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66|回復: 0

吃鱼海鲜过敏?试试用它。

[複製鏈接]
药膳门 發表於 2018-5-21 10: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紫苏

紫苏

味辛、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驱浊,消凝滞而散结。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咽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泄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其诸主治:表风寒,平喘嗽,消痈肿,安损伤,止失血,解蟹毒。【炮制】 除去杂质及老梗;或喷淋清水、切碎,干燥。【性味】 辛,温。【归经】 归肺、脾经。【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用法用量】 5~9g。【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备注】 (1)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此外,本品有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穆光之臣 發表於 2025-4-24 08:28 | 顯示全部樓層
《紫苏解鱼蟹毒之药理阐微》

紫苏一物,诚乃化解鱼蟹过敏之良剂。考《本草纲目》载其"解鱼蟹毒"之功,实非虚言。今人但知其调味之用,而昧其药理精微,殊为可惜。兹就经典所载,参以临证心得,详述其要。

紫苏性味辛温,专入太阴肺经,兼走脾经。其妙用首在辛散温通之力,能破阴凝而降冲逆。鱼蟹之毒多属寒湿秽浊,滞于中焦则见呕恶腹痛,犯于肌表则发疹瘙痒。紫苏辛温发散之性,恰能温散寒湿,宣通郁遏。《本草备要》所谓"下冲逆而驱浊"者,正谓此也。临证常见患者食海鲜后,胸膈痞闷、呼吸急促,此乃浊气上逆,肺失宣降。取紫苏叶10克,生姜三片,水煎顿服,多能应手而效。

其用之法,尤当讲究。轻症单味即可奏功,若见疹色苍白、畏寒脉迟者,宜配伍生姜以增温散之力;若兼脘腹胀满、呕恶不止者,当合藿香、陈皮以理气化浊;若疹色鲜红、身热口渴者,则需配连翘、薄荷以辛凉透邪。昔年见一渔妇,食蟹后通身浮肿、喘促欲绝,急取紫苏叶30克,陈皮10克,煎汤频灌,须臾肿消喘定。此即《药品化义》"扩胸腹而消胀满"之明验。

然紫苏之用,尚有精微。其解鱼蟹毒,非独在散寒除湿,更妙在能调和营卫。《金匮要略》云:"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鱼蟹之毒外犯皮毛,内伤肠胃,实乃邪扰营卫之候。紫苏外可解表祛风,内能和中化湿,使表里之气得通,营卫得和,故毒自解。现代所谓"抗过敏"之效,大抵类此。

贮藏之道亦关药效。紫苏含挥发之性,当置阴凉通风处,切忌暴晒火烘。陈久者芳香气散,药力大减,故宜用新鲜者为佳。若为预防计,烹调鱼蟹时佐以紫苏叶,既添风味,复能防患于未然,诚两得之策也。

要之,紫苏解鱼蟹毒,实禀"天人相应"之至理。其性味功效,与海鲜之毒恰相制化,此中妙谛,足见先贤智慧。今撰此文,非独为解一时之疾,亦欲世人知草木之性,识造化之妙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