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82|回復: 0

[何新西方伪史考] 何新·君士坦丁堡得名考

[複製鏈接]
何新 發表於 2018-2-2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关于『鲁迷』就是罗马的考证

  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考证〖蒙古山水地图〗(即〖丝路山水地图〗),谓原图长约40米,起止点应为嘉峪关和『鲁迷』。

  林梅村说,鲁迷即今日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也就是古代的君士坦丁堡。此图原长40米,遗失约10米,由『天方』到『鲁迷』的后一段在流传过程中被人裁掉了。(据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林梅村说该地图最远处海边是一个叫『鲁迷』的地方。鲁迷,明代史籍中又称鲁模,鲁密,肉迷。据明代传教士艾儒略〖职方外记〗记载,西域有『鲁密』国,即『鲁模国』,据考证,鲁迷地在小亚细亚半岛的今土耳其境内,明代与天方等地区同属于奥斯曼土耳其(突厥)帝国。

384b79e4ff767c214381b985f193586e.jpg

明刻本西域地图中的鲁迷国位置

  【何新:君士坦丁堡得名考】

  林梅村说鲁迷即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甚确。

  君士坦丁堡之所以称鲁迷,是因为君士坦丁堡本名乃是罗马——即ROME。

  公元330年前后,由于匈奴人和蛮族的压迫,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城衰败。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乃迁都,在小亚细亚半岛(即安纳托利亚),也就是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地区建造新城作为罗马帝国的新首都,所命名仍然叫罗马RUM,在波斯、叙利亚语中称PRUM(据杨宪益说因之罗马在宋朝以前曾译作拂琳)。小亚细亚语RUM,拉丁文记为Romē,这个Romē,元明以后汉语译为鲁迷、肉迷或者鲁模,都是指君士坦丁堡的罗马城。

  此城为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所建。君士坦丁大帝(272一337年),又称君士坦丁一世,是亚洲罗马的建城者。公元前27年罗马执政官屋大维称帝,用帝号为凯撒大帝。君士坦丁是此后的第42代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欧亚交界处的小亚细亚半岛建立了第二个罗马城——君士坦丁堡,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尊崇基督教的罗马皇帝。

  在建城后的一千年中,君士坦丁堡一直都使用『罗马』为官方正式名称,从未改变。历代的罗马帝国皇帝包括君士坦丁大帝也一直沿袭罗马皇帝的称号而称自己为『凯撒大帝』,包括后来的俄罗斯沙皇名称,亦是来自凯撒皇帝之简称,即『撒皇』—沙皇。

  一直延续到15世纪以后,1453年突厥—土耳其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但是之后的很长时期,此城仍然沿袭其旧名而被称为『罗马』,这也就是元代、明代人所传说的鲁迷、鲁密或者肉迷城及国的由来。

6f423a2abdde5377cee1b8b9eebca24a.jpg
7487fe648c1b9fb5fa3b70260ee242b9.jpg

中世纪意大利人描绘的君士坦丁堡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突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罗马—君士坦丁堡。穆罕默德将突厥帝国首都由埃迪尔内(前阿德里安堡)迁至君士坦丁堡,宣告以此城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突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也沿袭罗马皇帝的称号而自称为『罗姆凯撒』(突厥语Kaysar-i Rûm;即『罗马凯撒』)。

  君士坦丁堡在罗马帝国的繁盛时代,据说人口曾经达到50万人(8世纪前后),而在1204年及1453年由于遭遇十字军和突厥人的多次攻掠及浩劫,极度衰败,人口下降到仅存1万人。在建都君士坦丁堡后,穆罕默德试图复兴该城。

  穆罕默德号召在围城期间逃离该城的原住居民回归,并从安纳托利亚其他地区请来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定居。他还邀请欧洲人移居此城。此后的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突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罗马—君士坦丁堡。

  穆罕默德将奥斯曼突厥帝国首都由土耳其埃迪尔内(阿德里安堡)迁至君士坦丁堡,宣告以此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突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也沿袭罗马皇帝的称号而自称为『罗姆凯撒』(突厥语Kaysar-i Rûm;即『罗马凯撒』)。

