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懟是與別的字組成詞一起出現,比如懟恨、懟憾、怨懟等等,都是怨恨的意思,懟筆則是指出於怨恨的記載。上面說的【列子·黃帝】那個故事,後續是尹生又回來向列子學習,列子就將自己在老師那學習的情形告訴尹生,最後說:你到我這裡還沒多久就『懟憾者再三』,能學到啥。
當然了,懟在古代,更多是作為一種書面語的形式出現,而在口語之中極少用到。這與我們今天不斷地在口語之中使用懟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詩詞之中也有懟的出現,宋庠曾在詩里『懟』時光:『我懟流年晚,年將我志違。』曹於汴在詩里反躬自省,『大濟肇於忍,大懟肇於忍。』
所以綜合起來看,現在我們所用的懟,和古代原有的懟,從讀音到意義到用法,都有着明顯的區別,兩者除了字形,並無更多聯繫。懟字從心,作為怨恨之意的懟,必然是從心底生出的一種情感,但是作為今天的『懟』,懟好像更多的是從口,講究的是『嘴上功夫』。於是有人說了,懟對心,就是順從自己的內心,就是不要慫就是干。也是有趣。
那麼現在所用的懟的讀音和意義從何而來?據有學者考證,這個懟本字應當為『㨃』,在字典中,㨃有兩個讀音,讀作duǐ的時候表示排,讀作chéng表示撞。看起來好像除了讀音,別的與懟並無聯繫,但這個詞卻廣泛存在於各地方言之中,有着各種不同的用法。比如說【北京方言詞典】記錄的㨃,有捶的意思,『㨃了他一拳頭』;【西安方言大詞典】中的㨃,有撞的意思,『叫自行車把我㨃倒咧』;【漢語方言大詞典】中更是記載了粵語、西南官話等地的『㨃』,有着諸多意義。而在河南、山東、東北、安徽等地,㨃也常有使用。尤其是在河南一些地區的方言中,㨃簡直是一個萬能詞,在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含義。
由於方言中的『㨃』對於大眾而言可能更為陌生,在文獻之中也較為少用,而懟這個字與之讀音相近,且大家更為熟悉,因此當網絡上天南地北的人匯聚在一起,用懟代替㨃也就更容易被接受。當然了,也正是這個讀音和意義在全國各地多個方言區已經被熟知並使用,擁有了龐大的群眾基礎,懟藉助本身常見的字形和㨃賦予的意義,流傳起來也就更加迅速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