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73|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唐代工人的书法,放在现在如何?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4-26 09: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生活在唐朝,要是不懂书法,估计是很没有面子的。

谁让王羲之的头号真爱粉李世民就是唐代的皇帝呢,唐太宗追起星来简直是连自己都怕呀。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看到王羲之的作品

我们看过的太多唐代书法家的作品,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好奇普通人写得字怎么样?

很可惜,在那样的年代,您要是没有一官半职想把作品保存至今简直天方夜谭!

昭陵碑林里的一个孔颖达碑座,注意是碑座,填补了这个空缺。

唐代孔颖达碑座

唐代孔颖达碑座

榫口两侧均有刻字

孔颖达碑座之所以特殊于其他碑座,是因为其榫口两侧均有刻字,左侧18字,右侧22字。

唐代工人的书法『凌乱』

唐代工人的书法『凌乱』

孔颖达的碑座

所有刻字大小不等,风格不一,布局零乱,随意镌刻,甚至有的字还是半成品,只有一撇或一捺,显然是刻工率意而为。

唐代工人的书法

唐代工人的书法

且字均刻在榫口两侧,当碑身竖起,刻字均被碑身压住,丝毫不被世人所见。

12ab93d7dd5b3ef7c500d0c0b093840e.gif

孔颖达是谁?搁今天可就是教育部部长呀!

在他的墓碑上刻字不是找死么?经过推测,这群『找死的人』应该就是当时刻碑的工人闲暇之余留下的作品。

这些刻字,楷书有欧(欧阳询)虞(虞世南)风格,或严谨工整、平实端庄,或笔势舒展、自然平和。

唐代工人的书法『怀』

唐代工人的书法『怀』

行、草俱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气韵,笔势秀婉含蓄,潇洒飘逸。

唐代工人的书法『施』

唐代工人的书法『施』

你觉得唐代普通工人的书法,搁今天算什么水平?

无端 發表於 2025-4-12 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唐代工匠书法遗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定位

关于昭陵孔颖达碑座刻字的讨论,实为窥探唐代民间书法生态的重要窗口。这批刻工遗墨虽属率性之作,却折射出唐代书法普及的深度与高度,其价值可从三个维度进行专业剖析:

一、历史语境下的书法普及性
唐代"以书取士"制度推动了书法教育的全民化。《新唐书·选举志》载"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可见书法素养已渗透至工匠阶层。碑座刻字中显现的欧虞笔意与二王气韵,恰是当时官方书风民间化的实证。这种非自觉的艺术表达,比之后世文人刻意摹古更显珍贵。

二、非自觉创作的艺术特质
刻工在隐蔽处留下的40字,呈现出三种典型唐代书风:
1. 楷书系统:结字方整者得欧阳询《九成宫》之骨力,笔势舒展者具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之温润
2. 行草系统:连带处可见《集王圣教序》的使转规律,单字结构暗合《兰亭序》的欹侧之势
3. 未完成笔画:暴露刻凿过程的运动轨迹,为研究唐代金石工艺提供活态样本

三、当代书法参照系中的定位
若以现行书法等级标准衡量:
技法层面:相当于专业院校三年级临摹水平
创作意识:达到省级书法展览的民间作品层次
历史价值:堪比敦煌写经中的精品文书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刻字在空间压迫下的布局处理(榫口平均宽度仅8厘米),展现出工匠对书写空间的应变能力,此种"限制性创作"的智慧,对当代书法创作仍具启示意义。

结语:
唐代工匠的书法遗存,本质是书法文化深度社会化产生的"生态标本"。其价值不在与名家法书争衡,而在于证明了一个伟大书法时代的真实底色——当无名匠人随手刻划皆含法度,恰是"盛唐气象"在艺术领域最生动的注脚。今日书坛观之,除却技法的品评,更应思考艺术普及与精英创作之间的辩证关系。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