  君士坦丁堡在罗马帝国的繁盛时代,据说人口曾经达到50万人(8世纪前后),而在1204年及1453年由于遭遇十字军和突厥人的多次攻掠及浩劫,极度衰败,人口下降到仅存1万人。在建都君士坦丁堡后,穆罕默德试图复兴该城。

  穆罕默德号召在围城期间逃离该城的原住居民回归,并从安纳托利亚其他地区请来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定居。他还邀请欧洲人移居此城。此后的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一座开放的国际性都市。同时穆罕默德还修缮了该城的基础设施,建造大巴扎(市场),建造了苏丹居所托卡比皇宫。穆罕默德二世宣称奥斯曼突厥帝国乃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和政治延续,自己则是凯撒皇位的合法继承者。

  这也就是此后的奥斯曼突厥时代,君士坦丁堡仍然被称为罗马——即明朝人所记载的鲁迷、路密或者肉迷的原因。

a57d5a63af91232efe4df3e6b1a2cfbf.jpg

  这座位居亚洲与欧洲交界的罗马城之建城者是君士坦丁大帝,所以历史上也被称为君士坦丁之城——即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或译康斯坦丁堡)。

  中世纪以后的西方人为将其与意大利的欧洲罗马相区别,也称之为『新罗马』。

  奥斯曼土耳其曾经将此城作为奥斯曼突厥帝国的都城(20世纪后土耳其迁都安卡拉),此城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正式改称为伊斯坦布尔。

bfd28ba36bfec5f298149d6b83c49fcf.jpg

  【附注:

  关于伊斯坦布尔的名称及意义,西方学界有多种不同歧义的解释。有人认为伊斯坦布尔即伊斯兰人之城的意思。也有人认为,此名称来源较早,可能是君士坦丁堡的突厥—土耳其语的译名转音。

  顺便须指出,现在的中国史书多沿袭西方近代史学而称此罗马城为拜占庭。实际这是一个伪造之名。君士坦丁堡历史上从来没有被称用过所谓的『拜占庭』之名。

  流俗所说都是根据近代西方史学的伪史谣言,称公元前7世纪(前660年)此地有希腊移民(墨伽拉殖民者)在其国王拜占斯统领下,创建此城而称为拜占庭云云。这一谣言是17世纪一个德国教会史学家沃尔夫制造的伪史(参看拙著〖希腊伪史续考〗)。但是此说既非信史,也没有任何可信文献或考古证据支持。

  此说来源是:1557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HieronymusWolf)整理编纂的〖历代拜占廷历史学家手稿〗(CorpusHistoriaeByzantinae)。沃尔夫为了区分欧洲罗马时代的历史文献与亚洲罗马帝国的历史文献,自造了『拜占廷国』(ImperiumByzantinum)这个新名词。后来在欧洲史学中流传开遂积非成是。】

  有趣的是,伊斯坦布尔的另一个别名则是Vasileousa Polis——『众城市的女王之城』。

何新:子虚乌有的『拜占庭帝国』

  多数中国人无知于欧洲史。目前中国大学书本中所教的欧洲历史,几乎全部直接抄录西方人种族主义历史观的伪史体系。与希腊荷马系统的伪史直接关联,近代西方史学还凭空伪造了一个关于东方拜占庭的伪史系统。

  1、历史上从没有存在过一个所谓的』拜占庭帝国『

  历史上根本没有存在过一座名叫『拜占庭』的城市,真实存在的那座城市本名是』君士坦丁堡『。而这个君士坦丁堡,就是今天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存在过什么』拜占庭帝国『。所谓拜占庭帝国,其真名就是』罗马帝国『——中世纪的人为了将土耳其这个罗马帝国区别于意大利那个古罗马帝国,将亚洲的这个罗马帝国称作东罗马帝国。

