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89|回復: 3

[家庭教育方法] 初中老师发现·作业熬夜写太晚,毁的不止是身体,还有…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12-2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现在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每天都是作业、作业、作业。但是为什么同为一个班的孩子。作业量一样的情况下,他十点就写完作业了,你却要写到十二点?

首先要先认识到老师为什么布置作业?对待作业的态度一定要积极,保质保量,这样你费了好几个小时做的作业才达到目的。

孩子写作业太晚常见原因有哪些?

(1)作业拖拉,开始时间晚。晚饭后才开始,磨蹭到晚上8点半,甚至9点才开始写;

(2)部分不擅长的科目的作业总是放到最后做,不会的较多,做五个错三个,容易受打击;

(3)没有时间概念。原本两个小时完成的作业,能拖到四个小时。其深层次原因是:孩子内心会觉得,写完也不能玩,写完了,妈妈就会留新的作业,不如慢慢写。

(4)写作业时不专注,写十几分钟分钟,就分神儿了。想看看QQ空间,刷刷微信朋友圈,一会倒杯水,一会吃个零食,一会换个笔芯,一会上个厕所,一会家里来个客人,出去打个招呼······

(5)开始关注自己的容貌,一会照个镜子,一个嘟个鬼脸,手机在旁边,就再发个朋友圈,或QQ说说。

(6)不写题号,数学、物理不写『解』,格式混乱,解题过程,与草稿纸的演算 一样龙飞凤舞;

(7)对橡皮、或涂改纸严重依赖,稍有一点不整齐,就擦掉、抹掉,反反复复的重新写,致使效率低下;

(8)当然,还有老师在留作业时,总误以为今晚只有他一个老师留作业,生怕孩子们老玩,耽误了学习。

不能按时作息的蝴蝶效应

写作业太晚导致睡眠时间推迟,可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一位老师观察了班里作息不规律、喜欢熬夜的孩子的日常后,发现一条连锁反应链:

如果11点不能入睡的话,那他的失眠时间充其量只有7个小时。7小时候的睡眠对于青春期时期正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问题出现了——6:00起不来。6:00铃响后,10分钟内出宿舍的寥寥无几,大部分得等到6:15到6:20才动窝。

不能按时起床的直接后果有二:1.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的时间被严重挤占,因此,内务整理不合格、卫生打扫不彻底,导致扣分,甚至被锁;2.没有时间(或者只有很短的时间)吃早饭。

不吃早饭的不良后果当然有损身体健康。你不按规矩作为,但你的身体却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胃不到第二节课就开始咕咕叫。怎么办——买零食。那都是什么食品呦:魔法士、艾小菲、太年轻,猫耳朵、椒盐土豆、掐掐面、还有什么素巴西烤鸭等等不一而足,单看名字,就是在忽悠孩子。据了解,20元的东西都不能吃饱。

在我看来,那些膨化食品通通为垃圾食品,浪费钱财倒在其次了,每天吃这些东西,对身体的伤害大概是家长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所始料不及的。

其副作用的危害还在继续。10:30上课以前塞到肚子里的那些东西,到12点午饭时间是消化不完的,这就直接导致了该吃饭的时候却没有胃口。如果他去餐厅喝点汤水还好,要是直接回了宿舍吃些从家里带来的东西,那他下午又会想到零食——长此以往,对身体形成的副作用是不可小觑。

看看班里那些遵守纪律、成绩优秀的同学,他们可没有上面的不良习惯,而具有这些不良习惯的同学,又大都成绩较差。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不按时作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绩的提高。

说南美洲的蝴蝶扇一下翅膀,就可以引起亚洲地区的一阵台风,乍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而实际上正是如此:

不按时睡觉—→不按时起床—→没有时间整理内务而被扣分、没有时间吃早饭—→买零食,有损身体健康,污染教室环境—→影响成绩的提高。

教会孩子做时间管理

原则1:学会舍弃

学学习的压力很大,很多人被弄的手忙脚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面前总放着一大堆书,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而不是同时拿起十几本书随意浏览——这是一种最浪费时间的学习方法。只有读完一本之后,再去拿起另一本来阅读。

那么,该选择哪一本呢?答案很简单:最重要的那本。对第二重要的那本,坚决不看。当年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后,第二重要的,也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了。

确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

原则2: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让高手去做12道难题吧,我们只做12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行了。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原则3:根据不同内容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

每一个小时都是很独特的,在每一个小时里面,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上课的时间和在家自习的时间,显然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24个小时进行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就管这叫『时间计划』。我们必须学会用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只有面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就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

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

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

原则4:学会执行——把良好的计划变成现实

无论做了什么事情,每天睡觉前都回想一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该怎样改进。这样才能不停的进步,而不至于停滞不前。我们制定了计划,就需要每天都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这样才能督促自己不断改进,真正做到制定好计划、执行好计划。

所以,把试卷写满不是本事,知道该写上什么正确的内容才是本事。时间管理也是一样,列出表格把时间填满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填入正确的内容,然后认真执行,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今日平说 發表於 2025-3-27 11: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学业迟效之弊与治学之道》

