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90|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最动情的书法!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5-26 14: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唐 周文矩 〖文苑图〗(局部)

唐 周文矩 〖文苑图〗(局部)

唐 周文矩 〖文苑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说:『不依情,不能发笔。』古老而独特的中国书法艺术,尤其注重情感的表现,或忧、思、悲,或恐、喜、怒……也正是因为有『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的情与理的撞击,才使得书法艺术产生出熏人、摄人、勾人的魅力。

下面给大家介绍书法史上最动情的七幅名帖,一起来了解它们背后的情感故事吧!

忏悔之情

王献之〖奉对帖〗

王献之〖奉对帖〗

王献之〖奉对帖〗

释文: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姐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姐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奉对帖〗,读来让人感慨:

新安公主司马道福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妹妹,最初嫁给桓温之子桓济,后来桓济欲篡兵权失败被贬,公主顺势与桓济离婚,央求哥哥把自己改嫁给爱慕已久的王献之,而此时王献之已和表姐郗道茂成亲。郗、献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

王献之并不知漂亮刁蛮的公主已暗恋他很久。简文帝后来找到献之,转达了公主的爱慕之意。献之无法抗拒,但不想抛弃妻子,于是,他用艾草烧伤双脚,声称已残疾,不能娶公主。公主真心喜欢献之,表态说什么都不在乎,今生非他不嫁。

可怜的郗家女只好离开王家,不久便郁郁而终。献之伤心愧疚,至重病将亡时,有人问他这辈子有何得失,言到:『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世说新语·德行〗中有记。

悲愤之情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行草 28.2×72.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璉。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眾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櫬。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饗。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50岁时书。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

颜真卿

颜真卿

季明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颜真卿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局部

〖祭侄文稿〗局部

〖祭侄文稿〗高清

〖祭侄文稿〗高清

通篇波澜起伏

通篇波澜起伏

季明为杲卿第三子

季明为杲卿第三子

爱慕之情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

〖张好好诗〗卷 唐 杜牧书 纸本 行书28.2×16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张好好诗并序。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藉中。后一岁,公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藉中。后二年,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又二岁,余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高阁倚天半,晴江连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暎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下无袖,一声离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引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之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以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小(此字点去)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尊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著作任集贤校理),讽赋期相如。聘之碧玉佩,载以紫云车。洞闲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阳重相见,绰绰为当炉。怪我苦何事,少年生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偶。□□□襟泪,短章聊(下残)

此卷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杜牧的仅存墨迹。张好好是一名歌妓,容颜娇美,才华出众。杜牧的这首五言长诗,就是为她而作。

局部: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局部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局部

杜牧和湖州名妓张好好是在南昌沈传师的府上认识的。当时的杜牧尚未成家,风流倜傥,而张好好美貌聪慧,琴棋书画皆通。参加宴会时两人经常见面,张好好倾慕杜牧的才情,杜牧爱上张好好的色艺双绝。他们湖中泛舟,执手落日,才子佳人,自是无限美好。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沈传师的弟弟也看上了张好好,并很快纳了她为妾。张好好作为沈传师家中的一名家妓,根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杜牧亦官位低微,只好一认落花流水空余恨,就此互相别过。

张好好倾慕杜牧的才情

张好好倾慕杜牧的才情

数年后,杜牧与张好好在洛阳城东酒肆相见,好好当垆卖酒,物是人非,杜牧不胜伤感,遂作此诗。后杜牧在长安抑郁而死,张好好闻之悲痛欲绝,瞒了家人到长安祭拜,想起相爱与别离的万般凄楚,竟自尽于杜牧坟前。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高清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高清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高清局部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高清局部

杜牧尚未成家

杜牧尚未成家

张好好美貌聪慧

张好好美貌聪慧

才子佳人,自是无限美好

才子佳人,自是无限美好

张好好倾慕杜牧的才情

张好好倾慕杜牧的才情

杜牧爱上张好好的色艺双绝

杜牧爱上张好好的色艺双绝

杜牧与张好好在洛阳城东酒肆相见

杜牧与张好好在洛阳城东酒肆相见

杜牧〖张好好诗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手稿,是日常书写,我们从作者不经意的用笔破绽处恰恰可以看见其用笔的端倪。从这一点来说,此作在帖学的学习上远远要比那些间接的碑刻和摹本更真实可信。帖中的字,几乎笔笔都是转笔完成,各种完形的、变形的、残缺的绞转笔法在尽情的舞蹈,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又多了朴实无华之美。

惆怅之情

苏轼〖黄州寒食帖〗

苏轼〖黄州寒食帖〗

苏轼〖黄州寒食帖〗

释文:

