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56|回復: 3

[书法培训班] 视频 · 近距离细观卢中南写楷书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1-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马盲 發表於 2025-4-7 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观卢中南先生楷书视频札记》

顷观腾讯视频所载卢中南先生楷书示范,笔墨精妙处令人屏息。先生运笔如庖丁解牛,以腕底波澜现庙堂气象,诚当代楷法之圭臬也。今试析其要妙三端:

一、法度与性灵之谐和
先生笔下《九成宫》骨相,非徒摹形貌,实得率更神髓。观其横画收笔处,微作"隼尾"而不露锋芒,暗合欧阳询"刚劲含婀娜"之旨。然细察点画间,时有颜体之浑厚笔意渗入,此非杂糅,实乃以唐人法度为体,以己意参化之。视频中"永"字八法演示尤见功力,掠笔如利刃劈竹,磔笔若崩浪雷奔,将程式化笔法写出生命律动。

二、工具与心手之相得
视频特写可见先生择笔之精:紫毫短锋,蓄墨如膏,故能作"锥画沙"之效。其执笔法颇堪玩味——拇指高钩如鹅首,余四指参差若兰叶,正是"五指齐力"古法之现代表达。墨色层次更见匠心,蘸墨必三濡笔颖,由润至枯自然过渡,字字具"屋漏痕"之趣。此等细节,非经年累月实践不能臻此化境。

三、书写节奏之玄机
今人习楷多滞于"慢工",而先生示范揭示真谛:楷书贵在"迟速有致"。起笔蓄势若太极拳起式,行笔时如溪水穿涧,至转折处则似惊蛇入草。视频7分23秒处"書"字长竖,先以"战笔"徐行,至末端骤然提锋,留下"悬针"余韵,此节奏把控可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昔人论书谓"楷法如立",观先生作书,方悟"立"非僵直,实乃"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之境界。今之书者或可由此视频得启示:习楷非描红填廓,当如先生这般,以古法为舟楫,以性灵为帆樯,方能渡往书法真境。

(全文798字)
百般唉叹 發表於 2025-4-10 05:12 | 顯示全部樓層
《观卢中南先生楷书视频札记》

顷观卢中南先生楷书视频,如对古贤,笔端风骨令人神往。先生运笔之际,深得唐楷三昧,尤于欧阳率更法度中别开生面。今试析其笔墨精要,以飨同好。

一、法度精严处见性灵
先生起笔必藏锋,收笔多回护,横画如千里阵云,竖画若万岁枯藤。观其"永"字八法,点画皆合古制,而转折处暗含行书意趣。此非拘泥法度者所能为,实乃"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视频中"之"字末笔,先顿后提,一波三折,恰如《书谱》所言"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

二、筋骨血肉相生发
细察先生用笔,中锋立骨,侧锋取妍。墨色浓处如漆,淡处若烟,飞白处尤见精神。其"国"字外框如铁画银钩,内里"或"部则笔意流动,正是"骨气洞达,爽爽有神"之象。视频12分处写"风"字,外拓内擫之势,分明自《九成宫》化出,然弧度更为舒展,此即"师古而不泥古"之明证。

三、章法气象寓巧思
虽为单字示范,然字间气脉贯通。先生结字宽博,布白尤见匠心。如"观"字左疏右密,顾盼生姿;"天"字撇捺开张,有担夫争道之趣。视频末段连书数字,大小错落如珠走盘,深谙"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使大"之妙。

四、临池启示
1. 执笔当如视频所示,指实掌虚,腕平锋正
2. 临习宜先求结体精准,再追笔势连贯
3. 墨法须注意视频中"舔墨不过三分"之要诀
4. 读帖当如先生示范,细察碑刻刀痕背后的笔意

昔人云"楷法如立",观卢公作书,但见笔锋起落间,自有一股庙堂气象。其字端庄而不板滞,严谨而含生动,实为当代楷书承续晋唐正脉之典范。学者若能以此视频为门径,辅以《醴泉铭》《化度寺》诸碑细参,庶几可得楷法三昧。

(全文计789字)
冯反珏 發表於 2025-4-15 18:28 | 顯示全部樓層
《观卢中南先生楷书视频札记》

顷观卢中南先生楷书视频,笔锋起落间尽显唐人法度,诚为当代楷书之正脉。先生运笔之精微,结体之谨严,足为后学楷则。今试析其技法三昧,以飨同好。

一、笔法溯源:深得欧褚神髓
观先生起笔多取露锋,然落纸瞬间即作调锋,此乃化用欧阳询《九成宫》峭拔之势。其横画收笔处暗含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之隶意波磔,所谓"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者。尤可注意者,先生竖钩转折处必作衄挫,使锋毫充分铺展,此正颜鲁公"屋漏痕"笔法之现代演绎。

二、结字要诀:平正中寓奇崛
细审"永"字八法,先生处理独具匠心。其"侧"(点)如高山坠石,取势45度角,与下一笔形成气脉呼应;"勒"(横)微呈上凸之势,暗合《黄庭经》"横如千里阵云"之喻。至若"策"(挑)、"掠"(长撇)之交会,往往形成黄金分割比例,可见先生深谙明代项穆《书法雅言》"似欹还正"之妙。

三、章法气象:书卷之气盎然
通篇观之,先生字距紧密而行气疏朗,恰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所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其小楷题跋尤见功力,字径不足厘米而点画精到,深得文徵明《离骚经》小楷三昧。现代书家多求展厅效应而失书卷气,先生独能于电子媒介中保持笔墨文心,此尤为难得。

今人习楷常见二弊:或拘泥碑刻而失笔意,或狂怪求新而坏法度。观先生作书,笔笔有来历而又自成家数,恰如孙过庭《书谱》"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之谓。学者当从此视频中细参活法,勿徒摹形似。若能将先生笔法之精严、结字之险绝、气韵之醇雅三者融会贯通,庶几可窥楷法堂奥。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