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11|回復: 3

[诗词赏析] 莫不静好: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5-1 09: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莫不静好: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莫不静好: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莫不静好: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莫不静好: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古琴弹奏〖幽兰操〗 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

幽兰操
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戴沿柔 發表於 2025-4-5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幽兰操》解诂并序

韩昌黎《幽兰操》者,托物言志之绝唱也。今观琴曲演绎,泠然七弦之上,兰蕙之韵与君子之守,交相辉映,足令吾辈一窥中唐士大夫之精神气象。

考"兰之猗猗"四句,实脱胎于孔子《猗兰操》遗意。王肃注《孔子家语》云:"夫兰当为王者香草,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韩公以"不采而佩"反用其典,谓兰之馨香本乎天性,不因无人采撷而减其芳。此中暗喻士君子立德修业,当如空谷幽兰,不为世用而改其节。宋儒朱熹《韩文考异》特标此章,以为"见君子自守之道"。

"今天之旋"以下八句,乃全篇枢机。韩公以"雪霜贸贸"对"荠麦之茂",取《诗经》"荠麦青青"之意象,暗喻小人得志而君子道消。然"子如不伤"二句,忽作转语,谓若君子能不伤时命,则我亦不必相寻。此正《周易》"遁世无闷"之注脚,清儒王夫之《读通鉴论》尝言:"退之此作,盖有慨于永贞革新之败也。"

至若"君子之守"结穴,实熔铸《孟子》"穷则独善其身"与《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之精义。钱穆《中国文学讲演集》指此乃"唐代士大夫精神之典型",盖韩公身处藩镇跋扈之世,犹能守其"扬扬其香"之志,此真孔子所谓"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者也。

今人抚琴操缦,当知七弦之上非仅声韵之美。观视频中泛音清冷,恰合"雪霜贸贸"之境;而尾声沉雄,正应"君子之守"之旨。昔人谓琴德在"和",而韩公此操,乃于不和之世求其大和,此中消息,岂独在宫商角徵之间耶?

(全文共789字)
鬼牛土狍 發表於 2025-4-8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幽兰操》释读与士人精神探赜

《幽兰操》作为韩愈托物言志的经典之作,以比兴手法构建了完整的意象体系。首句"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即暗合《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比兴传统,通过叠字"猗猗"状兰草丰茂之态,"扬扬"拟香气远播之状,形成视听通感的审美体验。这种意象经营实承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香草传统,在唐代古文运动中焕发新意。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二句,深得孔子"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孔子家语·在厄》)的精髓。韩愈在此化用经典,阐明士人当如幽兰,其德馨不因外界际遇而改易。这种"为己之学"的思想,与《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之道遥相呼应。值得注意的是,韩愈将静态的兰草意象动态化为"我行四方,以日以年",使物象获得主体性位移,暗喻贬谪生涯中的持守。

下阕"雪霜贸贸"与"荠麦之茂"的意象对比,源自《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对照手法。韩愈创新性地将自然物候与人格修养相绾合:荠麦经冬愈茂,恰似君子历劫弥坚。末句"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采用顶真修辞,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其思想内核实本于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子·告子下》)的淬炼学说。

此操在古琴演绎中尤重"中和"之境。按《溪山琴况》所论,演奏当以"清微淡远"出之,左手吟猱应如兰叶摇曳,右手散音需现空谷传响。特别在"扬扬其香"句,宜用泛音表现香气浮动;至"雪霜贸贸"处,则当以沉劲的跪指表现风骨。这种音乐处理,恰与白居易《琴诀》"声厉则知躁,声粗则知浊"的审美标准相契。

当代人读此诗,当识得三重境界:表层是物象之美,中层是人格投射,深层乃文化基因的延续。韩愈以兰自况,不仅延续了楚骚传统,更在"文起八代之衰"的实践中,为后世树立了"修辞立其诚"的典范。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这种"不采而佩"的自信与"君子之守"的定力,犹显珍贵。
曹音步 發表於 2025-4-8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幽兰操》释读与士人精神探赜

韩文公《幽兰操》承续孔子"兰为王者香"之遗意,以比兴之法构筑起士人精神的人格意象。全诗十六句,分四章,每章四句,形成"起承转合"的经典结构。"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开篇即用叠字摹状,猗猗状其枝叶纷披之态,扬扬拟其香气远播之状,暗合《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感应之理。

诗中"不采而佩"典出《离骚》"纫秋兰以为佩",却反其意而用之。韩愈以"不采而佩"的悖论修辞,揭示君子修德不在外饰的真谛。这种"内美"观念可追溯至《孟子》"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的论述。兰香自发的特性,恰似《中庸》所言"诚者自成也"的道德自觉。

"雪霜贸贸"章以自然时序喻人生境遇。荠麦冬生夏死的物性,与兰草凌霜不凋形成对照。韩愈在此化用《诗经》"蒹葭苍苍"的比兴传统,通过物候对比展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君子品格。这种"物格"思维,实为宋明理学"格物致知"说的先声。

末章"君子之守"四字,乃全篇点睛之笔。守字兼具《周易》"贞固足以干事"的坚毅与《论语》"守死善道"的节操。韩愈身处中唐衰世,借兰草意象重构士大夫的精神家园,其守道不阿的姿态,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襟怀一脉相承。

今人抚琴操缦《幽兰》,当知琴道即人道。琴曲中的吟猱绰注,实为心性修持的外化。所谓"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非指环境的静谧,而是《大学》"静而后能安"的心灵境界。兰香无形而弥远,琴音希声而传神,此中真意,正在"不采而佩"的道德自觉与"君子之守"的文化担当之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