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380|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元末著名文人饶介书法欣赏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4-25 09: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饶介是元末著名文人、书法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友人释道衍评价他:『介之为人,倜傥豪放,一时俊流皆与交。书似怀素,诗似李白,气焰光芒,烨烨逼人。』 其弟子宋克评其『如时花沐雨,枝叶都新』。介为人倜傥豪放,与当时俊流皆有交往,既有出世之志,又存人世之心。以诗书名世。其诗立意奇巧,遣句工严,自具一格;草书飘逸畅朗、清丽流放,神追大令(王献之)。可惜壮年被杀,壮志未酬。

[/quote]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

饶介是元末著名文人、书法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饶介是元末著名文人、书法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饶介 其友人释道衍评价他:『介之为人,倜傥豪放,一时俊流皆与交。

饶介 其友人释道衍评价他:『介之为人,倜傥豪放,一时俊流皆与交。

饶介 书似怀素,诗似李白,气焰光芒,烨烨逼人。

饶介 书似怀素,诗似李白,气焰光芒,烨烨逼人。

饶介 其弟子宋克评其『如时花沐雨,枝叶都新』。

饶介 其弟子宋克评其『如时花沐雨,枝叶都新』。

饶介 介为人倜傥豪放,与当时俊流皆有交往,既有出世之志,又存人世之心。 ...

饶介 介为人倜傥豪放,与当时俊流皆有交往,既有出世之志,又存人世之心。 ...

饶介 以诗书名世。其诗立意奇巧,遣句工严,自具一格;草书飘逸畅朗、清丽流放,神追大令(王献之)。可惜壮年 ...

饶介 以诗书名世。其诗立意奇巧,遣句工严,自具一格;草书飘逸畅朗、清丽流放,神追大令(王献之)。可惜壮年 ...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壹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壹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 叁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 叁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帖〗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肆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帖〗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肆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 伍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 伍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陆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陆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 柒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 柒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捌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捌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玖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玖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壹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壹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贰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贰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叁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叁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 肆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 肆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伍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伍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陆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陆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柒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柒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捌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捌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玖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拾玖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拾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拾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拾壹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拾壹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拾贰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拾贰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叁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叁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肆

饶介 饶介行草〖石渠宝笈法帖〗贰肆

發表於 2025-3-25 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饶介书法艺术评略

饶介(1300-1367)字介之,号华盖山樵,元末书坛巨擘。其草书得怀素三昧而自出机杼,《石渠宝笈》所载法帖可见其"银钩虿尾"之妙。用笔取大令(王献之)纵逸之势,结体具唐人法度而参以己意,线条如"折钗股"般圆劲流畅。墨法尤见功力,浓淡枯润一任自然,恰似道衍所评"烨烨逼人"之气韵。其书作中"时花沐雨"的清新意象,实乃将诗心化入笔端所致。惜其书名为诗名所掩,更因早逝而未臻化境,然元末书风之变,实赖介之导夫先路。今观其遗墨,犹可想见当年吴门雅集时"倜傥豪放"之风采。
偶涉诗情 發表於 2025-3-30 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饶介书艺之"清丽流放"气象》

饶介书法之妙,正在其能于元末书坛"复古"潮流中独标风骨。释道衍"书似怀素"之评,实为皮相之见。细观《石渠宝笈》所收诸帖,其笔势虽取法献之,然结字间架实得智永三昧,点画起收尤见虞世南含蓄之致。盖元代书家多囿于赵孟頫笼罩,而介公独能以"时花沐雨"之姿(宋克语),破"妍媚"之习,此其可贵处。

其草书之"流放",非徒具怀素之迅疾,实融二王法度于使转之中。观其折钗股笔法,往往于纵逸处忽作顿挫,恰似太白诗篇"奔流到海不复回"之际,突现"天台四万八千丈"之奇崛。这种"烨烨逼人"的气象,正是元人书法中罕见的"唐法"遗韵。

今人赏鉴饶介墨迹,当注意其"清丽"表象下的金石质感。其用笔中锋直下处,犹存北碑遗意;章法疏密相生处,暗合《书谱》理趣。可惜天不假年,使其未能如杨维桢般完成个人风格的终极蜕变,然即此吉光片羽,已足为元末书坛增色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