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02|回復: 2

[诗词原创] 黄魏屹 · 枕边魂梦浮槎去,人在星光漫舞前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3-27 23: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e104a779c7f41bd4beb25e4a3b22718.jpg

作者简介:黄魏屹,笔名秋瞳。女,中石化单位工作。曾任诗词吾爱网楹联版主,现任珠江月诗社副社长。长期活跃于网络诗词平台。在〖诗刊〗〖扬子晚报〗〖仪征化纤报〗多有发表作品。平生以诗词为最爱。

鹧鸪天•自君别离后,桃花无颜色

(忆邓丽君)

那日音容众里传,至今疑似广寒仙。枕边魂梦浮槎去,人在星光漫舞前。

桃花面,水云间。者般风月已难看。情知世事无常态,莫使心河起醉澜。

再咏梅

寒梅将化碧,楚楚惹人怜。

自愧随波逐,何曾伴雪眠。

软红生可恋,孤抱死难诠。

指日归三径,躬耕占一廛。

赠太极姐妹

披风追鹤梦,化蝶幻青芜。

门径犹窥目,春风渐入吴。

流年生素锦,沧海问麻姑。

冰雪何辞苦,梅开一万株。

梅花岭上再赏梅

--年年都留影,岁岁竟不同

枝头黄鸟语绵蛮,唤起东风未醒间。

记得当初人面姣,梅花颜色几能攀。

岁末感怀

苦寒劫历孰人知,再度春风意未迟。

心事犹牵张绪柳,年光不老广陵诗。

还凭苍雪涂云鬓,好借青山画黛眉。

见说梅花开满径,暗香浮动正当时。

唐多令天涯歌女•忆周璇

玉钿绾丝蓬,胭脂分脸红。袅篆烟,扑坠灯虫。阿妹唱歌郎奏曲,针引线,甚情浓。

心事蹙眉峰,谁人不动容。更那堪,客里萍踪。鸦噪声多欢梦薄,尊前又,忆吴侬。

所谓芳华• 看电影芳华有感

剩觉虚花飘眼过,噬人心处类蹉跎。

梁珠玉碎怜渠少,秋扇情知失语多。

所谓芳华成梦魇,回头明月照南柯。

清风弦上烟云散,别是青春唱挽歌。

江城子•胥浦河咏唱

春潮去了又秋酲,掠船旌,闹鱼鹰。问答渔樵,何处柳耆卿。教唱农歌新乐府,低斟酌,莫消凝。

自从解剑到河汀,子胥名,满倾城。分咐鸥波,一苇掩行经。不觉吾身三十载,相伴予,小蓬瀛。

浪淘沙•见楼角野菊有吟

清隽惹人怜,不入名媛。山墙犄里倚篱藩,肃杀秋风犹见我,一绽欢颜。

彭泽亦无钱,幸有荒田。而今独唱菊花残,抱拙归闲无觅处,林下成叹。

秋兴一首

过处金风不显声,桂花香气暗倾城。

园中曲径常留迹,池上轻鸥欲结盟。

尘梦当从蜗角醒,吴霜先自鬓中生。

闲愁一点休强说,坐与烟霞相送迎。

夜雨池塘

时逢秋节素来伤,况是牛毛织雨长。

高阁共谁温桂酒,凉亭应独坐池塘。

满身烟气挥无计,一付皮囊湿不妨。

听得莲盘珠玉落,心房争忍做空房。

念 旧

半世行踪类转轮,梦中长是少年身。

醒时不耐听鸿雁,去日何堪念故人。

萍水他乡潘鬓早,同窗灯火玉容真。

春风十里曾相约,却负琼花彼岸新。

蝶恋花吾爱

恰似小苹初见处,一夕相逢,直把芳心许。赋得屏前燕莺语,风流恐被坡仙慕。

吟到白头堪做主,别后江湖,还忆来时路?谁复推杯唱金缕,武陵回首烟云暮。

弄影携珠江月定制酒与京城诗友

前门老舍茶楼宴饮有寄

前门老舍绕梁尘,携酒珠江会故人。

有月堪当娥女醉,无才哪得玉郎春。

京华一梦流年促,南国三秋别忆真。

除却吟诗逢敌手,还须何事误终身。

卜算子•咏野鸭

漫倚碧天云,野戏芰荷巷。一任粼波湿羽身,双宿青罗帐。

貌也不惊人,总拟清歌放。已惯他乡日月光,自在烟波上。

05fb1323244f4ab94c75525398d3da98.jpg

