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31|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书法入门从这4点入手,就是捷径!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3-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最近有人问我『点画看黑,结体看白,风貌看整体』这句话怎么理解,我认为有四点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书法中的黑与白

要想弄清楚这句话,我觉得首要的一点就是把黑白这两字的概念搞清楚。

在书法中,黑就是有笔写过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中国书法以墨色为主要颜色。所以,写字也可以称之为写黑,因为墨的颜色是黑色,很容易理解。

e1a30e179577dec136d1514507c8af26.jpg

但是白怎么理解呢?宣纸是白色的,我们在宣纸上写书法,除了『写黑』之外,同时白色的宣纸也相当于被动的被我们所『创作』,用黑色的线条而将白色的宣纸分割成几块,所以,书法创作亦可称之为『布白』。

写黑与布白都是代表着书法中的创作。我们了解了这个背景后,再来看『点画看黑,结体看白,风貌看整体』这句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二、点画看黑

点画,也就是书法中的笔画。我们在写笔画的时候,自然是要观察书法笔画的线条质量,粗细、轻重,由此推测作者在书写过程中用力的大小,流畅与否,是沧桑古拙的,还是流畅华美的。

5e5e4175b69c744d3c2dd8f0ae0683a5.jpg

这就好像我们看赵孟頫的书法和康有为的书法一样。虽然康有为的书法成就和书法地位显然比不上赵孟頫。但是我们这里仅仅就其书写特色而言,赵孟頫的笔画特点就是华美流畅的,线条也是非常整齐、流畅的,非常优美端庄,生动灵巧。

35796fc864987971f6fdfaae0e86b059.jpg

但是康有为的书法就不一样了,用笔故意造作不流畅,想要写出魏碑古拙沧桑的美感,因此会看到很多飞白,很多笔画,尤其是线条曲曲折折,犹如枯枝落叶,毫无生机。

e34da35a5db06907384c2863534e2c2f.jpg

而这就是点画看黑的含义。

三、结体看白

所谓结体,也就是一个字的间架结构。间架结构是在笔画的基础上搭配起来的。但是我们在端详间架结构的时候,再去盯着笔画看,就会显得片面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有空间意识,去看看留白是怎么样的。

举个例子,欧体书法和颜体书法都是楷书四大家中的佼佼者,但是这两者的间架结构非常不一样,笔画上的体现非常明显,一个细,一个粗。但是仅仅从笔画上看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从空间上来看笔画的不同导致了什么。

欧体书法的笔画非常细,也就是写黑写的非常细,那么为了将字形撑起来,所以欧体需要中宫紧缩,只有这样,一个字才不至于散架,才能显得有力量。因此,欧阳询很多字都是很紧的,有时候笔画安排紧密的程度,完全容不下一根针。

a1f7d9f30a1d36b34f1fa8e17a4d937b.jpg

但是颜体字就不同了。颜体书法写黑粗。为了让这么多粗壮的笔画可以安排的合理、不冲突,不拥挤,只能向外拓展,因此,颜体字是外扩型的,里面的中宫反而是非常松散的,看起来像一个个大圆球。

e5f59185be0a0500e095cf7bddca3d2d.jpg

四、风貌看整体

风貌看整体这句话其实是相对于章法而言,而章法就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处理安排,能否处理得当,疏密相匹配。而章法的本质就是人们对一件书法作品整体的态度和看法,所以要想从风格上探求一个书法家的本质,就要看他的书法作品整体上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以上就是我对『点画看黑,结体看白,风貌看整体』这句话的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松禅 發表於 2025-4-3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书法黑白之道刍议——兼论"点画看黑,结体看白"要义》

书法艺术中的黑白关系,实乃阴阳哲学之具象呈现。今就"点画看黑,结体看白,风貌看整体"之说,试作专业阐释。

一、黑白相生之辩证关系
墨迹之"黑"与纸素之"白",非简单对立,实为相济相成。《老子》云"知白守黑",在书法中体现为"计白当黑"的创作法则。元代赵孟頫《兰亭十三跋》言"用笔千古不易",而墨色所至即"黑"之轨迹;空白处虽不着墨,实为"无笔墨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书筏》)。此中玄机,正如围棋弈局,落子与气眼同重。

二、点画审墨之精微
观"黑"当察五要:笔锋之藏露(晋卫夫人《笔阵图》谓"下笔点画波撇屈曲")、墨色之枯润(宋米芾"八面出锋"之法)、线质之刚柔(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字须奇宕潇洒")、力度之沉浮(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言"万毫齐力")、节奏之疾徐(唐孙过庭《书谱》"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赵孟頫《胆巴碑》之流美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所倡碑学之拙朴,恰成墨韵两极。

三、结体观白之要诀
"白"之经营有三重境界:其一为笔画间之"字内白",如欧阳询《九成宫》"中宫紧结"形成的辐射状空白;其二为字间之"行气白",颜真卿《颜勤礼碑》外拓之势造就的"屋漏痕"式空间;其三为章法之"天地白",王铎条幅中"雨夹雪"式的虚实相生。清蒋骥《续书法论》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正是此理。

四、整体气象之把握
风貌审鉴须统观四维:墨色层次如黄宾虹"五笔七墨"之说,空间构成似邓石如"字划疏处可使走马"之论,气韵流动若怀素《自叙帖》的"忽然绝叫三五声",精神格调类傅山"宁拙毋巧"的美学主张。此即张怀瓘《书断》所言"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终极追求。

习书者若能参透此黑白玄机,便得门径。然须知"捷径"实乃明理之径,终须"笔冢墨池"之功。昔人云"学书在法,其妙在人",诚哉斯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