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722|回復: 1

[中医理论] 放屁、嗳气,或是胆囊有问题

[複製鏈接]
药膳门 發表於 2018-4-13 09: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胆汁分泌不够引起消化不良

『出现胆囊炎时,胆汁的浓缩和排泄出现障碍,胆汁分泌减少,可以引起胰酶活性下降,脂肪消化吸收受到影响,因而容易有胀气、嗳气、放屁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

两个方法缓解胆囊不适

如果只是单纯腹胀和嗳气,同时还会伴有上腹疼痛、肩部和背部难受等,基本是胆囊引起的;

如果腹胀和嗳气同时伴有反酸、恶心等,则一般是胃引起的,饮食中摄入酸、辣过多可成为诱因。

毛华表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是引起胆囊炎最常见的原因,要治疗胆囊疾病,可以先用内科办法进行保守治疗。胆囊最怕油腻食物

胆囊出问题易带来不适,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胆囊呢?

毛华表示,胆囊最怕遇到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因为油炸等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胆囊收缩,不仅会加重炎症还会引起胆囊的疼痛。

广义成在 發表於 2025-4-15 1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胆囊功能失调与气机失和辨治纲要》

(按:患者所述"77376"疑为医学编码,然查证未果,姑且存疑待考)

一、胆汁运化失司病机探微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腑不仅主决断,其贮藏排泄胆汁之功尤关枢要。今人腹胀嗳噫、矢气频作,实乃胆失疏泄之候。胆气郁而不达,则胆汁浓缩排泄受阻,诚如《医宗金鉴》所言:"胆热则汁厚而浊。"胆汁既亏,胰酶活性随之衰减,脂质难以腐熟,此即《黄帝内经》"中焦如沤"功能失职之象。

二、胆胃同病鉴别要诀
1. 胆腑证候:必见右胁胀痛引及肩背,其痛多随情志波动,食油腻则剧。此乃足少阳经气不利,当参《伤寒论》少阳病"胸胁苦满"之旨。
2. 胃腑证候:必伴吞酸嘈杂、恶心呕逆,多因饮食不节触发。正如《景岳全书》所云:"酸者,肝木之味也,胃非肝家,何以酸?"示肝胃不和之机。

三、调治大法
(一)饮食禁忌
首当戒绝肥甘厚味,《千金要方》早有明训:"膏粱之变,足生大疔。"现代医学证实高脂饮食可致胆囊剧烈收缩,诱发胆绞痛。建议采用"三低饮食法":低脂(每日<40g)、低胆固醇(每日<300mg)、低刺激性。

(二)药膳调理
1. 茵陈粥:取茵陈30g、粳米50g,先煎茵陈取汁煮粥。此方本于《食医心镜》,能利胆退黄。
2. 金钱草茶:金钱草20g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此物《本草纲目拾遗》谓其"治黄疸臌胀"。

(三)导引之术
可习"胆经导引法":每日丑时(1-3点)醒时,以掌根循胁肋部足少阳经走向推按36次,继以点按期门、日月诸穴。此法源出《诸病源候论》,有疏瀹胆气之效。

四、预后调摄
若见持续性右上腹痛伴发热,或目黄身黄,当警惕急性胆系感染,须立即就医。慢性患者可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囊壁变化。切记《养生论》"慎起居,节饮食"之训,保持情志畅达,方为根本之计。

(按:现代医学所谓胆囊息肉、结石等,可参照中医"胆胀""胁痛"辨证论治,然具体诊疗仍需经专业医师四诊合参)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