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26|回復: 1

[中药大全] 【辛温解表】—鹅不食草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5-12 22: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

【中药名】鹅不食草


【别名】石胡荽、地胡椒、三芽戟、鸡肠草、野园荽、通天窍


菊科天胡荽属植一年生小草本,高5-500px。茎纤细,多分枝,基部匍匐,着地后易生根,无毛或略具细绵毛。叶互生;无柄;叶片楔状倒披针形,长7-20mm,宽3-5mm,先端钝,边缘不规则的疏齿,无毛,或下面稍有细毛。其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止痒等功效。


因为它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但药力较弱,一般风寒感冒较少选用。因其长于通鼻窍,故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头痛者,可与细辛、白芷、苍耳子等药配伍。


另外鹅不食草还能化痰、止咳、平喘,因性偏辛温,治疗咳嗽痰多,较宜于寒痰所致者。可配伍麻黄、细辛、百部等药。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鹅不食草是可以抗过敏的。经常过敏的人可以适量的喝鹅不食草煎的水。

刘嘉玲好 發表於 2025-4-7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鹅不食草之辛温解表功用及临床应用》

鹅不食草者,乃菊科天胡荽属草本植物,其性辛温,归肺经,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咳解毒之效。此药虽为寻常小草,然其药用价值颇堪玩味,今试析其理法如下:

一、性味归经与基本功效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辛能行散,温可祛寒,专入肺经。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故其功效益显于上焦。考《本草纲目》载其"通九窍,利鼻息",正合其性。其别名"通天窍"者,盖谓其善通鼻塞之功。然其发散之力较麻黄、桂枝为弱,故张景岳《本草正》谓其"力薄气轻",宜作辅佐之品。

二、临床应用精要
1. 鼻窍不通之证
此物尤擅治鼻渊脑漏,凡风寒袭肺所致鼻塞流涕、头痛目眩者,可与白芷、辛夷、苍耳子相须为用。近代研究证实,其挥发油能刺激鼻黏膜,促进分泌物排出,此即古人"通窍"之谓。然须注意,阴虚血热者慎用,恐其辛温助火。

2. 咳喘痰饮之候
其化痰止咳之效,尤宜寒痰壅肺之证。配伍麻黄、细辛,可增强温肺化饮之效;佐以百部,则润燥相济。临床见咳嗽痰白、喉痒气逆者,用之最宜。然若见痰黄黏稠、口渴咽痛之热证,则非所宜。

三、特殊功用阐微
其抗过敏之效,实源于"祛风止痒"之功。风邪客表则痒,此物辛温走表,能祛风邪。现代药理证实其含有的倍半萜内酯类成分确有抗组胺作用。然使用时当辨明病因,若属血虚风燥之过敏,则需配伍养血润燥之品。

四、用法用量考辨
内服煎汤,以3-9g为宜,过量恐伤胃气。外用可捣敷或研末搐鼻,治疮疡湿疹。昔贤有云:"用药如用兵",此物药力虽缓,然配伍得宜,亦能建奇功。如《医宗金鉴》治鼻渊方中,即与辛夷、薄荷同用,取其轻清上扬之性。

结语:
鹅不食草乃解表药中轻清之品,善治肺窍诸疾。然今人用药,多求速效,往往忽视此类平和之药。须知"王道无近功",治病当循渐进之理。学者当明其性味,审证施用,方能尽显其妙。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