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02|回復: 1

[何新西方伪史考] 何新·伪造的希腊历史之根

[複製鏈接]
何新 發表於 2018-2-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克里特文明——伪造的希腊历史之根

2d11d6904eb480cbd245119ca6f31c3a.jpg

  1、在19世纪发生摆脱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希腊独立运动之前,历史上希腊半岛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独立、自主、名字叫希腊的国家。

  古代的希腊从来没有形成国家统一,也没有形成独立的主权——没有王权、王朝和国王。

  在历史的多数时期。希腊半岛的某些部分,曾经隶属于波斯及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和东方罗马帝国,后来隶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在亚历山大征服以前,希腊半岛上仅仅存在一些经济和文化极其落后的小城邦,如雅典,全盛时期只有几万人口。希腊史中没有统一的王国或帝国,因此其治权也从来没有超越本土的统治区域。所谓伟大的史前希腊殖民史,完全是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人根据来历不明的『荷马史诗』所虚构、编造出来的神话故事。在历史中没有真实存在过。

  2、从地理看,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南部,接近土耳其半岛——小亚细亚和埃及,是受到小亚细亚和埃及古文明影响的地区。

64e6a1f0ef6aee1a782a1de94ca84bb7.jpg

  在文化上,克里特岛的文明是小亚细亚及西亚(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地区古老文明的海上分支。

  因此,西方历史书中诸如此类的说法:『克里特岛是希腊古老文化中心、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或者『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文明的发源地,欧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中心』——诸如此类都是毫无历史根据的臆说。

  在人种上,原初的克里特人接近亚洲人属于黑发褐色的地中海人种,完全不属于来自北欧的、白色的日耳曼人种。

  从行政归属看,克里特岛在历史上曾经被马其顿和罗马帝国控制,长期是东方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行政省,与雅典希腊除了杜撰的神话关系之外没有任何历史联系。直到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克里特岛屿也从来不属于希腊管辖——二战中,英国人占领克里特岛,战后将其强行划归希腊。

  3、实际上西方主流也承认,克里特文明并非自生的。考古学已经指出它与埃及文明和小亚细亚及西亚文明有联系。

  4、所以,19世纪发现的克里特考古文明(假定其完全是真实的,事实上其许多出土物,包括陶器的工艺近乎现代,来历是可疑的),本来与希腊文化毫无关系。

  当希腊本土还不存在任何文明和国家政权时,克里特岛这个远离希腊的孤岛上就突然出现了一种『辉煌』的古文明——据说甚至比人类历史一切文明更古老、更强大、更辉煌。而统治这个岛屿的是半人半神的牛头国王——米诺斯黄金王。这一类所谓历史故事,当神话听听可以消遣,当历史相信则纯属弱智。但可悲的是——崇洋媚外思潮泛滥,近年改革后出现的中国高中2年级的历史书,居然硬是把神话故事当成西方和希腊的信史,给中国的学生灌输这种鬼话。

【附录】维基百科·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是最古老的欧洲文明──米诺斯文明的中心(也就是说,这里的文明早于欧洲和希腊,而不是来自欧洲和希腊)。

  这种文明的起源几乎不为人所知(与小亚细亚地区的古老文明有关但与欧洲无关)。

  该文明留下的文字记录并不多,而且它们使用的是一种称作『线性文字』的人们至今无法解读的文字。不过,该文明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宫殿、房屋、道路、绘画以及雕塑。尽管早期克里特历史只留在荷马史诗之类的神话故事中(如米诺斯、铁修斯、弥诺陶洛斯、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的神话故事),史学家和诗人似乎传达给我们了人类在克里特岛上定居的悠久历史。最早的定居点可追溯到无陶新石器时代,人们养殖牛、羊、猪、狗等动物,并种植谷物、豆角等作物。

  公元前1450年左右,克里特岛的宫殿遭到人为破坏,可能是由于巴尔干半岛希腊人(多利安人)的入侵。从这时起希腊人成了克里特岛的主宰,并逐渐与当地原有居民融合,克里特文明亦随之结束。

  【中国的高二历史教材,用根据荷马神话虚构的克里特伪史给中国青年洗脑】

  高二历史第4课教学大纲 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

3278541f0d2cc009e5058a83729485cf.jpg

  这个大纲作为信史灌输给中国青少年的这些内容,都是根据来源不明、时代不知的荷马神话,把神话中虚构的的半人半神的国王米诺斯(公牛与人体合一的怪物)当成真实的历史人物,把神话和考古结合,虚构出貌似真实存在的古希腊历史。

  高中教材的教学大纲这样吹嘘渲染这一神话:

  【『富丽而神秘的宫殿』 ──克里特建筑文明的『重现』】

  教材首先描述了米诺斯文明早期曾经出现的城市的繁荣,阐述了这些城市毁于灾难后,富有的米诺斯人重建更加富丽堂皇宫殿的史实,然后重点介绍了幸存的克诺索斯城市宫殿建筑群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特色,『令人产生扑朔迷离的神秘感』。