自我来黄州 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 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 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 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 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 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 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 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 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 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 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涂穷 死灰吹不起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为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苏轼

苏轼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高清局部: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天下第三行书』

『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四十五岁

苏轼四十五岁

敬仰之情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刻本之首

元至大三年,即西元1310年,赵孟頫时年五十七岁。这年九月,赵孟頫奉诏自吴兴(今浙江湖州)乘舟北上,前往大都(今北京)。船行至浙江南浔,为赵送行的独孤长老拿出一件〖宋拓定武兰亭〗。赵爱不释手,从独孤长老处『乞得』,带去大都。同舟的吴森亦携有〖定武兰亭〗一本。此次北行,赵孟頫在舟中历时一月有余,旅途无事,得以赏玩两本〖定武兰亭〗,并对『独孤本』时时展读、临习,颇有心得,先后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写下十三段跋文,后人称之为〖兰亭序十三跋〗。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选页):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选页)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选页)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壹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壹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贰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贰

〖兰亭十三跋〗不仅是赵孟頫书中之奇品,而且在其书法理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上,也有其真知灼见,值得习书者精心研读。

因此,在了解赵孟頫的书法观方面,〖兰亭十三跋〗亦成为极其重要的书论。

高清局部:

〖兰亭十三跋〗

〖兰亭十三跋〗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刻本之首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刻本之首

赵孟頫时年五十七岁

赵孟頫时年五十七岁

赵孟頫奉诏

赵孟頫奉诏

〖宋拓定武兰亭〗

〖宋拓定武兰亭〗

〖定武兰亭〗

〖定武兰亭〗

赵孟頫在舟中历时一月有余

赵孟頫在舟中历时一月有余

赏玩两本〖定武兰亭〗

赏玩两本〖定武兰亭〗

后人称之为〖兰亭序十三跋〗

后人称之为〖兰亭序十三跋〗

赵孟頫

赵孟頫

附〖兰亭十三跋〗原文:

第一跋:

兰亭帖自定武石刻①既亡,在人间者有数。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然极难辨。又有未损五字者,五字未损,其本尤难得。此盖已损者,独孤长老②送余北行,携以自随。至南浔北,出以见示。因从独孤乞得,携入都。他日来归,与独孤结一重翰墨缘也。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于舟中。独孤名淳朋,天台人。

第二跋:

兰亭帖当宋未度南时,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而真赝始难别矣。王顺伯①,尤延之②诸公,其精识之尤者。於墨色、纸色、肥瘦秾纤之间,分毫不爽。故朱晦翁③跋兰亭谓:『不独议礼如聚讼④』,盖笑之也。然传刻既多,实亦未易定其甲乙。此卷乃致佳本,五字镵损,肥瘦得中。与王子庆⑤所藏赵子固本无异,石本中至宝也。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舟次宝应重题。子昂。

第三跋:

兰亭诚不可忽。世间墨本日亡日少,而识真者盖难。其人既识而藏之,可不宝诸。十八日清河舟中。

第四跋:

河声如吼,终日屏息。非得此卷时时展玩,何以解日。盖日数十舒卷。所得为不少矣。廿二日邳州北题。

第五跋: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①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顷闻吴中北禅主,僧(名正吾,号东屏②)有定武兰亭,是其师晦岩照法师③所藏。从其借观不可。一旦得此,喜不自胜。独孤之与东屏,贤不肖④何如也。廿三日将过吕梁泊舟题。

第六跋: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①,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昨晚宿沛县。廿六日早饭罢题。

第七跋: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廿八日济州南待闸题。

第八跋:

廿九日至济州,遇周景远①新除行台监察御史,自都下来,酌酒于驿亭。人以纸素求书于景远者甚众,而乞余书者坌集,殊不可当。急登舟解缆,乃得休。是晚,至济州北三十里,重展此卷,因题。

第九跋:

东坡①诗云:『天下几人学杜甫②,谁得其皮与其骨。』学兰亭者亦然。黄太史③亦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此意非学书者不知也。十月一日。

第十跋:

大凡石刻虽一石,而墨本辄不同,盖纸有厚薄、麁①细、燥湿,墨有浓淡,用墨有轻重,而刻之肥瘦明暗随之,故兰亭难辨。然真知书法者,一见便当了然,正不在肥瘦明暗之间也。十月二日过安山北寿张书。

第十一跋:

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三日泊舟虎陂,待放闸书。

第十二跋:

余北行三十二日,秋冬之间而多南风,船窗晴暖,时对兰亭,信可乐也。七日书。

第十三跋:

兰亭与丙舍帖①绝相似。

狂喜之情

米芾〖珊瑚帖〗

米芾〖珊瑚帖〗

米芾〖珊瑚帖〗

米芾〖珊瑚帖〗北京故宫博物院

〖珊瑚帖〗是米芾的一件纸本行书信札,纵26.6厘米,横47.1厘米,内容是向别人夸耀自己的收藏。具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略记自己新收到的三件藏品:

1、『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梁代大画家张僧繇画的〖天王图〗,上面有唐代大书法家薛稷的题识,又是宰相阎立本旧藏之物,可谓名品。从乐老先生处原价购到,价格不贵,何等得意!

