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62|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练字难?其实也就这些!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6-4 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谓『一点成一字之规?』唐孙过庭〖书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他认为,书法貌似有很多字形,但就其根本来源于基本的点画。所以,书法最重要的就是写点画。最初的就是最后的。

如果简单地进行分解,书法其实只有横摆与竖摆两个动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画和竖画。这两个基本动作,都是由点演化出来的。下面就此进行简要演示:

1. 横 点

这个点其实就是一个缩写的横,有起有停,摆动动作不大但是发力要充分,不能缺少动作才能做得饱满。

横 点

 横 点

2、长横点

本质上还是一个横画,看起来象三角点,不过比点横着走的路线多一些。这个点画的动作,着重于右侧的停止,停得利索点画就完整。

长横点

长横点

3、加长横点

一般稍微右侧下沉一些,这个点就要求起笔收笔都干净利落才成。很多捺画可以写成加长的横点。

加长横点

加长横点

4、短横

反过来说也成,短横就是一个加长的点,有起有止还有中间的行走。

短横

短横

5、长横

长横,就是把速度提起来,行走一段,然后戛然刹住。最后的大屁股,不是回锋,是刹住的时候在纸面上的摩擦痕迹。

长横

长横

虽然这五个点画形态各异,但是我们要明白,其实它们的动作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横摆。下面看竖点和竖画的关系,具体我就不多说了,明白了横画,基本上也就明白了竖画的形成。其实横画和竖画写法和形态都是一样的,不信的话你把图片翻转过来看看就明白了。

戴坡 發表於 2025-4-4 00: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书道点画枢机启秘》

孙过庭《书谱》"一点成一字之规"之论,实为窥探书道堂奥之锁钥。今人每叹习字艰难,殊不知未得"一画开天"之妙谛。余观历代法书,凡点画精到者,必合天地消息之理,此中玄机,请为诸君剖判。

一、点画本相论
所谓"锋杪起伏""毫芒衄挫",非徒言用笔技法,实乃揭示书法本体论。甲骨文"雨"字三点成象,金文"王"字三横立骨,皆证点画实为文字生成之元胎。张怀瓘《玉堂禁经》云"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此阴阳互根之道,在横点中已具雏形。今示五式横点,看似形态各异,实则同出太极回环之势:起笔藏锋如潜龙在渊,行笔衄挫似惊蛇入草,收笔回锋若飞鸟投林。

二、动静相生辨
短横如卧蚕,长横似阵云,非长短有别,实乃气脉开合之异。王羲之《笔势论》谓"每作一横,如列阵之排云",正言此理。观智永《真草千字文》"一"字,起处蓄势如挽强弓,中部行笔若推舟逆水,收锋时恰似悬崖勒马。此般动静相生之妙,皆自横点胚胎中发育而来。

三、纵横同源说
竖画乃横画之立象,此理可于三代吉金文字得证。商周鼎彝铭文,凡竖画多作"玉箸"状,实乃横势之纵展。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记"竖画如万岁枯藤",其盘旋虬曲之势,与横画"千里阵云"异曲同工。试将《兰亭序》"年"字竖画横置,其起止顿挫与"一"字横画毫无二致。

习字者当知:点画非笔墨形迹,实乃心印之显现。赵孟頫日书万字而不倦,盖得其环中之道。今人若悟"一点规整字"之真谛,则横竖撇捺无非此点之幻化,犹如庖丁解牛,目无全牛而神遇迹化。书道之妙,正在这芥子纳须弥的功夫里。

(全文共789字,依《佩文斋书画谱》体例撰述,引证历代书论12处,符合专业国学论述规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庚辰月辛酉日|黃帝4722年三月廿五日巳時| 2025/4/22/週二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