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50|回復: 0

[诗词赏析] 【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唐·张旭]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6-5 09: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桃花溪

桃花溪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了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起笔「隔」字使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三四句是「问渔船」的话:但见一片片桃花瓣随着清澈的溪水不断漂出,却不知那理想的世外桃源洞在清溪的何地呢?

这首诗从远到近,正面写来,然后用问讯的方式运实入虚,构思布局相当新颖巧妙。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中华好诗词

中华好诗词

一叶知秋 發表於 2025-3-29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桃花溪》诗境探微

张旭此诗以陶潜《桃花源记》为精神底本,却另辟蹊径。首句"隐隐飞桥隔野烟"中"隔"字最见匠心,非但写烟霭掩桥之实景,更暗含仙凡两界之象征意味——野烟为俗世尘障,飞桥乃超脱之径。此等笔法,较之王摩诘"行到水穷处"更显空灵。

"石矶西畔问渔船"一句,化用《楚辞·渔父》意象。渔父向为道家隐逸符号,此处设问非求真答,实为诗人对精神彼岸的叩询。三四句以桃花流水为引,暗藏《桃花源记》"落英缤纷"之境,然张旭更进一层:陶潜明言桃源所在,张诗却以"何处边"作结,使虚境愈虚,此正得严沧浪"空中之音"三昧。

全诗章法尤可玩味:由远景(飞桥野烟)至近景(石矶渔船),复由实景(桃花流水)入虚境(洞天所在),恰合《二十四诗品》"超以象外"之旨。较之王维《桃源行》的叙事性,张旭此作更具禅宗"截断众流"的顿悟意味,可谓盛唐山水诗之别调。

(全文共4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