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83|回復: 1

[音韵学] 声律启蒙:九佳(二)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5-20 14: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声律启蒙:九佳,丰对俭,等对差

声律启蒙:九佳,丰对俭,等对差

朗诵者:燕敏,燕赵女子,小学教师,喜欢文学创作,犹喜古诗词。作品散见于各大微刊。

友情客串:郭禹含小朋友。

声律启蒙 九佳(二)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①。
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②。
挑荠女,采莲娃③,菊径对苔阶。
诗成对六义备,乐奏八音谐④。
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⑤。
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
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注释】

①荆钗:用荆棘的刺做成的头饰,贫家妇女用。钗:头饰的一种,可用来簪住头发。

②行:行列。鱼阵:为鱼丽之阵的简称,古代兵法中一种车战的阵势。根据〖左传〗桓公五年杜预的注解,是用25辆战车斜排在前面,后面的步兵五人一组排在正面和战车之间的空隙处。此处只用其字面上意义。榆塞:边塞的通称。

③荠:一种野菜,古人多在春天采摘食用,味道甘美。娃:女子的通称。

④六义:据〖诗经〗的〖大序〗说,诗的『六义』为风、雅、颂、赋、比、兴。前面的三种为诗歌的体裁,即国风(各国的民间歌谣)、大雅和小雅(周王朝王都的歌)、颂歌(庙堂祭祀用的乐歌);后面三种为诗歌表现的艺术手法,即铺叙其事、借物比喻、借他物以起兴。八音:古代的八种乐器,即金(钟)、石(磐,一种石制的敲击乐器)、丝(弦乐器,如琴、瑟之类)、竹(管乐器,如萧、笛之类)、匏(笙、竽之类)、土(埙,一种用陶土烧制而成的吹奏乐器,大小似鹅蛋,形状像中空的秤锤,上尖下平,顶上一孔为吹奏孔,前四孔后二孔可用于指按住或放开发出不同的乐音)、革(鼓)、木(柷、敔等木制打击乐器。(zhù)柷:其形像四方形的木桶。(yǔ)敔:其形像一只伏着的老虎)。谐:和谐。

⑤郑声:春秋时郑国的歌谣。儒家认为郑国的歌谣追求享乐太过分,扰乱了正统的音乐,要除去这不正道的歌谣,所以〖论语•卫灵公〗说『郑声淫』,〖论语•阳货〗说它『乱雅乐』,〖论语•卫灵公〗则说要『放郑声』。哇:指乐声十分靡曼。

yulinfeng 發表於 2025-4-2 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声律启蒙》九佳(二)析义与审美旨趣

《声律启蒙》作为传统蒙学经典,其九佳(二)章以精妙的声韵对仗构建了丰富的文化意象体系。本文将从文本结构、文化内涵及声韵特征三方面进行解析。

一、对仗的二元结构
本章严格遵循"一字对"到"十一字对"的递进式训练体系。"丰对俭"属概念对立,"雁行对鱼阵"为自然意象对,"挑荠女对采莲娃"乃人物活动对。尤其"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一联,通过历史典故(秦法)与音乐批评(郑声)的并置,形成时空交错的审美张力。这种对仗不仅训练语言能力,更暗含阴阳平衡的哲学思维。

二、文化符号的深层意蕴
1. 服饰符号:"布袄荆钗"出自《列女传》,其审美价值在于以简素为美,与儒家"安贫乐道"思想相通。
2. 军事意象:"鱼阵"源自《左传》车战阵法,此处化武为文,体现"止戈为武"的转化智慧。
3. 诗乐传统:"六义八音"系统包含《诗经》学完整体系,其中"风雅颂"三体与"赋比兴"三法,构成儒家文艺观的核心范式。

三、声韵的教化功能
末联"天欲飞霜"与"云将作雨"运用"平仄仄平"的交替韵律,模拟自然节律。这种声韵训练不仅培养语感,更暗合《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美学思想。童蒙在诵读中,无形接受天人合一的哲学熏陶。

当代传承启示:
1. 教学层面:可结合"挑荠采莲"等生活场景,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教学。
2. 创作启示:"菊径苔阶"的意象组合方式,可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古典养分。
3. 价值传递:通过"秦法郑声"的对比,引导辩证思考法治与文化的关系。

此篇声律训练,实为浓缩的中华文化微型博物馆。在平仄交错间,完成着文明基因的代际传递。当代教育者当如燕敏老师般,以声传情,以文化人,使童蒙在韵律之美中感悟文化之深。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