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青年国学社 经典研习会第三篇 〖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作者:刘勰 整理:辅仁君 加辅仁君好友入群请备注姓名+电话 〖原道第一〗是〖文心雕龙〗的首篇,通过『文』、『自然之道』和『圣』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人文』的起源及其发展。 文心雕龙·原道 原文及选注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1),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2),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3),俯察含章(4),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5)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6),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7)。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8)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9)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10),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11),亦垂敷奏之风。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12),英华曰新。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13),剬诗缉颂,斧藻群言。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14),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15),暨(16)于孔氏,玄圣(17)创典,素王(18)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19),研神理而设教,取象(20)乎河洛,问数乎蓍龟(21),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22),弥纶彝宪(23),发辉(24)事业,彪炳(25)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26),日用而不匮(27)。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28)。』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29)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采元圣(30),炳耀仁孝(31)。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天文斯观,民胥(32)以效。 注释 (1)璧:环状的玉。叠璧:〖尚书〗中曾传说日月曾一度像璧那样重叠起来。 (2)焕绮:光彩绮丽。焕,光彩;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用来指文采。 (3)吐曜(yào):即发光,指日、月、星。曜,光明照耀。 (4)含章:蕴涵着美,多指地理风光。章,文采。 (5)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是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元素。 (6)贲(bì):装饰。华:花。 (7)球:玉磬,一种敲击乐器。锽:三刃剑型的仪仗用器。 (8)郁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文采之盛。 (9)庖牺:即伏羲,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10)洛书:相传大禹治水时有神龟献出书来,大禹取法而制订了〖九畴〗。九畴:九类,指治理天下的各类大法。九是虚数,指各类。 (11)益稷:舜的大臣,伯益和后稷。陈谟:陈述计谋。谟,计谋,谋议。 (12)〖雅〗〖颂〗:〖诗经〗中的〖雅〗诗和〖颂〗诗。被:及,这里指影响所及。 (13)振:振兴、发扬。徽:美。烈:功业。 (14)席珍:儒者讲席上有珍贵的道德学问供别人请教。席,坐具,指传教讲学的讲席。流:流行传布。 (15)爰(yuán):于是。风姓:指伏羲,伏羲为风姓。 (16)暨(jì):及。 (17)玄圣:远古的圣人,指伏羲等人。玄,远。 (18)素王:空王,指孔子,汉代人认为孔子有帝王之道而无王位,所以称之为素王。 (19)道心:指自然之道的精神。这个『心』和上文『天地之心哉』的『心』意思一致。敷:作『裁』。 (20)取象:取法。 (21)数:术数,指未来的命运。蓍:草名,古时用它的梗来占卜吉凶。龟:龟甲,古代在龟甲上钻孔再烧,看它的裂纹来卜吉凶。这句是说从蓍草和龟甲中去求知定数,指占卜吉凶。 (22)经纬:织布的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指治理。区宇:区域空间,指疆土、国家。 (23)弥纶:包举、综合的意思。彝宪:常法,经久不变的大经大法。彝,常;宪,法。 (24)辉:作『挥』。 (25)彪炳:像虎纹般光彩鲜明。彪,虎纹;炳,光明。 (26)旁通:广通。滞:停留,阻碍。 (27)匮(kuì):竭,缺乏。 (28)辞:〖易·系辞上〗的原意指卦、爻辞,刘勰借用来泛指一般的文辞。 (29)赞:助,明。古代一些文章末尾有赞文,用以总括说明全篇大意。〖文心雕龙〗每篇都有赞。 (30)元圣:指孔子。元,同『玄』 (31)仁孝:泛指古代圣贤提出来的伦理道德。 (32)胥(xū):全,都。 导读 〖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是〖文心雕龙〗的『枢纽』,即总论部分。 〖原道〗的『原』,意为本、根源,『道』指『自然之道』。『原道』即文章根源于『自然之道』。所谓『自然之道』,刘勰用来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所谓有道之文,大多源于万物的文采。这样,刘勰就主张文章应该有动人的文采,强调艺术技巧;但又反对过分雕琢的创作倾向,因为这样违反了『自然之道』。这就是刘勰论文要首标『原道』的主要原因。 〖原道〗全篇分为三部分:一、讲『文』和『自然之道』的关系。刘勰从天地自然之道,说到人必然有『文』;万物所有的文采都不是人为的、外加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二、讲『人文』的起源及其发展。从人类之文的起源,讲到孔子的集人类文化之大成。三、讲『自然之道』和『圣』的关系。刘勰认为,古代的圣人是根据『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来著述的,『自然之道』是通过古代圣贤的文章来得到阐明的。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起到教化天下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