  中国古史书中早就知道亚洲这个罗马帝国的存在——称其为』大秦『或者』拂林『(后者即罗马Rūm和波斯语Prum的变音)。

  』拜占庭『一名的出现则纯然是一个史学的伪造。这个名字出自16世纪的德意志帝国学者。当时位于亚洲土耳其的东罗马帝国已经不存在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为了建树德意志民族与罗马帝国的历史联系,也为了建树哈布斯堡王室与罗马皇帝承继正统的关系,同时为了贬低作为世代仇敌的东罗马帝国的历史地位——1557年德意志学人赫罗尼姆斯·沃尔夫制造出了这个贬低性的『拜占廷帝国』称呼——弃用东罗马帝国这个古老国号,以后这个伪名遂进入西方史学体系而被广泛使用。

  于是,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共和国诗人为了寻找城邦自治的传统而伪造了荷马史诗以及子虚乌有的古希腊城邦一样,历史上存在千年的东罗马帝国遂被改名为』拜占庭帝国『——尽管这个所谓的』拜占庭『无论作为一个城市或者帝国,在真实的历史上都从来未存在过。

  历史学需要为宗教、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政治利益服务——这是西方近代史学中反客观主义、反实证主义的一个典型事例。

  2、历史上先后存在过五个罗马帝国

  中国人也很少知道,历史上至少存在过5个罗马帝国,他们的种族和文化来源大不相同。这五个罗马帝国分别是:

  1、非雅利安人的古罗马帝国(共和国),

  2、非雅利安人的东罗马帝国,

  3、白种雅利安人的西罗马帝国,

  4、白种雅利安人的查理曼罗马帝国,

  5、白种雅利安人的神圣德意志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

  【何按:实际上还有一个后罗马帝国,奥斯曼突厥也曾经称自己为罗马帝国。】

  一、前509年,意大利半岛的罗马人建立了罗马共和国。有趣的是,古罗马人的种族不是雅利安的白色种族。他们属于中亚和小亚细亚的有色人种。

  公元前2世纪,罗马击败迦太基而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凯撒掌控了罗马政权。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共和国体制转变为罗马帝国体制。这个非白种人建立的强大古罗马帝国——是多数中国人心目中所唯一知道的罗马帝国,但很少人知道这个帝国并非白种雅利安人所建立的。

  二、西罗马帝国

  公元284年,罗马帝国内乱不断,白种人的蛮族(野蛮民族)自北方入侵,军人专政,先后有八位皇帝(奥古斯都)被军人政变所杀害。

  公元285年新皇帝戴克里辛继位后,自知自己无力管理整个帝国,于是把帝国一分为二:西半部(包括意大利、西班牙、高卢、不列颠、中欧、北非)交其好友马克西米安作为元首『奥古斯都』治理。自己作为奥古斯都管理罗马帝国东半部(包括巴尔干半岛、东南欧、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埃及)。

  两人又分别设立两个副统领(副统领称凯撒)协助治理国家。这样,两个奥古斯都、两个凯撒四人联合治理整个帝国,史称四头共治的罗马时代。

  公元324年西半部奥古斯丁老君士坦丁的儿子小君士坦丁继位。他登陆到小亚细亚建立首都君士坦丁堡。3公元61年君士坦丁一世去世。君士坦丁一世一度重新制服对手,统一了罗马帝国,成为唯一的奥古斯都——罗马皇帝。并且把罗马的元老院和立法院迁到东方帝国的君士坦丁堡。他身后把皇位传给儿子。

  公元395年,新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把罗马帝国再度照戴克辛的分法,分封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东半部分给长子阿卡狄乌斯,西半部分给幼子霍诺里乌斯。此后罗马帝国即再度一分为二,而且从此再没有统一过。

  由于意大利的古罗马城在遭受连年战乱后已经残破不堪,新的西罗马帝国定都在意大利半岛的梅蒂奥拉努(Mediolanum,今米兰)。

  公元3世纪以后,西罗马帝国不断遭受来自欧洲内地的蛮族——包括凯尔特人、高卢人、哥特人、日耳曼人和匈奴人的入侵。公元5世纪以后,来自亚洲草原的匈奴人和斯基泰人数次攻陷罗马城,烧杀抢掠,最终将其彻底摧毁。