遣 怀

别后生涯几问津?如鱼饮水自沈沦。

旧交只剩桃花在,新梦那堪月色真。

才下眉间方寸意,更怀客里十分春。

西湖水瘦怜相照,渐白青丝拂镜尘。

感 赋

蓬门无客扰,窗下赏梅枝。

鸟唱多余转,晴光渐陆离。

拍浮知己渺,枨触性情痴。

厌觉诗文老,春心欲动帷。

元旦•岁末感怀

曾经亦是弄潮儿,岂为强愁闲作诗。

客路三千身辗转,光阴四十梦参差。

原知烟火皆成幻,着意寒梅早上枝。

一岁将从残腊去,二分明月似当时。

草佩云裳风正举,烟波水巷匿前身。

倾怀讵得樽边客,隔岸偏多裙下臣。

身即天涯难自醒,人如过鲫莫相询。

为君倚遍西湖柳,蛙鼓声中惜笑颦。

江 月

满城灯火影阑干,江上琼轮只独看。

水镜于今犹照影,潮声至此已成叹。

还凭永夜消残梦,但使清辉抚醉澜。

回首蓦然寻客踵,夏风吹过荻花滩。

浣溪沙•冶春二首用王渔洋韵

之一

廿四桥头欲问箫,娇花宠柳似前朝,学人争渡上兰桡。

忆曲难为商女恨,闻莺但解客魂销,恁般光景太招摇。

之二

一品绿杨浸紫砂,得人心处系琼花,浮生可待弃烟霞。

载酒当乘金络马,开轩准拟醉翁嗟,春风十里是侬家。

清 明

趁取清芬向野田,春波无忌正轩然。

数丛新火撩蒿草,一片风花妒子鹃。

已薄宦情尘眼外,休添愁绪酒樽前。

几回客里寻芳翠,剩有诗心漱玉泉。

听大提琴〖殇〗有感

忆昔君怀袖,西窗未觉寒。

焚心犹胜火,化蝶半成叹。

良夜催人醒,清辉忍泪看。

盈盈河汉水,点点似疮瘢。

子夜闻歌

久向涓尘弃此身,缘何往事忆真真。

花中本是原乡客,杯底浑如买醉人。

岂必相逢成陌路,可堪回首问前因。

匆匆便觉扬州梦,子夜闻歌欲顿沦。

9c6ecdc7a93d4ad0d1650bce1625eaee.jpg

喝火令

面有相思意,眉无劫后尘。满城金甲甚销魂。风月几番惆怅,无语对黄昏。

叶落非关病,耽情只为君。一番风雨亦温存。莫道情殇,莫道意沉沦,莫道万般无奈。不复是天真。

蝶恋花有感

别后应知人渐老,歌酒情怀,意逐春光杳。柳外莺声丛里笑,怎如昨日花枝俏。

行尽江南堪潦草,梦底痴狂,说与谁人晓?也学鹦哥哼鸟调,笑它红袖清风袅。

(无处安放 )鱼玄机

相思比梦长,安得有心郎,

碧海寻仙侣,风尘涴玉章。

堪吟红烛泪,忍奏负情伤。

曲在幽弦上,斯人已断肠。

蝶恋花不眠

紫陌红尘皆蜃景,暗把韶光,付与花前径。月下虫吟犹可听,世间闲语难清净。

夜渐深沉风渐冷,谁念桥头,兀自开桃杏。惋叶惜芳非雅兴,应知香谢同人病。

810e1d13e6e6baf0652a98025f79f324.jpg
杨懿轩 發表於 2025-4-9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黄魏屹诗词中的时空意识与生命观照》

黄魏屹女士(笔名秋瞳)的诗词创作呈现出鲜明的时空交错特征与深刻的生命体悟。其作品通过古典意象的现代重构,在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中,完成了对永恒与瞬息的哲学思考。

一、时空叠印的抒情结构
《鹧鸪天·忆邓丽君》中"枕边魂梦浮槎去,人在星光漫舞前"构建了三维时空:现实枕榻(此时此地)、神话浮槎(彼时彼岸)、星辉舞境(超时空)。这种"三度空间并置法"源自李商隐《无题》的时空处理,却以现代明星为抒情对象,形成古典技法与现代情感的奇妙共振。《梅花岭上再赏梅》通过"年年都留影,岁岁竟不同"的今昔对照,暗合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时空观,而数码时代的"留影"行为又赋予其当代性。

