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43|回復: 1

[汉风汉茗] 不同人群喝什么茶?快来看看靠谱答案吧!

[複製鏈接]
汉风汉茗 發表於 2018-1-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身体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对茶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反应也不一样,所以,按照不同年龄,选择不同的茶,对身体健康是很有必要的。


12至18岁——少年时期


身体发育期,对饮食和营养的吸收相对敏感,各项器官承受能力比较弱,应该选择一些温润的茶来喝。比如:陈年普洱、老白茶等。

这些茶经过多年陈放,温润醇和,不刺激。注意要减少投茶量,饮淡茶,一般吃过早饭或午饭适饮,晚上少饮。

14802a5605245f160d361995705a1be4.jpg

18至40岁——青壮年时期


身体健壮,抵抗力强;这个年龄段的人,应酬多,经常大量饮酒,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要注意日常生活饮食。

茶品的选择范围比较广,比如:绿茶、白茶、乌龙茶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让人神清气爽,消解油腻感,保持良好的体态。

43d1f6baa9cdb23d29395e7b38682db7.jpg

40岁至65岁——中年时期


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走下坡路,容易出现肠胃不适,体内很容易堆积毒素。可以选择一些老茶来喝。比如:普洱、六堡、寿眉等。

这些茶里含有较多的茶黄素、茶红素、茶多糖等,帮助排出图内堆积的垃圾,抑制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帮助这个时期的人维持健康。

57949f82355e9f4918461162c62beb3a.jpg

65岁以上——老年时期


这个时期,身体承受能力差,身体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所以,适合饮用一些老黑茶、老白茶、红茶,但是要淡饮,吃过晚饭要少饮。

dcafec77e0e72862baab9b186372c875.jpg

当然了,不同年龄应该喝的茶是一个笼统的划分,如果实在想喝别的茶,也可以适当品饮啊,毕竟适口者珍。

国学萌 發表於 2025-4-16 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茶饮之道与年龄相宜之理》
(文/国学茶人)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兴于唐而盛于宋。陆羽《茶经》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然人之禀赋各异,年岁有别,饮茶之道亦当因时制宜。今就四时人生,论茶饮相宜之理,以明养生之要。

少年如春芽,贵在温润
《黄帝内经》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少年十二至十八,犹春生之气,脏腑娇嫩,宜饮陈年普洱、老白茶等醇和之品。此类茶经岁月沉淀,火气尽褪,如《大观茶论》所谓"味醇而乏劲力者,陈茶也"。可佐以少许陈皮,健脾和胃。然须谨记"淡茶温饮最养人"(明·李时珍),晨起饭后小啜为佳,申时后当止。

青壮似夏阳,宜清浊扬清
十八至四十,乃人生鼎盛之时。然今人多案牍劳形,酒食无度,痰湿内蕴。绿茶之清冽,可涤烦襟;乌龙之香韵,能开郁结;白茶素雅,尤宜解酒毒。此正合苏轼"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喻,以茶之清气,养身中正气。然需知"茶性寒,不宜多饮"(宋·虞载),空腹勿啜,子时前当止。

中年类秋实,需化浊为养
四十至六十五,气血始衰,积滞渐生。《本草拾遗》载老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普洱熟茶、六堡茶等,经微生物发酵,茶红素、茶多糖等物质,恰如《周易》"履霜坚冰至"之戒,可渐消体内阴浊。寿眉老白茶银针化霜,尤擅通三焦。饮时佐以少许茯苓,更助运化。此阶段当守"申时茶"之规(下午3-5点),借膀胱经当令之时排浊纳清。

老年比冬藏,重在养真元
六十五后,阳气衰微,宜择红茶、老黑茶等全发酵茶。此类茶性近《孟子》"养吾浩然之气"之说,温而不燥。可效法古人"投茶之法,先烫后投"(明·许次纾),佐两粒枸杞同烹。切记"淡"字为先,巳时(上午9-11点)脾经当令时饮最佳,酉时(傍晚5-7点)后禁饮,免扰少阴之气。

结语:
《茶录》有言:"茶味主于甘滑。"然人生百态,岂可一概而论?所谓"少年喝茶养性,中年喝茶养身,老年喝茶养命",实与《中庸》"天命之谓性"相通。诸君但记:茶之为道,贵在知时知量,若得"中和"二字真谛,则六大茶类皆可为我所用。恰如朱熹所言"理一分殊",饮茶养生,亦当循此天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