晚课不辍而成效不彰者,其弊有五:一日"怠时",二日"畏难",三日"散志",四日"务外",五日"失序"。此五者,皆足以害学。

昔朱子有云:"为学须是切实为己,一毫虚假不得。"今之学子,执笔临案而心驰旁骛,犹农夫耕田而目逐飞鸿,岂有秋实之望?《学记》言"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正谓此也。

治本之策,当以"敬"字为要。程子谓"主一之谓敬",习业之时,须收敛精神,如对至尊。先贤课读,皆有定程:未时温故,申时习新,戌时考校,各得其序。今可效其法,置沙漏以警怠惰,列纲目以明先后。

至若畏难之情,当思《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之训。王阳明少年格竹,七日不成而病,后悟"致良知"之道。故遇难处当存穷理之心,毋生退避之念。

今之父母,尤当戒"课外加赋"之失。昔孟母断机,示子以"辍学如断织"之理。若子课毕辄增新业,是犹饮马而鞭其后,岂智者所为?

盖学业之道,在专在恒。能去五弊而存敬畏,则夜读不必过亥,而进德修业之功自见矣。
陆交 發表於 2025-4-7 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中学生课业拖延之弊及匡正之道》

晚清名臣曾国藩有言:"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今观中学生课业拖延之弊,实乃违逆古训,贻害匪浅。作业拖延非独损身,更伤神志,其害有五:

一曰"时务不明"。古人治学讲究"时习",今之学子却多"临时抱佛脚"。如《学记》所言"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晚饭后始动笔者,恰似农人误了春耕,纵使挑灯夜战,终难获秋实。当效法朱熹"读书法"中"循序渐进"之说,归家即治学,方合天道。

二曰"心志不专"。《菜根谭》云:"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今之少年,写数行字即玩手机、照镜自怜,恰似《孟子》所讥"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当以王阳明"持志如心痛"为戒,置手机于他室,案前唯笔墨纸砚,方能收摄心神。

三曰"章法紊乱"。宋代科举尚"程文格式",今之学子却草率从事。不写题号、省略"解"字,犹如匠人造屋不立梁柱。当效欧阳修作文"先布格局",解题必先立纲目,演算须如誊录,此乃治学根本。

四曰"畏难失序"。将难科置于最后,恰似临阵怯战。《孙子兵法》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当以晨起神清时攻坚克难,暮夜温故知新,方合用兵之道。

五曰"作息失度"。子时(23点)不寐,丑时(1-3点)肝胆不得休,寅时(3-5点)肺经当值却困顿不起。《黄帝内经》明言"起居有常",今少年昼夜颠倒,如逆水行舟。当效法张英《聪训斋语》"晨起三百息"之规,方得气血调和。

匡正之法有三:其一,家长当戒"作业加码"之习,允诺"作业毕即自由",破"拖延得利"之妄念;其二,学子宜制"更香计时法",以四刻钟为一课,课间十分休憩,暗合古时书院作息;其三,教师布置课业时,当如苏轼教子"旧书不厌百回读",重质轻量,使温故知新。

《围炉夜话》云:"学业之进,如人梳头。"今之教育,当使学子如理乱丝,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若能以古法调今弊,则课业之累可减,身心之康可期,岂不善哉?
崔柴私 發表於 2025-4-8 05: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中学生作业迟延之弊与匡正之道》

中学生课业迟延现象,诚为当今教育之一大痼疾。细究其因,非独课业繁重所致,实乃学子心性未调、方法未得其要也。今试析其本末,以明匡正之道。

一、迟延之因有三重境界
浅层之因,见于行迹:或起始迟缓,或科目偏废,或工具不备。此皆形而下者,易察而易改。中层之因,关乎心志:畏难则延宕,分心则效减,完美则反复。此需调心养性,非一日之功。深层之因,系于认知:学子误以为"速成则加课",遂以拖延为避役之策。此乃根本症结,当以智慧化解。

二、作息紊乱生五患
夜寐不足,晨兴必迟,此自然之理也。由是衍生五患:内务不修、早膳不食、课堂不专、零食不止、纪律不守。五患相生,如环无端。古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今晨昏颠倒,终日昏昏,岂能进学?

三、匡正当循四法
1. 养其志:使知学业乃为己非为人,完课即得自在,破"拖延避役"之妄念。
2. 定其规:划分三时——酉时温故,戌时作课,亥时缮写。每科限时,如军令不可逾。
3. 正其行:案前备齐文具,解除手机,效古人"焚膏继晷"之专一。
4. 适其度:教师当互通作业量,总时不过两时辰,留子夜读书之乐。

四、家长当为三事
1. 察其困:观学子卡顿之处,或基础未固,或方法未得,当及时补救。
2. 励其进:完课即许自由,不另加负担,使其有速成之乐。
3. 正其本:晚餐宜简不宜繁,免食困;卧室宜朴不宜华,免心荡。

《学记》云:"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今之学子,非不勤苦,然不得其时、不得其法,故劳而少功。若能调其作息、正其心志、得其方法,则事半功倍,何至焚膏继晷而徒劳耶?教育之道,贵在得中,过犹不及,此之谓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