  此后,意大利半岛上的米兰城和拉韦纳城(意大利语:Ravenna,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区的一个小城,现在是拉韦纳省的省会),先后成为苟延残喘的西罗马帝国皇帝的驻跸地和行政中心。

  西罗马帝最后的崩溃是在476年9月4日,这一天西罗马幼小的皇帝罗慕路斯都被迫宣告退位。

  公元480年,继位的新皇帝尼波斯夭折,此后,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而这一事件也被西方历史学家视作古代欧洲历史的终结点,此后欧洲就进入了中世纪——中古时代。

  三、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拉丁语: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始终以罗马帝国为正式国号),首都位于亚洲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今名伊斯坦布尔),领土曾包括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跨欧洲亚地区一个王朝历史延续长达千年之久的强大君主制国家。

  东罗马帝国共历经12个王朝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拉丁语:Nova Roma,又称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国土。

  关于东罗马帝国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东罗马帝国成立的标志。

  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公元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东罗马帝国的起始纪年。也有学者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为东罗马帝国起始的标志。

  东罗马帝国虽然位在亚洲,但始终以拉丁语和拉丁文化为文化基础。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个东方帝国则被人们继续称为『罗马帝国』。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也一直自称为『罗马帝国』。直到1557年德意志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使用了『拜占廷帝国』作为贬抑性的称呼,同时以此称呼来显示这个东方的亚洲帝国对古罗马帝国没有关系,拜占庭这个称呼此后在西方史学中才广泛被使用。

  东罗马帝国在其持续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一直是西亚、小亚细亚古文明以及希腊和意大利半岛文明的继承者,深远地影响了欧洲和亚洲的文化历史。

  1204年4月13日,第来自西方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骑士团攻克君士坦丁堡,大肆杀戮抢劫和焚烧。直到1261年十字军撤退后,这个城市方得复建。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历时一千余年的东罗马帝国就此灭亡。

  四、查理曼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高卢地区的罗马人,以巴黎地区为行政中心,维持罗马人的统治一直到486年。那一年,日耳曼族的一个分支法兰克人打败了高卢地区的罗马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

  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扩张,到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统治下达到鼎盛,控制范围包括大部分昔日罗马帝国的欧洲土地,包括今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北意大利、波希米亚、奥地利西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的大部分领土。

  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在罗马被教皇加冕封为"罗马皇帝",因此法兰克王国也被称为查理曼罗马帝国。

  五、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Heiliges R?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拉丁语: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公元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存在的一个封建制军事帝国。

  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德意志罗马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封建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属下的自由城市和其他附属的区域。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国家。中世纪时演变成贵族骑士制度的封建公侯国,这些贵族骑士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帝国实际上是众多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但是德意志皇帝认为其帝国国祚』奉天承运『,来自上帝所授予,日耳曼人追溯传统认为自己才是承继古罗马帝国的正统,为了表示对东方亚洲并存的那个东罗马帝国的藐视,因而自称为』神圣罗马帝国『。

  后来德国在论述其帝国历史时,将神圣罗马帝国称为为『第一帝国』;19世纪以普鲁士为中心的近代威廉皇室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称为第二帝国,20世纪希特勒时期的独裁德意志(1933年-1945年)称为第三帝国。

  3、欧洲人伪造古代史具有种族和文化自卑性的原因

  多数中国人无知于欧洲历史,常发生荒谬的误解。例如以为古希腊半岛、古意大利半岛、古伊比利亚半岛上生活的人类是纯粹的欧洲白种人,以为这些人种与今日西方的白色主流种族——出自古代凯尔特人的日耳曼族、高卢族、盎格鲁人及撒克逊人是一脉相承的。

  其实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些欧洲白种人,非但不是古希腊半岛、古意大利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上那些古代人类的同族人,而且是他们的敌人。

  当时的希腊半岛的部分人类与小亚细亚人出于同族。罗马人出于拉丁民族。希腊罗马人把高卢、日耳曼、凯尔特人、以及盎格鲁撒克逊人看做野蛮族种——称之为』蛮族『。

  早于公元前1世纪,就有白种凯尔特部族人在莱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他们被罗马人称为高卢人,居住的地方约略在今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一带,该区域被罗马人称为』高卢『。

