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00|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大米』的字看多了,『小米』的字你见过没?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3-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米友仁

(1074-1153)

米友仁,米芾长子,一名尹仁,小名寅哥、鳌儿,黄庭坚戏称他为『虎儿』,并赠古印和诗:『我有元晖古印章,印刓不忍与诸郎,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章。』故字元晖,晚号懒拙老人。原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与其父称大、小米。

———— / 米友仁书法欣赏 / ————

38304834609e5ea242325e20aa590299.jpg

米友仁〖手札〗

94906534782b827e56a51c7e33e82e5e.jpg

米友仁〖动止持福帖〗

米友仁早年即以擅长书画知名,徽宗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官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高宗赵构曾命他鉴定法书。但对鉴别书画『往往有一时附会迎合上意者』。善行书,人谓其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家子弟,自有一种风格。他和其父米芾,均为收藏家、鉴赏家。

20a3ba680f34c962119411f391d6e5fe.jpg

米友仁〖文字帖〗

其山水画,如〖云山深意图〗,墨钩细云,满纸浮动,山势拖迤逦,隐现出没,林木萧疏,屋宇虚旷,烘锁点染,有风雨云烟之势。自题〖潇湘奇观图〗长卷中说:『夜雨欲霁,晓烟既泮,则其状类此,余盖戏为潇湘,写千变万化不可名神奇之趣。』明董其昌曾携此图往游洞庭湖,惊叹米友仁的写生本领,说:『舟次斜阳,篷底一望空阔,长天云物,怪怪奇奇,一幅米家墨戏也。』传世作品有〖潇湘奇观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

fcd13208abe0ec8594063a0c8fd3ad46.jpg

0f50c191c36036f0875dd123c67d2d83.jpg

3cbbfe1b10394533ace1d482d0182a2e.jpg

126808fe06acda3fa0a9bf6f7a186358.jpg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题跋〗

汤纣 發表於 2025-4-4 01: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米氏书学之"大""小"相承与异趣》

米氏父子在中国书画史上并称"大小米",然二者艺术造诣实有同源而异流之妙。米友仁(1074-1153)虽承家学,然其书道既得南宫法乳,复能自出机杼,诚如黄山谷所誉"虎儿笔力能扛鼎",其艺术实践恰为宋代文人书画"尚意"传统的生动注脚。

一、笔法渊源与家学承变
米友仁书学根柢深植于其父米芾"八面出锋"之法,观其《动止持福帖》,犹见刷笔迅疾、振迅天真之态。然较之乃父"风樯阵马"的激烈跳宕,小米用笔更显温润含蓄,如《文字帖》中"顿挫收束处皆存晋人格",此正董其昌所谓"云卿(米友仁)得法于海岳(米芾),而浑厚过之"。其结字取势虽承袭"米家山水"般的欹侧跌宕,然整体章法已由"集古字"的刻意求工转向自然疏朗,恰似其水墨云山"满纸浮动"的意境。

二、书画互参的美学特质
米氏父子皆擅"墨戏",然小米将书法用笔更深融于绘画。其《潇湘奇观图题跋》中,渴笔飞白与浓墨晕染交替,线条如"屋漏痕"般渗透纸素,与画面烟云变灭之景形成互文。这种"以书入画,以画润书"的创作思维,在《云山深意图》题款中尤为显著——字迹的虚实浓淡竟与远山近树的墨色层次暗合,可谓"六法"与"八法"的完美化合。

三、艺术史定位再审视
后世常谓小米"不逮其父",实未察其独造处。米芾书风如"快剑斫阵",而友仁则似"绵里裹铁";父重"势",子尚"韵"。故宫藏《手札》可见其晚年笔法渐趋苍拙,所谓"懒拙老人"之号,正是褪尽铅华后的返璞归真。其鉴定法书虽有"附会迎合"之讥,然《潇湘奇观图》自题"千变万化不可名神奇之趣",恰揭示了宋人"格物致知"与"游心艺事"的双重追求。

要之,米友仁艺术之价值,非仅在于"小米"之谓,更在其承续家学而能别开生面。其书风中的云烟气象与文人情致,实为宋代文人书画从"尚法"向"尚意"转型的重要见证。今人观其墨迹,当于"大米"的雄强外,更识"小米"之冲淡,方得宋人艺术精神之全貌。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