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51|回復: 0

[训诂学] 【每日一字】示·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複製鏈接]


d9091dd15c61cd83baedc799320f84af.jpg
1c24f9cf5862464714fdcf54455de87f.png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这是〖说文解字〗对『示』所做出的解释。小篆字形的『示』,的确是下面有三竖,但从甲骨文字形以及金文字形来看,却并非如此。


  甲骨文中的『示』,主要有这几种写法:

ec17c5649d17a375e61f70f47a382d8b.png
74b9055612eb23a620baf66098d4da28.png
6d5133bf0a870e20c92ed91a434295a8.png
c5a2088e2d8a25b5f7110161414100a8.png
b9c9e2c7231097db06eae0f21f088df4.png
a412f27182d1f72f67fb7ceedecd5a54.png


  可以看到,示基本的构成,是一横一竖,有时候在上面加一短横或者两点(划),并且这也是比较后面的写法了。所以〖说文解字〗所言的『三垂,日月星』并不是本义,其对示的解释,也应当是引申义。

01e8a1c548f04b8739ec04da44b184fd.jpg


  对于示的字形含义,历来多有说法,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示表示设杆以祭天,象征神祗;二是象神主牌位;三是认为象木表或者石柱,为神主之形,上面的一短横或者左右两划,则是装饰符号。虽然对字形结构说法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祭祀,神主。从甲骨卜辞来看,示主要作为神主以及先王的称呼。在殷商文化中,很大一个特点就是敬鬼神,并且很重要一点就是祖先神,即对祖先十分重视,绝大部分祖先都受到祭祀,卜辞中如三示、四示、五示、十示等等,都是对先王的统称。就此看来,示的本义应当为神主、先祖,与祭祀有关。

00414daf1b6b4f02ca938495dedae171.png


  当先民对于自然天象不能理解之时,会产生一种敬畏心理,认为有超自然的神灵的存在,并通过祭祀来表达自己的敬畏与祈祷。而当出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比如历史记载中曾提及的禾生双穗、河出图、洛出书乃至于地震等等,人们便认为这是神灵或者先祖显灵,向人们垂示祸福吉凶。

b1c71227ce580b621d4ddf8ca03a7784.png


  由此,示才引申为〖说文解字〗中的『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之义。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国文字中,凡是以示为意符的字,都和鬼神、祭祀、吉凶、祸福有关。清朝康熙帝深受汉文化影响,其儿子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示字旁的字,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胤禔、胤礽、胤禛、胤禩、胤祥、胤禵,这些字虽然不常见,但从字源来说都与祭祀或鬼神有关,并且都带有福佑美好之义。

e5c0a72a986ece0019bb0c95311ffd44.jpg


  再进一步引申,示才表示给人看、让人知道、告诉别人,〖玉篇〗就说『示,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如此,方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说的表示、告示、指示、展示、示范等等意义。

db5a84845bf803e98586dccc6ad05282.png


  〖诗经·鹿鸣〗中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在座的宾客喜爱我,告诉我至善之道、至真之理。知识的传承并不容易,真理的大道更是崎岖,于是前辈们总是愿意将自己的所得分享、展示给后人,让后人在成长的路上能有所警示、少些磕碰。比如在诗词中的大量『示儿诗』,就是通过诗歌,或夸赞勉励,或嘱咐训示,来进行对儿女的培养教育。宋代诗人陈俊卿,写有〖示二子〗,其诗言:『兴来文字三杯酒,老去生涯万卷书。遗汝子孙清白在,不须厦屋太渠渠。』告诫儿子要清清白白做人。

9a648ea173e124c056d2611c352089a4.png


  宋代诗人陆游也写了很多『示儿』诗,大多是在传授知识、教导做人的道理。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用自己做学问的经验总结来教育孩子,告诉孩子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理解,而要在实践中去加深认识。而那首广为人知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传达出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在对孩子的谆谆嘱咐之中,内含着爱国教育。

2dda58b8a7c6926e9ae32730dd0ca4ab.jpg


  正如陆游的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前辈的告示、警示是一方面,自己的领悟又是另一方面。通过旁人的好意,我们虽然也可以获得启示、得到帮助,但自己能真正领悟才是将知识化为己用。中国的禅宗讲究顿悟,〖景德传灯录〗上曾记载舒州天柱山崇慧禅师与一位僧人的对话,僧问,崇慧禅师以一句诗回答,僧又问,师又答,但僧还是不明白,于是『乞师指示』,禅师只以一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作答,希望僧人能自己体会、自己领悟,而不做更多指示。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瞬间中得到永恒,在万物中化为一体,境界至高,耐人寻味。这时候语言乏力,而只能靠自己神思遨游去领悟其中的内涵了。而『示』的意义的演变,从神灵到表示、告示,越来越走近人民生活,越来越贴近人的情感表达。(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5 ... ic2knQ/0?wx_fmt=gif);background-size: 100.7329%;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line-height: 1.6;box-sizing: border-box;background-position: 0% 0%;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repeat;">
b3ac7144f963747fbf26c24b62664b19.png
eb24754da2c5f6ede3524f61b33879e7.jpg
8fdf637fcfe47bd84555a257a696781e.png
1fe4751e14b5d7d362b62314734ddc34.png
64f193c053fb1d6dcae6b2af6251f2ad.jpg
267453c0f1e24381356ed8179074870e.png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