  蛮族(Barbarian)一词在西方历史中源自古希腊罗马时代。由于罗马人与希腊人属于同族、古希腊语言与古拉丁语言属于同种语系,因此在这两个民族之间存在通用语。而属于异种族不会说希腊—拉丁通用语的民族,被希腊、罗马人看做是野蛮的或者不开化的。在当时,西徐亚人(即斯基泰人,古代中国人称之为塞种人)、马其顿人、高卢人、阿勒曼尼人(即日耳曼人的前身)以及后来的日耳曼、盎格鲁人、撒克逊人都属于蛮族。

  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罗马元首凯撒率大军征服高卢(留下史著〖征高卢记〗),使这个蛮族地区归化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一部分。

  凯撒死后,罗马帝国势力开始衰落。到前5世纪,居住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凯尔特部落的另外一些部族,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蛮族的野蛮白种人,向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阔地区迁徙移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蛮族入侵运动。日耳曼人地区罗马人称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也看做是野蛮族居住的不文明不开化地区。

  4、亚洲地区的东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正统继承者

  中国人往往以为法兰克(查理曼)帝国、日耳曼人的神圣罗马帝国是古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这是严重的误解。这种误解则是近代欧洲人歪曲历史为自己制造正统性的错误史观所造成的。

  实际上,古罗马帝国真正的继承者,无论族属、语言(拉丁语)都是东方小亚细亚君士坦丁堡的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370年——公元395年,古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在意大利半岛上的拉文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为了与同样自称为罗马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区分,在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前,西欧人将其称为『东罗马帝国』(ImperiumRomanumOrientale)。一直到17世纪,『罗马帝国』都是西方历史学家对君士坦丁堡帝国的正式称呼。

  1557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HieronymusWolf)在其整理编纂的〖历代拜占廷历史学家手稿〗(CorpusHistoriaeByzantinae)中,为了区分罗马时代以前的古希腊文献与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文献,引入了『拜占廷帝国』(ImperiumByzantinum)这个叫法。

  17世纪之后,经过启蒙时代法兰西哲学家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的鼓吹和反复使用,』拜占庭帝国『这个称呼逐渐被西欧历史学家广泛应用,而逐渐取代了东罗马帝国的传统名称。他们的目的,都是以此来否定和切割来君士坦丁堡罗马对于古罗马帝国的传承关系。

  5、所谓拜占庭名号的缘起

  制造拜占庭帝国这个名称,正如同文艺复兴以后佛罗伦萨人伪造和弘扬古希腊的异教文明,从而以此贬抑压在头上的天主教文明一样,主要是为了否弃君士坦丁堡罗马与古罗马的关系,从而突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正统性,同时也是为了贬抑世代与欧洲人为敌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文化价值。

  拜占庭这个称呼是杜撰的产物。出自文艺复兴时期流传的伪托的古希腊神话。这个神话传说希腊墨伽拉(雅典附近)有一个名叫拜占的人,他横渡爱琴海来到小亚细亚建立了拜占庭城。又说拜占的本来意思是王者。拜占在卡尔西顿旁边的高地之上建立了他的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个城市为拜占庭——即王者之城。这个神话如同特洛伊等多数历史化的希腊神话一样,实际是出自无法考证而子虚乌有的臆说。

  6、东罗马的帝都是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一名起源于罗马帝国东方国土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发布命令,在小亚细亚古城镇卡尔西顿的附近兴建东方帝国的首都。经过五年的精心施工,一座规模宏大、豪华壮丽的新都城出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岸边上,这就是君士坦丁堡。

  公元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大帝宣告正式东方罗马帝国定都于这个新首都,命名它为『新罗马』(Nova Roma)。而东方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则就是Rōmanía(『罗马』),或者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orum(拉丁语),小亚细亚——希腊语言称作Βασιλε?αΡωμα?ων(巴塞尔罗马)。

