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66|回覆: 1

[家庭教育方法] 老師最反感家長排行榜出爐·看看你是不是老師眼中的『奇葩』 ...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8-3-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開學了!老師們又要接觸不同的家長了。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幫助,老師和家長的溝通也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並非所有的家長都能很好的配合老師的工作,那麼什麼樣的家長是老師最無奈而且不願遇到的呢?

99ed93c684bf56dfd2188b6bbd08f6b6.png

和老師第一次見面就有意無意的開始顯擺。這類家長經常把『有空請您出去坐坐』等掛在嘴邊。殊不知,這樣的話會讓老師覺得家長太會『做戲』,讓老師感到反感。

又或者千方百計的『透露』自己和某局長、學校某領導是熟人、是朋友,這樣的暗示會給老師留下『拉關係』的印象。如果這些話當着其他孩子的面說,更會讓老師感到尷尬,並敬而遠之。

人與人之間的良好、愉快的交流是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同樣的,老師和家長的交流最好不要夾雜物質、權勢等東西。如果家長自然真誠的對待老師,相信老師也會報以真誠,對孩子的成長有益無害。

007204f2cd277165a66072bd16928278.png

對孩子十分溺愛放縱,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自然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動手能力以及抗壓能力比較差,甚至在處理同學關係時也會顯得吃力。老師在和這類家長交流時,家長總是會流露出對孩子過分保護,恨不得所有的事都替孩子包辦。

如果家長不放手,孩子永遠也長不大。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吧。

3a1b30925a148fca10597b4f6ee0549e.png

這類家長大多以工作繁忙為藉口,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就撒手不管了,把所有的教育責任都推到了老師身上。

如果老師指出什麼問題或者建議,不聞不問的家長開口就是:老師處理就行。這樣的家長對於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漠不關心,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對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十分不利。

父母才是孩子的監護人,同時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孩子的性格品質的形成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孩子的教育不是單靠老師完成的。

7da3a2b86184d2a18e365d6b79a6beaf.png

如果孩子做了什麼錯誤的事,或者成績沒有考好,家長便對孩子大聲呵斥,甚至動手打人。

  

對待老師同樣如此,無法保持沉穩冷靜的情緒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遇到這類情緒易激動的家長,老師恐怕也是避猶不及。

請管理好的你的情緒!不要因為自己的脾氣對周圍的人充滿敵意。

1cafee12b579e758340ea3e5a34e2e19.png

從個人角度出發,不顧及別家的孩子,更不顧及老師。當着孩子和老師的面埋怨別家孩子的不是,偏袒自己的孩子。這種行為不僅不利於解決孩子的真正的問題,還會把師生關係弄的越來越緊張。

大人若是非不分,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價值觀的建立,如果你不想看到一個蠻橫無理的孩子,那麼就以身作則,教會孩子區分對錯與善惡。

教育孩子是件苦差事,它考驗着你的耐心和智慧。新學年即將開始,讓我們學做更好的父母,配合好老師的教學工作,培養一個更加優秀的孩子!

發表於 2025-3-26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校交往中的"四忌"與"四宜"】

家校交往之道,當以"誠"為本,以"度"為衡。今觀家長之失,可歸納為四忌:一忌顯擺權勢,如【禮記】所言"不辭費"者,方為君子;二忌溺愛無度,此乃【顏氏家訓】"教婦初來,教兒嬰孩"之誡;三忌推諉塞責,違背【論語】"不遷怒,不貳過"之訓;四忌越俎代庖,有違【孟子】"引而不發"之教。

反觀宜行之道:宜以真誠相待,如【中庸】"誠者物之終始";宜持守本分,合乎【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宜協同育人,踐行【學記】"教學相長"之旨;宜適度關切,深合【莊子】"泉涸相濡"之度。

家校之交,猶琴瑟之和。家長當如【詩經】"如切如磋"般與師偕行,教師當以【孟子】"君子引而不發"之道循循善誘。二者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則子弟之成,如春園之草,日有所長而不自知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