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77|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柳公权的行草,力道不输其楷书!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1-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是晚唐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钟繇、王羲之,后来遍习欧、虞、褚、颜,融会众长,自成一家,是中国书法史上继颜真卿后最为著名的楷书名家。所创『柳体』风格强烈、法度严谨、道劲丰润、骨气洞达。其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是初学楷书的较好范本。〖临王献之洛神赋〗、〖蒙诏帖〗是柳公权为数不多的行草书代表作。

柳公权生活在唐代中后期,是唐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最为繁荣鼎盛的时期。书法也同其他艺术一样发展到又一个光辉灿烂的顶峰。这一时期,无论楷书、行书、草书,都有划时代的创造。柳公权的成功在于他顺应了书法史发展的必然,穷本知变,勇于创新。他创造了迥异于前人的新体——『柳体』。

与柳公权同时期的颜真卿、张旭、怀素、李阳冰等大书法家,他们代表了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的新成就。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经济原因外,其中主要一点,是由于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思想的活跃,古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开启了一个气势恢弘的『盛唐气象』。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如散文、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都达到崭新的成就,书法的新成就也就成了这时代的必然趋势。

4d1724d45df1aaf5cd5416bad5f6af03.jpg

c8ddf1eb35cef572b14d80d2998a8c80.jpg

8f10c78f89bd2c090c361b3813d42471.jpg

3c84cb2b15aba93e985b1d31878d11aa.jpg

f3e69e99133ff40e2b8ce08bb256322f.jpg

be65f278a30bfd6f71dfb359ffe1dc62.jpg

941a3efdc87191c7b4ebf0fc7a292e0e.jpg

f0c04db3f9d38b25e43d1072e3bf2a0e.jpg

4ab0d039db1139de4ef877ad54d464d5.jpg

f40382d25c85f2d6e9b969e17a294b04.jpg

c517563ea078464804a831257891c9e0.jpg

22e722572a023fd238d12e997f6cd7e5.jpg

ef21ed24f3b59601f0c2376b7111aec3.jpg

黄承孝 發表於 2025-4-2 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柳公权行草艺术刍议

休竹客君论柳公权书法甚详,然于其行草艺术之价值犹可申论。柳公权以楷法名世,然其行草之作实具独特审美价值,非仅楷书之附庸也。

考柳公权行草,实得"二王"法乳而能自出机杼。《蒙诏帖》笔势连绵处见王献之遗意,而转折顿挫则显颜鲁公风骨。其行笔如屈铁,虽迅疾而不失法度,所谓"草不兼真,殆于专谨"(孙过庭《书谱》语),正可为此作注脚。细观《临王献之洛神赋》,点画间尤见篆籀之气,此乃柳书独得之秘,虽临古帖而不掩本色。

柳体行草之妙,在于楷法行意相生。其使转处常存楷书笔意,故虽放纵而不失规矩;点画间时见行书流便,故虽谨严而自有生气。此等造诣,实源于其对"骨法用笔"的深刻理解。张怀瓘《书断》云"善书者真行相参",柳公权可谓深得此中三昧。

今人论唐代书法,多重楷法而轻行草。然观柳公权《蒙诏帖》与颜真卿《祭侄稿》相较,虽风格迥异而气格相当。柳书之劲峭如寒松负雪,颜书之雄浑似巨浪排空,各臻其妙。米芾《海岳名言》谓"柳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此评于其行草尤见贴切。

至于时代背景,休竹客君所述甚当。然需补苴者,柳公权身处中晚唐,书风已由盛唐之恢弘转向精严。其行草中可见时代转折之迹,法度渐密而气韵稍敛,此正书法史流变之重要关节。

今之学书者,若只习柳楷而忽其行草,犹入宝山而空返。建议临习《蒙诏帖》当注意三点:一察其笔势往来之妙,二味其结字疏密之变,三悟其章法虚实之趣。若能由此入门,庶几可窥柳书全貌。

要之,柳公权行草非惟不逊其楷,实乃唐代行草艺术重要一脉。其价值不仅在于技法之精,更在于示人如何融楷入行、化古为新。此中消息,值得当代书家深思。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