  新的东方罗马帝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要使君士坦丁堡取代旧日意大利半岛上那个古罗马的地位。君士坦丁大帝为此批准原来的罗马贵族可以免费迁入新帝都的贵族住宅,君士坦丁堡的元老院也获得了与罗马的老元老院同等的法律地位。一系列新政策推动了君士坦丁堡的发展。

  这个城市的人口急剧增长,在建成后的数十年间,据记载君士坦丁堡的人口达到了50万以上,成为当时西方规模最大的城市。在当时的世界上,这个城市规模只有汉朝长安可以与其相提并论。

  7、东罗马帝国才是超稳定的帝国体系——帝统竟长达千年

  有人说中国古代是千年不变的超稳定体系。殊不知,真正的超稳定帝国体系并非中国,中国秦汉以下的帝国时代,历史中任何一个帝统没有延续500年以上的。但是,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帝统体系维系延续竟达千年之久,其稳定程度惊人!

  公元370年左右(一般认定西元395年东罗马帝国因内战发生分裂),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首府先后在米兰和拉文纳(今拉文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意大利半岛的古罗马城多次被日耳曼和匈奴蛮族攻占和血洗,终于成为废墟。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西罗马皇帝发出退位诏,宣布罗马帝国不复存在,帝国的所有殖民地均可自行独立。此后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即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的法统和衣钵而延续存在。

  君士坦丁堡帝国帝国一直以罗马帝国正宗继承人自居。他们的官方语言始终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以至远东的中国人),也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被认为是一种侮辱,因为他们眼中『希腊人』表示『原始的不文明的人』。

  东罗马帝国在后来的中古历史中以小亚细亚文化为基础,以东正教为国教,以拉丁语为国语,吸收希伯来语、希腊语和古阿拉伯语,从而成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欧洲的具有鲜明东方文化特色的帝国。

  公元前670年,小亚细亚卡尔西顿城——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即以』新月『作为当地城市的记号。这种以新月和明星作记号的传统来自可东方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这是第一个以新月作徽号的首府(governing state)。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大帝在君士坦丁堡建成后,在国旗上加上圣母玛利亚之星(Virgin Mary's star)配新月。

  此后,这个徽号在阿拉伯地区一直被奉为神圣之徽记至今。

  8、中国古文献中的东罗马帝国

  据现代中国史学界考证,古中国史籍中早有对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的记载。史籍中称东罗马帝国为』拂菻国,亦称『大秦』或『海西国』(海西即埃及)。

  随历史时期之不同,此名有时也指苫国(今叙利亚)等地中海东岸的小亚细亚地区。两宋时代又用以称呼塞尔柱突厥人统治的小亚细亚。

  拂菻,〖魏书·高宗纪〗、〖显祖纪〗记作『普岚』。〖北史·西域传〗作『伏卢尼(Fūrūmi)』。玄奘著〖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波剌斯国条所附西方诸国作『拂懔』,道世〖法苑珠林〗卷三九及所引〖梁职贡图〗作『拂懔』,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作『大拂临』,杜环〖经行记〗、〖隋书〗、〖旧唐书〗等均作『拂菻』。

  据史家研究,各种异译都是出自伊朗语族的Frwm(粟特语作Frōm)、Purum(安息语作Prom)、Hrōm或Hrūm(中古波斯语)等的汉字对音。19世纪末在蒙古高原发现的8世纪突厥文毗伽可汗碑中有Purum一名。现代学者考定,这个名称就是拂菻的语源之一。拂菻,一名就是出自古波斯、阿拉伯人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Rūm。

  杜环的〖经行记〗和两唐书西域传对拂菻国的物产、建筑、民俗等情况有详细记载,两唐书中也有许多记载。据记载唐代的长安与拂菻之间,以及通过西突厥汗廷与拂菻之间,都有频繁的使节和商旅交往,特别是西突厥曾与拂菻联合对抗波斯萨珊王朝。北魏时进入中国北部的拜火教——祆教,以及唐代在中国部分地区流传的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也都是从东罗马帝国区域内外的波斯、叙利亚等地传来。

(2018-02-18)

谢谢阅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