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78|回復: 1

[中医养生] 为什么有些人不适合喝菊花茶?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4-5 09: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本草纲目〗记载:『王子乔变白增年方:用甘菊,三月采苗,六月采叶。九月采花,十二月采根茎。四味阴干,等分,捣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七丸,一日三次。

百日身轻润泽;一年发白变黑;二年,齿落再生;五年,八十老翁变为儿童也。』这个故事说明,菊花能使人健康长寿。

44372c4642e3a6f49f9042a2ed6aff4f.jpg

菊花的4个功能主治

本品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长于疏散风热,故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桑叶、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

本品功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多与桑叶、决明子、龙胆草、夏枯草等同用,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若肝肾不足,目暗昏花,又常配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共收滋补肝肾、益阴明目之功。

e4fd83a6ea20c5e4fbf0b10f00085aa9.jpg

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热平肝,故与石决明、珍珠母、牛膝等同用,可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配羚羊角、钩藤、白芍等同用,可用治痉厥抽搐实肝风证,如羚角钩藤汤。

本品甘寒益阴,清热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疮肿毒,常配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

菊花的4个常见配伍

b7a96e71161b8a3454b5c3ae39401ca1.jpg

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加上胖大海后,针对慢性咽炎引起的异物感有更强的效果,对声音嘶哑也有一定的作用。

苦杏仁是中医常用的止咳药,也可润肠通便,针对有痰、咳嗽的人。可先打碎煎煮10分钟,也可碾碎冲服。每次用量3-5克。苦杏仁不宜长期服用,且婴幼儿慎用。

注意:这里提到的苦杏仁是一种中药,而我们常常吃的零食是甜杏仁。

枸杞口感佳,且枸杞子滋养肝肾,益精明目,两者泡水服用,适合长期用眼过度的人群。

2892b0642f25c8a77f696b69d14337ce.jpg

山楂能够健脾开胃、消食化滞,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功效,与菊花配伍,有助于消脂降压,肥胖症或者高血压的患者可以多饮用。

不能喝菊花茶的5类人

菊花茶性寒、味甘,有极好的祛除火气之效,但孕妇自身免疫力低下、脾胃较为虚弱,食用菊花茶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肚疼腹泻等症状,不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

寒性体质者畏寒怕冷、身体孱弱、脾胃虚弱、免疫力低下,即使夏季也会有手脚冰凉、腹泻肠胃不适等症状,菊花茶性寒,只会加重其症状,对健康不利。

小孩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阳气正当时,喝菊花茶有削减阳气之效,最好禁止食用。

34446e36044839a3f7e869b8a1c96ff5.jpg

一般情况下,伤寒感冒者都是因为着凉引起的,而菊花茶的属性决定此种感冒患者不适合喝,另外,感冒并伴有咽喉炎者更加不能喝菊花茶了。

因为菊花茶有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咽喉炎症的作用,延缓患者复原的时间、降低复原的质量。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人会对菊花茶过敏,如果喝了菊花茶就会引起皮肤红肿、红疹等过敏现象。所以那些过敏体质的人喝菊花茶反而会有副作用,对自己的健康不利。

龚秋 發表於 2025-4-15 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菊花茶之宜忌:从《本草纲目》看体质与药性的辩证关系

《本草纲目》所载王子乔服菊得道之事,虽具传奇色彩,然其揭示菊花"体轻达表,气清上浮"之性,诚为的论。菊花禀秋金肃杀之气,其味甘微苦,其性微寒,确具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然凡药皆有其偏性,偏性即为毒性,故《内经》有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用药之道,首重辨证。今就菊花茶之禁忌,析其理法如下:

一、孕妇当慎。女子妊娠期间,气血聚以养胎,脾胃功能常有不足。菊花性寒,易伤中阳。《妇人大全良方》明言:"胎前宜凉,然不可过用寒滑。"若素体阳虚之孕妇,过服菊花茶,恐致脾阳不振,运化失职,轻则脘痞纳呆,重则腹痛泄泻,甚者可能影响胎元。故孕期饮用,当佐以生姜、大枣等温中健脾之品,以制其寒性。

二、阳虚体质者忌用。此类人群多见面色㿠白、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等症,乃阳气不足之象。《景岳全书》曰:"阳虚者,宜补而兼暖。"菊花寒凉之性,若单味久服,犹如雪上加霜,更损阳气。临床常见此类患者误服凉茶后,出现腹泻加剧、四肢逆冷等阳衰症状。若确需服用,当配伍黄芪、党参等甘温之品。

三、脾胃虚寒者不宜。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喜燥恶湿。《脾胃论》指出:"脾胃不足,阳气不能生长。"菊花寒凉之性,易伤脾胃阳气,导致运化失常。此类患者饮用后常见胃脘冷痛、食欲减退、大便溏泄等症。若欲用之,可仿东垣之法,佐以白术、茯苓等健脾渗湿药物。

四、外感风寒者禁用。菊花虽善治风热表证,然对风寒外感则非所宜。《伤寒论》明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等风寒表证,误用菊花反致表邪冰伏,病程迁延。当以辛温解表为法,选用荆芥、防风等药。

五、幼儿慎用。小儿乃纯阳之体,生机蓬勃,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药证直诀》强调:"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菊花寒凉之性,恐伤小儿生生之气。除非确属风热证候,且需严格掌握剂量,否则不宜常规饮用。

至于现代常见之慢性咽炎、高血压等症,虽可用菊花配伍胖大海、山楂等药,然仍需辨证施治。如咽痛属虚火上炎者,当加玄参、麦冬;高血压属肝肾阴虚者,宜配枸杞、熟地。此即《医学心悟》"药贵中病,不可过剂"之谓也。

要之,菊花虽为养生佳品,然其性寒凉,必须因人制宜。古人云:"三分治病,七分养。"饮茶之道,不在跟风逐流,而在明辨体质。建议饮用前咨询专业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辨明体质寒热虚实,方可达到"阴平阳秘"之养生境界。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