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37|回復: 0

[医药临床] 蒲公英白鲜皮治肛周湿疹

[複製鏈接]
胡佑志 發表於 2018-5-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肛周湿疹多数发于肛周,或蔓延至臀部及会阴部,肛周瘙痒难忍,伴皮肤红斑、苔藓样变等,采用蒲公英白鲜皮煎汤坐浴治肛周湿疹疗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处方:蒲公英30g,白鲜皮20g,乌梅、明矾、苦楝皮、土槿皮各10g。

用法:上药加水800ml,煎煮至250ml,冷却后,兑入温开水1500ml,坐浴。每日坐浴1次,每次15分钟,连续坐浴2周。

上方中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蒲公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二者配伍共奏祛湿清热之功;土槿皮、苦楝皮解毒杀虫、收敛燥湿止痒,三药共为佐药,止痒。乌梅与其他药物合用,消肿止痒,故取得疗效。(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姚家村卫生所)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龙圭 發表於 2025-4-3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蒲公英白鲜皮方治疗肛周湿疹之浅析》

肛周湿疹乃临床常见顽疾,其病机多由湿热蕴结、风邪袭表所致。观此方组方精当,配伍严谨,深合中医"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之治疗大法,实为外治良方。

方中君药白鲜皮,性味苦寒,《本草纲目》载其"主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尤善清下焦湿热。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所含白鲜碱等成分确有显著抗炎止痒之效。臣以蒲公英,其性甘寒,既能清热解毒,又可利湿通淋,《本草备要》谓其"化热毒,消肿核",与白鲜皮相须为用,共奏清热利湿之功。佐使诸药各有所长:苦楝皮、土槿皮皆具杀虫止痒之效,其中土槿皮更含土荆皮酸等成分,对表皮癣菌抑制作用显著;乌梅酸收敛湿,《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鞣质成分可减少渗出;明矾燥湿解毒,古方常用之治疗湿疹疮疡。诸药合用,湿热得清,风邪得散,瘙痒自止。

此方之妙,尤在用法。煎汤坐浴之法,使药力直达病所,既避口服苦寒伤胃之弊,又借水温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然需注意者有三:一则煎煮时间不宜过短,当以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二则水温须控制在40℃左右,过热反助湿热;三则疗程需足,湿疹缠绵,非旦夕可愈。

临床运用时,当辨证加减:若渗液较多,可加苍术、黄柏增强燥湿之力;夜间痒甚者,酌加夜交藤、珍珠母以安神止痒。另须嘱患者忌食辛辣发物,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要之,此方组方有据,疗效可靠,然中医治病首重辨证。湿疹一证,虽有湿热为患之共性,然体质有阴阳之异,病邪有兼夹之别,故患者仍需经专业医师诊察后施用,切勿拘泥成方,方为善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