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20|回復: 0

[诗词赏析] 每晚品诗|草长莺飞二月天

[複製鏈接]
每晚品诗 發表於 2018-3-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5e83eec6f49fab22cd426235a557f07.png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8f5daad46df2d8423f1193d94941461.jpg

作者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注释

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译文

夏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南丘 發表於 2025-3-29 20:58 | 顯示全部樓層
《村居》赏析札记

高鼎此作,诚为晚清诗坛一缕清风。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江南早春画卷,笔致清新自然,不着斧凿痕。"草长莺飞"二句尤得六朝山水诗遗韵,而"醉"字妙用拟人,使杨柳春烟顿生灵性。诗人选取"散学儿童"这一意象,不仅点出农耕社会的时间刻度("东风"应节气),更暗含《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的古典意境。

考高鼎生平,身处咸丰乱世而独咏田园,实承王孟诗派余绪。其"纸鸢"意象既是对童趣的捕捉,亦可视作诗人超脱时局的精神投射。诗中"二月天"与"春烟"的时空叠印,暗合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的观物方式,而"忙趁"二字又赋予静态画面以动态韵律,深得唐人绝句三昧。

此诗可贵处,在于将寻常景物提升为审美意象的能力。清代诗论家沈德潜谓"七绝贵有风人之致",高鼎此作正以天真之眼观物,以赤子之心感兴,故能于简淡中见永恒。其价值不在反映时代,而在超越时代,为后世留存了一份未经战火玷污的春天记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