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雅鉴】赵孟頫书风春联刍议——兼论传统书法当代应用之道
(引言) 近见"赵孟頫·今年的春联,我包了"之议,诚为雅事。子昂公书法承晋唐正脉,其"赵体"楷书以《胆巴碑》为范,行书取法《兰亭序》而自出机杼,今人以之制联,实为传统书法活化之良机。试从三端论之:
一、赵体书风与春联形制之契 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之论,最宜春联创作。其楷书结体取李北海之遒劲,融二王之秀润,如《湖州妙严寺记》之"横画斜切入笔",恰合春联大字书写规范。行书《归去来辞》中"提按使转"之法,可使"福""寿"等吉字既存法度又显灵动。昔年文徵明作楹联即承此法,今人效之,当注意字径与楹联比例,建议单字以六寸见方为佳。
二、内容择取与笔墨表现之谐 赵体适宜书写三类联语: 1. 集赵诗联句:"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出自《扬州杂咏》),可取其"秀骨丰肌"之态 2. 经典吉庆联:"天增岁月人增寿",宜用《三门记》笔意强化横细竖粗特征 3. 自撰新词:当避"春满乾坤"等俗套,可参《闲居赋》章法作长短联
(技法提示) 书写时需注意: 墨色取"乌玉"之效,忌用现代化学墨汁 蜡笺纸需先以淡矾水处理,防晕染 落款宜仿《赤壁赋》小行书,与正文成大小错落
三、传统书艺的当代转换之思 今人习赵体易入两弊:一者徒摹其形而成"台阁体",二者过度创新失其文气。建议: 1. 以《仇锷碑》为日课,夯实结构 2. 临《苏轼海棠诗帖》悟"笔意相连"之理 3. 章法可参吴昌硕楹联布局
(结语) 昔董其昌评赵书"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今以之入春联,非惟装饰,实乃"书载道"之延续。倘能于红纸金墨间得见子昂公"中和"之美,则传统文化之生机自现。愿诸君执笔时,常怀"日书万字"之勤,更存"书画同源"之思,使岁首桃符成可传之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