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书法位列宋四家之一。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蔡襄大字楷书〖杜牧诗句〗,来源于宋拓郁孤台法帖残本,上海图书馆藏。一起欣赏 杜牧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杜牧寄远 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残照雨霏霏。 杜牧入商山 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流水旧声人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 万安桥石碑 若论老蔡人品,可算是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其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书艺高深。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 『宋四家』之一的蔡襄,虽说名字排列在『苏、黄、米』之后,但有人认为他的书法应当列为宋朝第一。而持这种看法的,恰恰是『苏、黄、米、蔡』中排在首位的苏轼。不单单只有苏轼持这种观点,北宋皇帝、书法大家赵佶也说:『 蔡君谟包藏法度,停蓄锋锐,宋之鲁公也。』把蔡襄比作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可算是最高的褒奖了。 〖暑热帖〗(致公谨尺牍) 宋仁宗皇祐以后,蔡襄的书法开始风靡天下,朝野士庶皆学蔡氏书体。苏轼早年就对蔡书下过很深的功夫,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蔡襄书法如此被天下看重,那么,想求蔡襄只字片纸以装点门面的人自然就多了。 〖宋史·蔡襄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许将〖蔡襄传〗说:『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 〖自书诗卷〗(局部)皇佑六年(1054年)正月,31岁的张贵妃暴病身亡。仁宗感念张贵妃生前的种种情意,悲痛无比地对左右说,曾几何时,宫廷叛乱,张贵妃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保护皇帝;当年,天下大旱,为了替皇帝分忧,又是张贵妃,在宫中刺臂出血,书写祈雨的祷辞。仁宗最后决定用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朝野的反对之声浪潮汹涌,直到治丧的第四天才对外宣布追册贵妃张氏为皇后,赐谥温成。 下葬时,需立一块温成皇后碑,仁宗思前想后,觉得只有蔡襄才配给自己最喜爱的妃子来书写碑文。于是,一道圣旨把蔡襄召进了集贤殿。 宋仁宗亲自召见了蔡襄,可谓求字心切。 御案后面,宋仁宗温和地注视蔡襄良久,和颜悦色地说:『朕想让蔡爱卿来书写温成皇后碑,也只有蔡爱卿高超的书法,才配给张贵妃写字,朕的内心也觉着对得起张贵妃。』 仁宗言辞切切,眼中似有泪花萦绕。 作为一位天子,此话最明白也最肯切不过。然而,蔡襄平静地向宋仁宗行了君臣之礼,然后回答说:『陛下,臣不适合书写此碑。』 宋仁宗大失所望,惊诧而问:『爱卿出此言何意?』 蔡襄说:『您应该明白,这样的事,应当是待诏的分内之事,职责所系,臣岂能越俎代庖?』 宋仁宗沉默了一下,说:『什么分内分外,职责义务,朕说谁写谁就可以写。放心好了,朕会重重地赏赐爱卿,不会亏待爱卿的。不论皇帝大臣,都有亲情,你难道忘记,当年你想回乡孝母,朕是如何对你的?』 蔡襄慌忙跪地,他立刻回想起当年之事。他初年在朝为官,颇受皇帝的器重,虽身伴君王,却一心想着还乡完成陪伴慈母夙愿,可是宋仁宗一再挽留。 山堂诗帖 一天蔡襄陪仁宗游园,见蕉叶上有许多蚂蚁爬行,便心生一计,乘皇帝入室更衣之际,即蘸蜜糖在蕉叶上写了一行大字,随后隐在假山后面。仁宗回来,不见蔡襄,只见蕉叶上蚂蚁糜集,细看成字,甚感诧异,不觉念道:『蔡襄,蔡襄,做官回乡。』 话音刚落,蔡襄现身伏地三呼万岁,并说:『臣蔡襄在此领旨,叩谢陛下圣恩!』仁宗一愣,恍然大悟,曰:『朕上当矣!不过这也是贤卿一片孝心,到任后,倘有兴革,卿自裁可也!』 想到自己曾用机巧『骗』过皇帝,蔡襄跪拜道:『皇帝之恩,臣没齿不忘。但臣丝毫没有想让陛下赏赐之意,臣若因为书写碑文而领取了皇上的赏赐,那就更无颜面对待诏们了。同朝为官,还望陛下谅解臣的难处。』 宋仁宗沉默良久,慨叹道:『君子之德啊!朕不难为爱卿了。』 事后,待诏们知道了这件事,凑份子在樊楼宴请蔡襄。席间,一个待诏喝得高了点,他捉住蔡襄的手,一个劲儿地摇着说:『若非蔡公贤德,换作他人,我们的饭碗岂不被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