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43|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被遗忘的明代书法大家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3-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大家辈出的明朝,有一位杰出的书画大家——莫是龙,他的才情与功力并不在董其昌之下,然而由于未能跻身仕途,政治地位与董玄宰不可同日而语,在书画史上似乎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他是松江画派的第一代画家,董其昌、陈继儒等人则是稍后兴起的人物。可以说莫是龙对松江画派的形成和发展厥功至伟。

9629e4659124e3bbd5073f071431bc77.jpg

513e12372ed74322a8d06b19e5dfca85.jpg

莫是龙(1537-1587)明代画家,得米芾石刻云卿二字,因以为字,后以字行,字云卿,更字廷翰,号秋水,又号后明,华亭人。莫是龙出身仕宦之家,其父莫如忠,嘉靖戊戌(1538)进士,是个学问渊博的人。莫是龙从小就显示超人的感悟能力,相传莫是龙十岁能文,擅长书画。著有诗集〖石秀斋集〗十卷,〖四库总目〗又著〖画说〗,并传于世。书中各条,并见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诸书,文句小有出入。书中论画宗旨倡导南北宗论,褒『文人士大夫画』,主张『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贬『刻画』和『画史纵横习气』,强调『画家以古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学古人亦需『一变古法』,不能『一与临本同』。这些论点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b39950c7e7f21aa71f380c1babe9b0f9.jpg

董其昌早年拜师莫如忠,在莫家私塾就读,得以结识莫是龙,与他谈书论画,奠定了日后的书画理论基础。董其昌25岁时,观莫是龙作画,『咄咄称赏』(〖画禅室随笔〗卷二题莫秋水画),他对莫氏父子都颇为赞赏:『始知公(即莫如忠)深于二王,其子云卿亦工书。』(〖评法书〗)他评价其师莫如忠『似正反奇,超俗即雅』、『人地高华,知希自贵,晋人以外一步不窥』。而对莫是龙的评价同样很高,『风流跌宕,俊爽多姿,酝酿诸家,匠心独妙』、『如五陵豪侠,宝剑金丸,意气自喜』、『游道既广,鉴赏之家无不遍历』。由此可见,莫是龙在书画方面对董其昌的影响不容置疑。

0552348b7dfc07b4b3df26afe49578ee.jpg

然而,莫是龙的仕途却异常坎坷,曾四上京都,其中两次赴考都折戟沉沙,这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万历四年(1576)莫是龙40岁,曾赴京一试,失利后、万历十年(1582)46岁的莫是龙再次赴京,『北试已获隽矣。署榜时失卷,复不遇。』此时,他已经心灰了,说:『两就北闱之试,虽数遇知己者,而文卷误失,辄致遗弃,命运坎坷乃至如此。』这一年的冬天,莫是龙于长安旅邸,秉烛兀坐,对人生作了深刻的思考,写下了〖笔尘〗。

75d8148825b6a8c6b2f1c9235b16de66.jpg

莫是龙极富文才,诗文皆情辞两美。莫是龙在32岁时便有〖莫少江集〗问世。当时锡山俞宪为刻〖二莫集〗,一时传为佳话。35岁曾作〖送春赋·并叙〗,得到当时文人的激赏。王世贞题曰:『廷韩此赋,可谓文生于性,廷韩此书,可谓笔外有情,令人于翰墨外有章台走马之兴,几欲夺之,抑情而止。』当世王世懋、俞允文、欧大任、皇甫坊、梁辰鱼等均在幅上题跋称赞,也足见莫是龙文才、书艺之高超。

4b51219cddd65059a032732f4c831bc5.jpg

毫不掩饰好恶情感的外露,傲视世俗的各种陈规陋习,率然坦露自己的心胸,这或许是艺术创作最需要的素质。仕途的不幸反而成了莫是龙艺术上的大幸。

2ffabf0b25e33d292c6449101eebb797.jpg

莫是龙的生活是艺术的,其艺术是诗意的。48岁那年十月,与沈周南等文友夜集小雅堂,莫是龙出米元章灵璧石置坐,焚香,各赋诗。诗成之时月满西楼,客人徐步月归。而他仍然独坐煮惠泉边,捡案头书翻检,兴致而书道:『人生各有嗜好,皆痴也。而乐此不为疲。虽我嗤俗子,而俗子得,复嗤我后也。书之以俟达观者定焉。』正是对书画的这份『痴』,这份执著,才使他到达常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481b70d5f4a0caf2354c5ce18d8dcba7.jpg

可惜的是,莫是龙正是在这个颠峰状态倏然而逝,年仅五十一岁。『疾革时,尚与友人对奕,已较胜负,收其子,倏然而逝。』他得的可能是心肌梗塞。

d4cdddc9da1c1b1f4c3fd39e458fd91e.jpg

『师匠不古,终乏梯航』,莫是龙的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莫氏父子书法观念的核心:『师古。』可以说莫如忠打破了赵孟自元以来的笼罩以及明中期『吴门书派』对文徵明的盲目崇拜,直接上溯魏晋,寻求古法。其子莫云卿继承了莫如忠直入晋室、上追『二王』的师法观念,但不局限于此,还兼学米芾,注重个人性情的表达,创新求变。『法度既得,任吾心匠,适彼互合,时发新奇。』莫是龙提倡师法古人,掌握法度后,要使『法』为『吾心』用,二者相互融合,方能出『新』『奇』,这便是他书法实践的真实表达。学习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正是莫氏父子所提倡的书法创作观念,董其昌的书学理念与其有诸多相似之处。

5cd9d8a222577e032f9fca4b559e0944.jpg

8e6cf3a2dab0b6fd6582882d66e11a37.jpg

3ec7a1f02302f493b3c3ad3239c3842b.jpg

bc686e963dbccf2855e000a19a69d172.jpg

fe9c4a0394e86c18da2b4eedf512e818.jpg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