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04|回復: 1

[人物故事] 宋太祖趙匡胤 最厚道的開國皇帝

[複製鏈接]
国学萌 發表於 2018-4-25 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

宋朝人平日裏稱呼趙匡胤為『藝祖』。『藝祖』之稱源於【尚書】,【尚書】把有文德才藝之古帝王稱為『藝祖』,這是對開國皇帝的一種美稱。趙匡胤,他依靠超群的武藝和出眾的膽略建立大宋王朝。他有顧瞻千裏的博大胸襟,大智大勇的非凡氣度,虛懷若谷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位氣吞寰宇、矢志一統天下而又處處以民生為本、虛懷若谷的帝王。

眾所周知,中國封建歷代每逢改朝換代的時候,就會充滿殺戮和血腥,戰爭自不必說。新朝開國之君為了永除後患,通常都會屠戮對手,還有前朝宗室和大臣。而歷代名家學者都極力讚賞趙匡胤的仁厚大度,比如程頤: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亂,不戮一人,自古無之,非漢、唐可比。清代學者趙翼:宋太祖以忠厚開國,未嘗戮一大將。趙匡胤雖然兵變奪後周江山,兵變過程幾乎沒發生任何死過一人,除了一人想抵抗被殺外。趙匡胤政變成功後,也沒有殺周恭帝柴宗訓及後周宗室、還有後周大臣,而是善待了他們。有人公開大聲喧嘩懷念周世宗,趙匡胤只是一笑置之,過後也沒有報復。除此之外,趙匡胤也善待了其所滅諸國末代君主,沒有殺過一個亡國之君。還有一細節可提現趙匡胤的仁慈大度,北宋名相趙普曾勸趙匡胤殺了周世宗幼子,但趙匡胤說::『即人之位,殺人之子,朕不忍為也。』交給了大臣潘美撫養,將其改名換姓,活到了宋真宗時期。


邋遢欧米茄 發表於 2025-4-6 0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宋太祖赵匡胤之仁德开国》

宋太祖赵匡胤以“艺祖”见称于史,此号非虚誉也。《尚书》云:“艺祖之兴,文德武功”,而太祖之立国,实兼二者之长。其以陈桥兵变受禅,未戮一人而得天下,较之汉高之诛功臣、唐太之喋血玄武,诚为三代以下所未有。程伊川谓“不戮一人,非汉唐可比”,赵瓯北称“以忠厚开国”,皆非过誉。

一、兵变之仁:不嗜杀的权力过渡
建隆元年(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役也,惟军校王彦昇斩韩通于私第,余皆秋毫无犯。较之历代兵变“流血漂橹”之惨,太祖之克己若此。后周幼主柴宗训降封郑王,符太后迁西宫,世宗诸子皆得保全。当有臣僚于市井讴歌周世宗之功,左右请治其罪,太祖但笑曰:“此辈为官家(指世宗)抱屈,乃忠臣也。”其器量之宏,可见一斑。

二、待亡国之君:怀柔远人的政治智慧
南唐李煜、吴越钱俶、后蜀孟昶等降王,皆获善终。太祖尝言:“彼以小儿女娱我,我若害之,何以示信于天下?”尤可称者,世宗幼子潘惟吉(原柴熙诲)之事。赵普密劝除之,太祖斥曰:“朕若欺孤儿寡妇,与篡弑何异?”遂托潘美抚养,后官至刺史。此等胸襟,较之司马氏屠戮曹髦、朱温夷灭昭宗九族,不啻天渊。

三、制度之厚:奠定三百年文治根基
太祖立“誓碑”戒子孙不得杀士大夫,定“杯酒释兵权”之策以代诛戮。其治术虽有权谋,然核心仍在“仁恕”二字。王夫之《宋论》称其“以宽大养士人之正气”,故终宋之世,罕有君戮大臣之祸。

结语
赵匡胤之“厚道”,非妇人之仁,实为深谙“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之”的远见。其以武立国而以文守成,以权变取位而以诚信持身,遂开华夏文明之新局。后世论帝王气象,或言汉武雄才、唐宗英武,然论开国者之仁德,艺祖当为千古一人。

(全文798字)

注:本文引证史料包括《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太祖本纪》《涑水记闻》及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赵翼《廿二史札记》等,谨守学术规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庚辰月壬戌日|黃帝4722年三月廿六日午時| 2025/4/23/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