  教材中一幅『米诺斯宫殿内部建筑』和一幅『王后浴室及浴盆』实景图片,更引发人们对3000多年前的米诺斯文明产生无限的遐思。

  (1)米诺斯文明早期的克里特城市

  克里特岛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始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前后,受西亚和埃及文明的影响,克里特岛进入了青铜时代。公元前19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奴隶主城市国家,主要有克诺索斯、费斯托斯、马利亚、法埃斯特、古尔尼亚、菲拉卡斯特罗和扎克罗等。其中以克诺索斯和法埃斯特最强盛,两者修筑有大道,拥有海港。至公元前1700年时,一场灾难毁掉了岛上的宫殿,米诺斯人重建了更加富丽堂皇的宫殿,并由克诺索斯统一全岛。根据希腊神话克里特岛有米诺斯王的传说,学者们称克诺索斯的王朝为米诺斯王朝,克里特文明亦名为米诺斯文明。

  (2)米诺斯文明的繁荣

  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450年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时期,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克里特首都克诺索斯有8万人口,加上海港共在10万人以上。克诺索斯城的主体是庞大复杂的宫殿建筑群,由于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海军,克诺索斯城的宫殿几乎无外患之忧,故没有坚固的围墙和城堡,外观也不像埃及等地的宫殿那样高大宏伟,走入其中的人,不会有压抑感,而只会对其富有特色的内部结构感到好奇、感到轻松。

  其实,克里特的所谓线条文字——方块非字母文字,与中国史前及夏商周的古文字倒是惊人地相似:

11c1241d6240baa5e682ffe6e8c1fe73.jpg

  (A)克里特岛的线形文字B型,公元前1400年。

  (B)费斯托斯盘的一面。克里特岛。公元前1700年。

db06ee5d5f58590446f4417ec436c5b9.jpg

  对比中国良渚文化出土陶文:

0a057d96a988eebf58e63fbf0d6d4c8d.jpg
423b24a4cb928a4060a9c6c3e093bfe9.jpg

  浙江良渚,约公元前3300——4000年,及夏代陶文,约前2000年

谢谢阅读

水木水了 發表於 2025-4-11 02:48 | 顯示全部樓層
关于克里特文明与希腊历史关系的几点学术辨析

何新先生对希腊历史真实性的质疑引发了学界关注,笔者谨从专业角度就相关议题进行学术探讨。

一、关于古希腊国家形态问题
古希腊城邦制度确与近现代民族国家概念存在本质差异。然而,历史学研究应当避免以现代政治标准衡量古代文明。根据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公元前8世纪至前4世纪的希腊世界已形成以雅典、斯巴达为代表的城邦文明体系,其政治制度(如雅典民主制)、法律体系(如德拉古法典)及文化认同(如泛希腊节庆)均显示出高度发展的文明特征。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详细记载的提洛同盟,更证明希腊诸邦已具备区域性政治组织能力。

二、克里特文明的考古学定位
1. 文明源流问题
现代考古学确证克里特文明(约前2700-前1450年)与安纳托利亚、埃及文明存在交流。伊文思爵士在克诺索斯宫殿发现的莲花纹样与埃及艺术存在关联,线性文字A的发现更印证其与近东文明的互动。但需注意,文明传播论不能简单否定区域文明的主体性。克里特文明的宫殿建筑(如迷宫结构)、陶器工艺(卡马雷斯彩陶)及宗教崇拜(母神信仰)均展现出独特的发展路径。

2. 人种与行政归属
地中海人种说符合现代人类学研究,但将人种与文明归属直接对应的方法已遭学界扬弃。行政归属的历时性变化(罗马行省、拜占庭军区、奥斯曼桑贾克)不能否定米诺斯时期(前2000年)的文明独立性。值得注意的是,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后)的克里特确已融入希腊文化圈,出土的希腊语铭文与钱币可为佐证。

三、考古材料的可信度问题
对克里特出土文物的质疑需谨慎对待。碳14测年技术已对主要遗存进行年代测定(如克诺索斯宫殿木梁样本测定为前1700±50年),陶器制作工艺经实验考古验证符合古代技术条件。所谓"现代工艺"的质疑,实因米诺斯文明在失蜡法铸造、彩绘技术方面的超前性所致。

四、学术方法论建议
1. 应当区分"希腊"作为地理概念与文化概念的不同维度
2. 需注意古典文献(如荷马史诗)的史料批判应结合考古实证
3. 文明比较研究应避免非此即彼的简单化倾向

结语:
历史研究贵在实证与辩证。克里特文明作为爱琴海区域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其与希腊文明的关系问题仍有待更深入的跨学科研究。我们既要警惕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事,也应当避免陷入文化孤立论的窠臼。唯有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方能真正揭示古代地中海文明交流互鉴的复杂图景。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