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51|回復: 0

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0-3-23 21: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16日 16:03
  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确切性而言,中国养生文化的萌芽大概只能上溯到殷商时代。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证中可以发现,殷商时的人们在生病、分娩时都祈祷祖宗神灵佑助;对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健康状况也不时卜问,进而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以清除不祥。此外,甲骨文中还出现了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之类的记载。

  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壶涿氏掌除水虫”,使水清洁。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当时的史书对养生的记载已经十分具体,例如《左传》就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室起居与健康的关系。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而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长于养生之道。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饣壹而饣曷。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此“知者乐,仁者寿。”(《颜渊》)。《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至于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带有鲜明儒家色彩的独到方法: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

  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余岁,这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带有道教色彩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他所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思想,既反映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也体现了“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特别是老子提出的“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十章)更是涉及到了气功养生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步骤。老子所倡导的上述锻炼原则,在先秦以降的两千多年气功养生史上,曾经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与老子相比,庄子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更为具体、深邃。他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子“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而且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土,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在先秦诸子中堪称是最早对气功导引方法的一种具体而形象的描绘。

  在庄子开创的诸多养生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大概莫过于“心斋”和“坐忘”二法,可以说它们已经涉及到了我国静功养生学的核心问题。

  《庄子·人世间》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坐忘”的概念见于《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战国末年,诸子各家学说出现了相互交融的局面。产生于这一时期而被后世称为“杂家”的《吕氏春秋》一书,在养生学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养生理论也更加专门化。概而言之,《吕氏春秋》的养生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节欲。《吕氏春秋》的作者认为感官欲求乃是人的自然天性,但决不可听任欲望无限膨胀,而必须有所节制。在作者看来,耳目鼻口等感觉器官都是服务于生命整体的,所以“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贵生》)人们的生活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物也者,所以养性也”(《本性》),决不可放纵物欲,以损害身体健康作为享乐的代价。骄奢淫佚的生活不仅是道德的堕落,同时也是健康的大敌。为此,作者在《本生》篇中提出了一条含义深刻的养生格言:“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适度。提出在精神、饮食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均应调节得当、轻重适度。人们要想健康长寿,首先在精神上必须保持平静、安详,避免过度刺激,不受“大喜、大怒、大忧、大哀”(《尽数》)等不良情绪的骚扰;其次,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定时定量,正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同上)对于那些“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的食物,切忌贸然入口;复次,居住环境也要力求做到冷暖、干湿适宜,防止“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的侵袭。

  运动。《吕氏春秋》中首次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蝼”的运动养生观。《尽数》篇中就明确提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拘为聋,处目则为目蔑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疛,处足则为痿为蹷。因此要想去病健身,就必须坚持运动,以便达到开塞通窍,使精气血脉畅流不息的养生目的。

  总之,先秦时期属中国养生文化的滥觞,特别是诸子百家在养生领域中所作的各种大胆探索,更是为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吴晓洋 来源:CCTV.com)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