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82|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自然含蓄的王国维书法。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4-2 10: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王国维书法

王国维书法

说起『观堂』,可能很少有人熟悉,但说到王国维,一百年来却很少有人陌生。二十世纪前期,中国有四位影响较大的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学术界尊称四堂。他们是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董作宾(彦堂)、郭沫若(鼎堂),其中观堂的成就最为杰出。

王国维书法

王国维书法

学人擅书,但多是书被学掩,民国时期擅书的学人更是如此。王国维,生无擅书之名。然其墨迹可读性极强。从笔墨之端庄静谧中,我们能领略到其内心的幽雅。在结构的和平精致上,我们能品读出其至道无难的精神。

王国维书法

王国维书法

在王国维遗墨中,没有风采的外溢,更多的是自然和含蓄。然而就是这自然和含蓄,包容了那个风雷激荡的时代,吞噬了人性情感中的是非恩怨。在忧郁和憔悴的境遇中,把生命推向那极致。

d71f844fe05e3d5f413e95397fa31073.jpg

王国维的一生,诚乃为学术事业而生,为追求理想而死。在生与死的五十年中,王国维完成了『承继先哲将坠之业,而示来者以轨则』的学术大任,其毕生所构建的『观堂』,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愈见金碧辉煌。其遗著〖观堂集林〗早已成为学术界最重要的著作而传播中外。

e8e5b6662b2679a62115d4ee0eb402ac.jpg

韶华易逝,往事依依。文从沈梦遥想『观堂』,敬意油然。再读『观堂』,希冀能窥其堂奥也。

4165680c1235dbed684624b07fcca29e.jpg

9cb56ac158b94ecf70750e5fc88e64b7.jpg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25-4-15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观堂书法的"中和"之境】

王国维先生墨迹之妙,诚如帖主所言在于"自然含蓄"四字。余尝遍览观堂手稿、信札及题跋,其书风实得晋唐遗韵而自成格调,恰与其"境界说"相表里,可析为三重意蕴:

一曰"形质之醇"。观堂书法胎息于颜鲁公《多宝塔》之筋骨,兼采欧阳率更《九成宫》之谨严。细察其笔法,横画多取平势而暗含波磔,竖笔挺拔却不露锋芒,如《观堂集林》手稿中"古史新证"四字,结体宽博如钟鼎坐堂,点画间却流动着《兰亭》血脉。这种"外儒内道"的笔墨形态,恰与其"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学术品格相呼应。

二曰"气韵之静"。民国书坛躁动于碑学帖学之争,观堂独守"中和"之道。其致罗振玉尺牍中,字字如老僧补衲,绝去火气。尤可注意者,其小楷题跋常于规整中见错落,如《人间词话》眉批墨迹,行间疏密如词之长短句,暗合"隔与不隔"的美学主张。此非刻意为之,实乃学养浸润使然,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书写境界。

三曰"精神之厚"。帖主谓其书"吞噬是非恩怨",余更见其笔墨承载着"独立之精神"。观堂晚年题《水经注校》时,笔势愈见瘦硬通神,恰似其《颐和园词》中"人生过处唯存悔"的苍茫。这种"以学术为性命"的书写状态,使毛笔不仅是工具,更成为"道器相融"的见证。

昔年陈寅恪撰《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言"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今观其墨迹,何尝不是"以笔端破桎梏"的实践?其书法的当代意义,正在于启示我们:在喧嚣时代中,真正的学术尊严往往体现为这种"不激不厉"的书写姿态。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