渡河的閃族人屬於同一血緣,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留下的人就是後來的阿拉伯人。而渡過河的希伯來人就是猶太人的先祖希伯來人。
迦南原有土著居民,曾經是在埃及治下。後來腓力斯人(即巴勒斯人)先於希伯來人進入地中海沿岸,控制了加沙到雅法的海岸線,把他們占領的地方叫做『巴勒斯坦』,意爲『腓力斯人之地』。因此,巴勒斯坦乃是這個地區的古名。
但猶太教正統派不接受巴勒斯坦這個詞,認爲它是『反猶太名詞』。希伯來人進入低地後稱這個地區爲迦南美地,在這裡建立以色列王國,把這裡的耶路撒冷作爲猶太教的聖地。傳說中的大衛王的繼承人所羅門在這裡建立第一聖殿--所羅門聖殿,作爲祭祀上帝耶和華的神廟。
[第一聖殿又稱所羅門聖殿,聖殿長約30米,寬約10米,高約15米。聖殿落成後,隨即成爲敬奉上帝耶和華的崇拜場所,也成了以色列人民族的象徵。]
猶太教的傳說,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摧毀耶路撒冷,燒毀聖殿。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推翻了新巴比倫王國。波斯王居魯士大帝頒旨,讓猶太人在公元前537年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第二座聖殿於公元前515年完工。公元前37年,聖殿由以色列的大希律王擴建。
公元70年,羅馬帝國提多將軍率軍圍攻耶路撒冷,聖殿再度被焚毀,僅留下西邊一道圍牆(即耶路撒冷的哭牆)。焚毀第二聖殿後,羅馬帝國在以色列的聖殿遺址上蓋了一座羅馬的太陽神朱彼特之神廟,將猶太省改名爲敘利亞-巴勒斯坦。
公元637年,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帝國興起,占領巴勒斯坦後,在聖殿遺址上興建奧瑪清真寺,在毗鄰處興建阿克薩清真寺。
因此,耶路撒冷成爲不同宗教認同的共同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