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07|回復: 0

[講古] 圍魏救韓,孫臏滅龐涓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青禾田讲古 發表於 2018-5-31 13: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桂陵之戰後,魏國雖然有些傷筋動骨,但是底蘊還在,經過幾年的修整後,隨著軍力的慢慢恢復,再次開始對外用兵。

西元前342年,魏國派大軍攻打韓國,韓國不是魏軍的對手,連戰連敗,抵敵不住魏國的進攻,無奈,韓國國君韓昭侯派人向齊國求救。

3358325fcf787d5fbc6a644267db3e77.jpg

齊國君臣接到韓國的求救信號後,開始商議。如果不去救援,那麼韓國抵擋不住魏軍的進攻,或者投降,或者被消滅,這樣都會使魏國更加強大,所以必須救援。但是如果過早得救援,又成了齊國和魏國的決戰,齊國需要直面魏國巔峰狀態的軍隊,即使最後取勝,損失也一定會非常大,另外如果讓韓國從中漁利,一個強大的韓國,同樣不是齊國所想看到的。

最後,在田忌和孫臏的建議下,齊國君臣決定,救是一定要救,但是要晚一點去救。這樣,韓弱而魏疲,對齊國最為有利。

齊國首先安撫韓國,表示要全力救援。韓國得到這個消息,人心振奮,竭盡全力抵擋魏國的入侵。但實力所限,五戰皆敗,國都被圍,隨時有亡國的危險。這時想起,齊國的救兵怎麼還沒來啊?於是韓國國君急忙派人,第二次告急。

齊國君臣感覺時機已到,正式派兵。西元前341年,齊威王派遣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領齊國大軍,救援韓國。

199bef8fbda6f3247fa1b885df9211e8.jpg

齊國軍隊在孫臏的調度下,再次採用『圍魏救韓』的策略,齊軍大隊人馬,直撲魏國都城大樑而去。而且這次的態度更加堅決,擺出一副決戰滅國的架勢。

魏國君臣氣得幾乎吐血。不予理睬吧,齊國人馬來勢洶洶,自己國內空虛,如果真的發生決戰,危險很大;調兵回援吧,辛辛苦苦營造的局勢,再次毀於一旦,一場辛苦,損兵折將、勞民傷財,卻一無所獲。

最終,魏國國君還是咬著牙調回進攻韓國的主力部隊,畢竟自身安全為重。但是魏國君臣也達成共識,必須給齊軍一個血的教訓,爭取一戰將齊國打服,省得總是在關鍵時刻來給自己搗亂。

進攻韓國的軍隊被迅速撤回,重新整編。等軍隊集結完畢,魏惠王派太子申為主帥,龐涓為將軍,率領魏國傾國的精銳人馬10萬之眾,氣勢洶洶向齊軍殺來,準備與齊軍舉行大會戰,誓要將齊國的威脅一次性徹底解決。

此時,齊國的軍隊深入魏國境內,面對含怒而來的魏軍,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據,形式對齊軍非常不利。

c2f5229dde920b37f257f26a2fa11650.jpg

孫臏卻巧妙的利用這種種劣勢,採用『增兵減灶』(這裡只減灶,沒增兵)的計策,營造出齊軍怯戰,軍心已散,大量逃兵出現的架勢。

魏軍在面對齊國軍隊的時候,本來就有心理優勢,屬於驕兵,齊軍又確實在面對魏軍的時候,經常發生怯戰、逃散的事情,所以魏國主將太子申和龐涓,面對齊軍的『減灶』現象,絲毫沒有懷疑,反而認為理所應當。

為了徹底打痛齊國,消滅齊軍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單單嚇跑了就算,魏軍主力人馬,日夜兼程,在齊軍身後緊緊追趕。為了加快速度,同時也因為覺得齊軍已經失去戰鬥力,對魏軍沒有任何威脅,追到後來,太子申和龐涓丟下大量步兵和輜重,只率領輕裝精銳騎兵,飛速追趕。卻不知,再次中了孫臏的誘敵深入之計。

連續追趕三天三夜後,已經影影綽綽能看到齊軍的後軍了,此時,夜幕降臨。龐涓催促人馬,繼續追趕。忽然前方探馬回報,前面大路被亂木碎石擋住去路。龐涓一笑,認為這是齊軍力竭技窮,拖延追兵的時間而已。數萬大軍面前,幾顆砍到的大樹、幾堆亂石,搬開而已,花不了多少時間。

龐涓親自帶領人馬來到被堵住的路旁,指揮人馬搬開路障,準備繼續追擊。突然看到路旁一顆大樹,上面的樹皮被刮掉了一大塊,上面寫著八個大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龐涓見此,大吃一驚,明白中計,但是為時已晚。四面埋伏的齊軍萬箭齊發,魏軍頓時大亂,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龐涓連中數箭,自知智窮兵敗,自身也難以倖免,於是拔劍自殺。

這一切,都是孫臏的計策與安排。

59b342401243a4bc00cb478c2020b232.jpg

齊軍乘勝追擊,接下來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幾近十萬。魏軍的主帥太子申,也被抓住,做了俘虜,害怕受辱,自殺而死。

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再也沒有遠超各國的戰力,相應的,當初屢受魏國侵略的各諸侯國紛紛報仇,魏國國力、軍力持續下滑。而齊國,經此一戰,聲威大震,強勢崛起。

那麼孫臏後來如何呢?大仇得報後的孫臏,又經過幾番變化後,最終隱居於故鄉,頤養天年,並開始著書立說,教授學生。其所著〖孫臏兵法〗一書,為兵家學派代表作之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