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53|回復: 0

[中医理论] 中药小激素『三仙汤』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6-5 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仙灵脾、仙茅、仙鹤草三味药组成的一个小方子,国医圣手老中医干祖望先生,戏称『中药小激素』。临床主要用于扶正补虚,益气提神,此三味药物美价廉,效果很好。我临床上非常喜欢运用,有时还常用其代替人参,效果也不差。

细解『三仙』可以看到,此三味药古今贤达已运用非常娴熟。仙灵脾又称淫羊藿、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等,性温,味辛,入肝、肾经。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本经〗记载淫羊藿『主阴痿绝伤,益气力,强志』。

〖本草纲目〗记载仙灵脾『益精气 ,坚筋骨 ,补腰膝 ,强心力』。现代人认为仙灵脾有益气安神之效。福建地区民间习俗遇劳累过度,体倦乏力,常自购仙灵脾100~200克,或加墨鱼,煎调红酒服,服后体力多能恢复。

仙茅,始载于〖海药本草〗,其叶似茅,根状茎久服益精补髓,增添精神,故有仙茅之称,别名:山党参(福建),仙茅参(云南),海南参(海南),黄茅参等。性温,味甘、辛。入肾肝二经。有补肾阳、强筋骨、祛湿寒、明目、益精止血、解毒消肿之能。

治神经衰弱、肾虚阳痿、遗精、脾虚食少、步行无力、大便稀溏、老人失溺、腰膝冷痛、妇女更年期高血压、慢性肾炎等。〖海药本草〗说它『治一切风气,补暖腰脚,清安五脏,强筋骨,消食。

仙茅,始载于〖海药本草〗,其叶似茅,根状茎久服益精补髓,增添精神,故有仙茅之称 ...

仙茅,始载于〖海药本草〗,其叶似茅,根状茎久服益精补髓,增添精神,故有仙茅之称 ...

宣而复补,久服轻身益颜色,治丈夫五劳七伤,明耳目,填骨髓。』〖日华子本草〗谓其『能开胃消食,下气,益房事不倦。』〖生草药性备要〗记载仙茅『用沙糖藏好,早晨茶送,能壮精神,乌须发。』

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性味苦涩而平,功能主要是收敛止血,通常广泛应用于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等身体各部分出血之症,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单用或配伍应用。

另外,仙鹤草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强壮扶正补虚,在辨治脱力劳伤、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虚自汗、心悸怔忡等症中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正如干祖望所说:『凡人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疲劳怠惰或重劳动之后的困乏等,土语称「脱力」。

于是到药铺里抓一包脱力草(不计分量的)加赤砂(即红糖,也不拘多少),浓煎两次,服用,一般轻者1~2服,重者3~4服,必能恢复精神。』现代著名中医药学家叶橘泉在其编著的〖现代实用中药〗中概括仙鹤草的功能『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

综述上三味药的功效可以看到,其共同之处都具有扶正补虚,益气安神的作用,老中医将其叠加复用,使其作用更加强大迅速,直逼西医激素,且无西医激素之副作用,高也,伟也。

『三仙汤』

『三仙汤』

根据其作用,我在临床上常用其治疗心脏病,脾胃病,肺心病,慢性咳嗽,腹泻肠炎,体困疲乏,精神萎靡(西医称的亚健康状态),等一系列中医称为气虚之证。

我曾治一企业主管,男性,40来岁,找我诉说,最近整日乏困,无精打彩,干啥都提不起精神,到医院捡查,各种指标都正常,也无什么实质性疾病,心中甚为烦恼,来找中医看看。

但坚称不想喝苦药,我说好办,你这是西医称的亚健康状态,中医的气虚证,我不让你喝苦药,给你补点天然激素,每天用点大力神饮料。其一听,乐了。说好啊,赶紧开。

我顺手写下:仙灵脾30g仙矛10g仙鹤草50g冰糖50g大枣10个。一付药煎三杯,连服一周。复诊告曰,自从喝了你配的大力神饮料,现在好多了,人不累了,也有精神了。我呵呵一笑,希望你以后经常喝我的『大力神』。

再举一例。曾治一中年男性患者,胸闷,气短,常心慌怔忡,疲乏无力,上楼没劲,腿沉如灌铅,饮食一般,二便基本正常,脉浮濡无力,舌淡苔白,西医诊为冠心病,称供血不足,中医辨为心气不足,血不养心。处方:仙灵脾50g、仙矛10g、仙鹤草100g桂枝30g甘草30g当归30g熟地50g大枣15个。

三付,水煎服,日三次。二诊,告之,上述症状已减轻,大有好转。效不更方,续服10剂,诸症消失。我在临床上治此类病,一般不用黄芪、人参之类,主要是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节约药费,其次也是用的顺手,感觉效果很好。我还喜欢用此三味药代替名种方中的人参药,效果也是不错的,同道不妨一试。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