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06|回復: 2

[中医养生] 感冒不是只有风寒和风热,别漏了体虚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3-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有的人患风寒感冒后就有汗,这是体虚的表现,临床上称为虚人感冒,也就是体虚感冒。与治疗一般感冒使用辛凉解表或辛温解表药有所不同的是,治疗体虚感冒不宜使用作用强、

剂量大的药物,而且必须应用补气或滋阴的药物,以扶持正气。否则一味服用辛温解表药,出汗过多,造成身体越来越虚弱。

体虚感冒的两大类型

体虚感冒主要分为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含气阴两虚感冒)两大类型。

▼气虚感冒

症状: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一旦感受风寒,证见恶寒较重,发热,头痛身楚,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咳嗽,痰白,咯痰无力,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治疗:气虚感冒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应当以扶正祛邪,益气解表为主。临床对症的中成药是参苏丸、人参败毒胶囊等。

温馨提示:风热感冒者不适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阴虚感冒(含气阴两虚感冒)

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干咳少痰,口干,咽喉疼痛,五心烦热,少汗,头昏,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虚感冒者,既有发热、微恶风寒、有汗、头昏等风热感冒的症状,又有口干咽痛、久咳少痰等肺胃阴虚的表现。

治疗:临床上没有直接治疗阴虚感冒的中成药,因此具体用药以医生诊断为准。

7fe5e3be8c758103187ab93c6e0a8999.jpg

体虚者如何预防感冒?

春天咋暖还寒,温度变化大,而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没有生活规律的体质虚弱者就更容易感冒。那么体虚者该如何预防感冒呢?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有规律,饮食要均衡,避免熬夜,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增强身体免疫力。

2.注意适应气候冷暖的变化,室内外环境的温差不宜过大,应该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

3.加强体育锻炼。

4.日常饮食既要有营养,又应该尽量清淡。

5.用适宜的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改善睡眠。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25-3-27 10: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体虚感冒之辨治要旨》

感冒一症,世医多执风寒、风热二端,然《内经》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体虚感冒实为临床常见而易被忽视之证候。今就体虚感冒之辨治,略陈管见。

体虚感冒当分气虚、阴虚二纲。气虚者,乃卫阳不固,腠理空疏,症见恶寒发热而汗出涔涔,脉浮无力,恰如《伤寒论》桂枝汤证而兼气弱之象。此时若妄投麻黄辈峻发其汗,必致气随汗泄,犯"虚虚"之戒。当宗东垣法,以参苏饮益气解表,佐轻清宣透之品,使正气得充而邪自外达。

至若阴虚感冒,则属津亏液涸,邪客肺卫。其症虽见发热恶风,然必有咽干舌燥、脉细数等阴伤之候。此证最忌辛温燥烈,当师加减葳蕤汤意,以玉竹滋养阴液,配葱白、豆豉轻宣表邪,使滋阴而不滞邪,解表而不伤阴。

临证尤须注意:体虚感冒患者,其舌脉必显虚象。气虚者舌淡胖有齿痕,阴虚者舌红少津。且病程多迁延,易反复感邪。治之要诀,在于扶正祛邪并行:气虚佐黄芪、白术,阴虚用麦冬、生地,总以调和阴阳为要。

今人治感冒,多求速效而滥用发散,殊不知体虚之人,愈散愈虚。昔贤谓"善治者治皮毛",须知治皮毛亦当察其本虚,方为尽善。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25-3-28 0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体虚感冒之辨治要旨》

夫感冒一症,世医多执风寒、风热二端,然《内经》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体虚感冒实为临床常见而易误治者。今就体虚感冒之辨治,略陈管见。

一、病机枢要
体虚感冒者,本在正气不足,标在外邪侵袭。气虚则卫阳不固,阴亏则津液失濡,二者皆使腠理疏松,邪乘虚入。尤当警惕者,虚人外感若妄投峻剂,恐犯"虚虚"之戒,如《伤寒论》所诫"淋家、疮家、衄家不可发汗"。

二、证治分型
1\. 气虚感冒
证见恶寒发热、咳痰无力、脉浮无力,此乃脾肺气虚、卫外不固。当宗李东垣"补中益气"法,参苏饮(人参、苏叶等)最为的当。其中人参益气托邪,紫苏辛温不燥,正合"补散并行"之旨。

2\. 阴虚感冒
症现咽干少痰、五心烦热、脉细数,此属阴津亏耗、虚火内扰。宜取加减葳蕤汤(玉竹、白薇等)滋阴解表,玉竹滋而不腻,葱白散而不烈,深得"养阴发汗"妙义。

三、临证要点
忌过汗伤正:虚人发汗当"如雾露之溉",尤避麻黄等峻汗之品
重食疗调护:气虚者宜黄芪粥,阴虚者用麦冬饮
辨夹杂证候:常见气虚兼湿、阴虚夹热等复合证型

昔年张景岳言"治病之则,当知邪正,当权轻重",体虚感冒之治,尤当恪守"扶正祛邪"之训。今人但见感冒辄投银翘、荆防,不辨虚实,岂非仲景所云"相对斯须,便处汤药"之戒哉?

(全文计489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