2、『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谢景温书香世家,三代簪缨。本人官至礼部侍郎、宝文阁大学士、知开封府。他旧藏的〖孔子问礼于老聃之图〗虽不知作者何人,但六朝法绘,系出名门,亦为难得。

3、『珊瑚一枝。』珊瑚生于海底,古人在没有潜水设备的情况下,欲取得一枝,极为困难,故昂贵而稀罕,非一般珍宝可比。米芾此处提到珊瑚,特意加大了字号,写得异常醒目,可见他对此物的重视程度。

米芾

米芾

米芾

第二部分,随笔画出那枝珊瑚,原来是一座『三叉戟』形状的珊瑚笔架!米芾还在笔架的底座旁添注『金座』二字。可以想见,鲜艳欲滴的红珊瑚插在明亮耀眼的金座上,色彩搭配是多么富丽堂皇。

第三部分,画之不足,又为珊瑚笔架题诗一首:『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头一句状物,第二句道其来历。『天支』即皇族。『节相』乃是『节度使』与『使相』二职的合称,指在中央挂有相当于宰相职衔的地方节度使,属于位高权重者流。大宅门旧藏的珊瑚笔架,品位自是超群。因此米芾在三、四两句诗中自愧乏才,拙笔配不上如此珍品。『名表郎官』是宋代礼部郎中的别称,米芾曾膺此职,参与朝廷文秘工作,故曰『当日蒙恩预名表』。『五色笔头花』用南朝江淹『梦笔生花』典故,指杰出的文才。作者的『自谦』手法,更加突出了珊瑚笔架的高贵。

高清局部:

〖珊瑚帖〗

〖珊瑚帖〗

〖珊瑚帖〗是米芾的一件纸本行书信札

〖珊瑚帖〗是米芾的一件纸本行书信札

『收张僧繇〖天王〗

『收张僧繇〖天王〗

『又收景温〖问礼图〗

『又收景温〖问礼图〗

『珊瑚一枝。』

『珊瑚一枝。』

cc2b66cf4ffdb858e534a9bda1ecdce7.jpg

2273765f7f5ca5b5891edbe05bcda86b.jpg

e27625814d2c7f84e0ded8cd9ae1475c.jpg

b810db3b60af0ec569fab0bfbc29fb98.jpg

从书法角度而言,〖珊瑚帖〗也是米芾中年代表性佳作。其笔势放纵,使转灵活,字形参差,布局随意,却丝毫不失传统法度,真正达到了『无意于佳乃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神品境界。

当然,此帖对于研究中国艺术品收藏历史的重要文献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其人、其物、其书、其画,四位一体,小小〖珊瑚帖〗承载了太多的文化信息,称为『国宝』,当之无愧。

悲伤之情

王献之〖不谓帖〗

3f61c081112d3eea62d60fb98945bcd8.jpg

释文:献之白:不谓鄱阳一门,艰故至此。追寻悲惋,益不自胜,奈何奈何。政坐视其灭尽,使人悲熟。赖子高在此,不尔,无可成。献之。

帖文大意为:想不到我家在鄱阳的一支竞困顿到如此境地,追想起来,悲哀得使我无法承受。我是坐视其灭尽,这使我悲伤到了极点。赖子高尚在此,不然的话,此函难成。

这通尺牍是向对方诉说因其家门不幸所带来的巨大悲伤。并非哀悼他人之丧亡。故用词遣句极为悲戚,而且是反复倾诉自己内心的哀恸。

高清局部:

3bf77ac2a13c0f6c9e893776822d3d1b.jpg

db3dda20cafb753ee0435bd2550786cc.jpg

108a9dc948c991305f0b0ccfbd7e0aaa.jpg

书法把蕴藏在个人身心的思想情感,化做了一种有形有色、有节奏、有韵律、有神采、有艺术震撼力的结晶体。

历代书法名家都在其书法作品中不经意地宣泄和抒发他们的情感,流露和张扬他们的性格,自然而然地把书法的基本规律与自身的性情融为一体,使书法的造型风貌和精神内涵达到美的升华!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