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96|回復: 1

[傅山大红门] 隔山消

  [複製鏈接]
傅大哥 發表於 2018-3-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隔山消

大红门〖中医药学〗340期

中医调理慢性病实效方当属膏方。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膏方的价格比较高了,一百斤中药材熬成膏最多出六斤,所以现在临床用膏方的中医少了其原因也是成本太高,制作复杂使其所顾虑!我的临床经验,不管用汤剂,丸,散在治疗重度失眠,气血亏虚,月经不调,阴虚火旺等一些慢性病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换用膏方效果就好了!

今天和大家学习一味草药~~隔山消~别名 隔山撬、隔山牛皮消、白首乌、白何首乌、山瓜蒌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沙。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薄片,边缘内卷。表面白色或黄白色,显粉性,有放射状略突起的盘脉纹。周边黄褐色或浅黄色。质脆。无臭,味先微苦后略甜。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 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 :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健脾胃;解毒。主肝肾两虚;头昏眼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阳痿;遗精;腰膝酸攀登;脾虚不运;脘腹胀满;仞欲不振;泄泻;产后乳少;鱼口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

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复方 :1.治痢疾:耳叶牛皮消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2.治食积饱胀:隔山消一钱。打成粉子,用开水吞服,每天一次。(贵州〖常用民间草药 手册〗)

3.治胃气痛,年入未愈:隔山消二钱,万年荞一钱。打成细粉,每天三次,每次用开水吞 一钱。(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

4.治多年老胃病:隔山消一两,鸡屎藤五钱。炖猪肉服。(〖贵阳民间药草〗)

5.治气膈噎食,转食:隔山消二两,鸡肫皮一两,牛胆南星、朱砂各一两,急性子二钱。 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钱,淡姜汤下。(〖孙天仁集效方〗)

书籍论述 1.〖纲目〗:主腹胀积滞。

2.〖草木便方〗:醋磨涂癣。

3.〖分类草药性〗:消食积,下乳,补虚弱。

4.〖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治疮毒、鱼口。

5.〖陕西中草药〗:滋阴养血,健脾顺气,镇静止痛,催乳。治胃痛腹胀,虚劳,肾虚 腰痛,阳萎,小儿痞块,白带,乳汁不足。

6.〖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肾炎水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7.〖江西草药〗:清热解毒,顺气止痢。


弘农耕夫 發表於 2025-4-9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隔山消在膏方配伍中的补益价值与临证应用》

膏方作为中医"八剂"之精华,其"聚草木之精,合五行之性"的配伍理念,正与《黄帝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补益大法相契。今观道友所述隔山消之用,诚为膏方配伍之要药,试析其理如次:

一、药性考辨
隔山消(Radix Cynanchi Auriculati)首载于《本草纲目》,李时珍谓之"主腹胀积滞",实开消补兼施之先河。其性微温而不燥,味甘苦相济,恰合《药品化义》"甘补苦泄"之要旨。归经三焦,尤擅斡旋中州,此正合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训。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含有的C21甾体苷类成分,确有调节胃肠功能与免疫双向作用。

二、膏方配伍精义
1. 补泻相须:与鸡矢藤相伍(如《贵阳民间药草》方),取"通补法"之妙,既解多年胃病之痼疾,又避膏方壅滞之弊。此暗合叶天士"胃以通为补"之论。
2. 动静结合:配伍朱砂、牛胆南星(见《孙天仁集效方》),形成"镇潜-运化"药对,尤宜气机逆乱之噎膈证,深得《伤寒论》旋覆代赭汤组方精髓。
3. 气血双调:与猪肉同炖(《江西草药》法),取"血肉有情"之品载药上行,诚如《理虚元鉴》所言:"补肾理脾,法当兼行。"

三、临证应用指要
1. 失眠调理:建议以隔山消15g为君,配伍柏子仁、夜交藤熬膏,晨服一匙。此本于《本草备要》"安五脏,和血脉"之说。
2. 产后缺乳:可取鲜品捣敷膻中穴,内服膏方中配伍王不留行,实践《妇人大全良方》"内外相引"之法。
3. 慢性泄泻:宜用土炒隔山消12g,与煨肉豆蔻、焦白术共熬膏滋,契合《医宗必读》"健脾不如运脾"之旨。

四、使用注意
1. 炮制关键:务必遵古法"润透切薄",今见有药肆以机器切厚片者,则药效减半。
2. 贮藏要点:霉雨季当以生石灰衬底贮藏,此本《雷公炮炙论》"凡药润者,皆须防霉"之诫。
3. 配伍禁忌:阴虚火旺者慎用,若需使用,当佐以二至丸。

今人每叹膏方式微,实未解"膏者,熬也,取其精华"(《说文解字》)的真义。隔山消一物,既可解"虚不受补"之困,又能破"久病入络"之滞,诚为膏方配伍之舟楫。吾辈当效法朱丹溪"倒仓法"的变通精神,使古方焕发新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