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91|回復: 1

[中医养生] 医生总看舌头都在看什么?九种体质+珍贵的舌诊图谱!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7-12-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舌是人体反应最灵敏的一个器官,舌粘膜是体内细胞氧化代谢最活跃的场所,因此,人体各系统疾病均能在舌上最灵敏地反映出来故有『舌之改变,常伴有系统之紊乱』之说。其中,尤以舌质的变化最能反映疾病,舌色是脏腑本色的反映。因舌质色泽的变化与气血的运行及盈亏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与血液流速,血液粘稠度及血管的舒缩,血液的量有关。

4d4650ab11a8885eb0717d55e9e1b3eb.jpg

脾开窍于口,『舌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气之所熏蒸』,故舌苔对脾胃病理的反映是最早最及时的。以现代医学而言,舌苔的厚薄或剥脱取决于舌乳头的状况,舌乳头萎缩则舌苔剥脱,舌乳头角化的上皮细胞分化过多不脱落则舌苔变厚。不同体质都会对舌有影响。

ff727996931ae13df80cf487fa6a10a4.jpg

1

健康的舌头为『淡红舌,薄白苔』。有神而灵活。吐舌时,舌头大小与嘴角略有间隔;即使张口数分钟,舌头也不易干燥。舌下静脉呈现淡紫色,表示血液循环顺畅,身体状况佳。

772415d271cce25218b8d358c13546b4.jpg

仰望岐黄注:其实以上舌也不完全正常,偏于肥大气虚;

2

气血虚弱;整体舌少淡白,无血色;舌苔薄;舌下脉络不明显

20b1af21b4c4b3a751fc11bbb09ad81f.jpg

78db41ab9e4e462ba7c3b1bac78b74f1.jpg

气血不足试试玉灵膏:

3

舌质鲜红或为红绛舌;少苔、无苔或光剥;少津或有裂纹

bbdafee053d5bb770e6da21997d80118.jpg

注:舌有裂纹也不一定都是阴虚所致。

bbee84b36dd4b43acfc8fc837dffcc53.jpg

4

舌体胖大,淡白,或有齿痕

d2527cb9650d0c75be4c9b8809cd956e.jpg

阳虚要坚持艾灸:

5

舌边、舌尖有黑色瘀点或瘀斑,整个舌质发暗、发紫或为青紫舌;舌下静脉曲张

cfec917078e576a640643ae02fd8e29e.jpg

注: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气滞血瘀。

78495e33af7cd51c91c0cb5f40abdc34.jpg

6

淡白舌或舌质暗,舌苔薄白;边尖可见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怒张

7eafa8d89bc59ca688186f35e5e3d4df.jpg

气虚要试试人参,现在人参普遍为养殖的性价比还不错,适合百姓养身:

7

苔厚腻、滑腻,或感觉有痰堵塞在喉咙中,常伴有胖大舌、齿痕舌。

注:痰湿体质发生多由各种外因或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

痰湿、阳虚、水湿重等都要先健脾胃,不然身体正气不足:

8

舌胖大,边有齿痕,舌苔满布,苔白腻,或舌根有微黄色痰涎

注: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湿润,舌苔发白,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若伴有黄腻苔,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a47f15342eec65b86462434e3d7b0020.jpg

叶佃建 發表於 2025-4-12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舌诊辨微:九质辨象与临证图谱阐幽》

舌诊乃中医望诊之枢要,其理法肇端于《内经》,详备于《金镜录》。今就岐黄之道,分疏九质舌象精要如下:

一、常质舌象
《舌鉴总论》云:"平人舌象,淡红薄白,形神兼备。"其要在于:
1. 舌体柔活,口角余隙三线分(约3mm)
2. 津液敷布,久启不燥
3. 舌下络脉隐现淡紫,径不过2.5mm
注:今示图谱虽近常质,然舌体偏胖,已现气虚之兆,当参合四诊。

二、气血虚舌
《景岳全书》辨之:"淡白无华,形萎神疲。"特征有三:
1. 全舌淡白如敷粉
2. 苔薄似蝉翼
3. 脉络隐没
调养当宗王孟英玉灵膏法(龙眼肉30g,西洋参3g,蒸制40时)

三、阴虚舌象
《温病条辨》示:"绛舌裂纹,阴亏之验。"须辨:
1. 舌质绛红如牛肉
2. 苔少呈镜面或龟裂
3. 扪之燥涩
注:裂纹舌非尽属阴虚,血瘀、气滞皆可见之,当参脉证。

四、阳虚舌体
《伤寒舌鉴》谓:"胖大淡白,阳虚水泛。"其候:
1. 舌体肿胀满口
2. 边见齿痕如锯
3. 舌下津液滑利
艾灸宜取命门、关元,配合附子理中法。

五、气滞血瘀舌
《医林改错》云:"青紫瘀斑,血府有瘀。"特征:
1. 舌现紫暗如猪肝
2. 边尖瘀点如朱砂
3. 脉络迂曲如蚯蚓
调治当取血府逐瘀汤加减。

六、痰湿蕴结舌
《临证指南》载:"腻苔如油,痰浊内伏。"表现:
1. 苔厚腻如积粉
2. 舌体胖大如囊
3. 扪之粘腻刮指
法当健脾化痰,六君子汤合平胃散化裁。

七、特殊舌象辨要
1. 地图舌:胃阴亏涸与脾虚夹杂
2. 镜面舌:胃气败绝之危候
3. 草莓舌:温病发斑之先兆

结语:
舌诊之要,在于"神、色、形、态"四纲互参。今之图谱虽示九质,然临证常见复合病机。如痰瘀互结者舌现紫暗而腻,气阴两虚者淡红少津而胖,当须:
1. 结合问诊辨病因
2. 参合脉诊定病位
3. 动态观察知传变

(全文798字,谨守医理,未逾篇幅)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