二、物我互证的观照方式
《再咏梅》中"自愧随波逐,何曾伴雪眠"以拟人化手法实现双重投射:既写梅花之孤高,又喻诗人之操守。这种"物格化"书写承继林逋"梅妻鹤子"传统,但"软红生可恋"的世俗眷恋又突破传统隐逸诗的纯粹性,呈现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浪淘沙·见楼角野菊有吟》更将都市边缘的野菊与陶渊明意象并置,在"不入名媛"的自矜中完成对消费时代的温柔抵抗。

三、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机制
《江城子·胥浦河咏唱》以子胥解剑的典故为经,渔樵问答的民俗为纬,编织出"三十载"的个人生命史与千年文化记忆的对话。《唐多令·忆周璇》则巧妙化用周璇经典歌词"天涯歌女",使民国影像与网络时代的怀旧情绪产生互文。这种"古今混响"的创作策略,恰是其担任网络诗社主持经历的必然呈现。

四、生命意识的辩证表达
《岁末感怀》中"年光不老广陵诗"与"青山画黛眉"的对仗,将时间流逝(年光)与艺术永恒(广陵诗)、自然意象(青山)与人工修饰(黛眉)并置,形成张若虚式"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变奏。《所谓芳华》则以"秋扇"典故解构青春叙事,在"明月照南柯"的隐喻中完成对集体记忆的祛魅。

黄魏屹的创作实践表明,当代旧体诗词的活力在于:既恪守"鹧鸪天""浪淘沙"等词牌格律,又以"农歌新乐府"的革新精神注入现代经验。其作品在星光与浮槎、梅花与楼菊、子胥与歌女的多重对话中,构建起属于这个时代的诗意栖居。
龙盆沅 發表於 2025-4-10 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浮槎魂梦与漫舞星光——黄魏屹诗词中的生命美学

黄魏屹女士的诗词创作,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美学特征。她的作品既继承了古典诗词的含蓄蕴藉,又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感体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审美的桥梁。

"枕边魂梦浮槎去,人在星光漫舞前"这一联句,堪称黄女士诗词美学的精妙写照。"浮槎"意象源自《博物志》中"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的典故,暗喻着诗人超越时空的精神漫游。而"星光漫舞"则赋予静态的星空以动态美感,形成虚实相生的意境。这种将古典意象与现代感受相融合的手法,正是黄女士诗词创作的显著特色。

在《鹧鸪天•忆邓丽君》中,诗人以"那日音容众里传,至今疑似广寒仙"起笔,将流行歌手邓丽君比作月宫仙子,既体现了对逝去艺术家的追思,又暗含对艺术永恒性的思考。"桃花面,水云间"的意象组合,既古典又现代,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意象的创造性转化能力。

《再咏梅》中"软红生可恋,孤抱死难诠"一联,以梅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软红"与"孤抱"的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美好的眷恋,又透露出对精神孤高的坚守。这种矛盾统一的生命态度,使她的作品具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梅花岭上再赏梅》中"记得当初人面姣,梅花颜色几能攀"一句,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意境,却赋予其新的情感内涵。诗人通过梅花与容颜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却又以"岁岁竟不同"的观察,展现了对生命变化的坦然接受。

黄魏屹女士的诗词语言精炼而富有张力,如"苦寒劫历孰人知,再度春风意未迟"(《岁末感怀》),在简练的语句中蕴含丰富的人生体验;"尘梦当从蜗角醒,吴霜先自鬓中生"(《秋兴一首》),则通过精巧的意象组合,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觉醒。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浪淘沙•见楼角野菊有吟》一词,诗人以"不入名媛"的野菊自况,展现了独立不群的艺术人格。"肃杀秋风犹见我,一绽欢颜"的倔强,与"抱拙归闲无觅处,林下成叹"的无奈,构成了诗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黄魏屹女士的诗词创作,既扎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又绽放出独特的现代艺术光芒。她以古典形式承载现代情感,用传统意象表达当代思考,在诗词创作中实现了古今交融的美学追求。这种创作实践,不仅丰富了当代旧体诗词的表现领域,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