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22|回復: 0

[诗词讲座] 诗词学堂:竹枝词的特点和写作技法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6-7 14: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诗词

诗词

竹枝词是古代流行于巴渝湘沅之间的一种民歌体裁。具有形制短小、语言通俗、风格生动活泼、含蓄婉转、幽默风趣的特点,为历代文人所喜爱,也是今天诗词爱好者十分喜爱的诗歌形式。

竹枝词的由来

原生态的民间竹枝歌因无历史记录已不可考。现在可以查到的最早的竹枝词是中唐诗人顾况(约725~约814年)的一首〖竹枝〗: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顾况题为〖竹枝〗的这首诗也许只是一首记述当时民间对唱竹枝歌情景的七绝,并不是竹枝词,因为它还缺少竹枝词的一些特点。但顾况应该是文人中较早注意到竹枝词的。在竹枝词的整理和创作上作出开创性工作的是中唐诗人刘禹锡。他在〖竹枝词九首并引〗中说:『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昔屈原居湘、沅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刘禹锡有一首传唱不衰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再看一首: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之后,唐朝诗人写竹枝词的不少,爱唱竹枝词的更多。晚唐诗人孙光宪(约895~968年)有两首竹枝收入〖花间集〗:

其一

门前春水竹枝白萍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其二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

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这两首与顾况的那首比较更接近民歌本色,尤其是第二首,『藕花落尽见莲心』径直是民歌口吻。一是保留了和声,二是语言更通俗,比兴更生动。也许这就是文人写了直接交给村夫民女唱的歌词。

  宋朝也有不少大诗人写作竹枝词,苏轼兄弟、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汪元量等,都有成名之作。杨万里学江西诗派,却不拘束于江西诗派,向民歌学习,写的诗许多活泼自然,幽默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快,时人称为诚斋体。他的七绝很多就像竹枝词。例如〖七绝·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竹枝词在清朝发扬光大,这与清初大诗人朱尊彝有关。民国时期,周作人在〖关于竹枝词〗一文中,称竹枝词在『元明之间所作亦不少,唯清初朱竹垞的〖鸳鸯湖棹歌〗出,乃更有名,竹枝词盛行于世,实始于此』。朱尊彝的诗词醇厚典雅,却在1674年冬创作了一百首〖鸳鸯湖棹歌〗。他自己作的序说:『甲寅岁暮,旅食潞河,言归未遂,爰忆土风,成绝句百首。语无诠次,以其多言舟楫之事,题曰「鸳鸯湖棹歌」,聊比竹枝、浪淘沙之调。冀同里诸君子见而和之云尔。』这以后,诗人们每每在自己写作或编纂的竹枝词前冠以地名,以表示系写于某地或系写某地风土人情、历史事件。清代文人吟咏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竹枝词,其中纪事竹枝词发展成为一道新的风景。如罗煚的〖壬寅夏纪事竹枝词〗十六首和无名氏的〖京口夷乱竹枝词〗五十四首、〖扬州竹枝词〗二十首等。以竹枝词为体,『或抒过眼之繁华,或溯赏心之乐事』,『运龙蛇于掌上,抒垒块于胸中』。『借眼前之闻见,抒胸际之牢愁』。写作题材越来越广泛,从记风土、写恋情、涉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都纷纷入诗。在地域上从通都大邑到大部分省区、少数民族地区,甚至华人所在的域外诸国也有作品出现。如郁达夫有〖日本竹枝词〗、郭则沄有〖江户竹枝词〗、潘飞声有〖柏林竹枝词〗、还有〖伦敦竹枝词〗、〖海外竹枝词〗等等。迨至晚清,竹枝词大行其道,抨击时政,记录外敌入侮、人民奋起反抗,成一时之盛。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古代社会,殖民侵略者日益加剧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渗透,丘逢甲(1864~1912)的〖台湾竹枝词〗一百首记述了台湾岛鸦片充斥、教堂林立的情形,揭露了殖民主义对人们身心的危害。清道光二十二年,查禁鸦片烟的林则徐远谪新疆伊犁,创作有〖回疆竹枝词〗二十四首。清末著名人物梁启超亦涉足竹枝词的创作。有人总结:『明清两代,地域风土意识愈益强化,遂有全面歌咏一地风土的〖竹枝词〗专集出现,明代如文震亨有〖秣陵竹枝词〗三十五首,清代以李邺嗣〖鄮东竹枝词〗为首,百首以上的专集就有六十多家。张芝田〖梅州竹枝词〗四百首,厉秀芳〖真州竹枝词〗四百十二首,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五百三十二首,而金长福等〖海陵竹枝词〗竟多达八百首。若搜集齐各种典籍所载的〖竹枝词〗,总数将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数字。』

民国时期,政治高压盛行,百姓噤若寒蝉,竹枝词创作减少,但也未完全绝迹。如记录长沙文夕大火的〖长沙火劫词〗。李木庵写有〖延安新竹枝词〗十七首,记述了抗战时期延安新的社会风貌:『南泥湾中别有天,兵农事业一身兼。饷糈自给朱戎总,不数筹边赵屯田。』『文革』中,竹枝词仍不绝如缕。改革开放以来,竹枝词再度兴盛。许多诗词团体纷纷提倡竹枝词,汇编竹枝词,整理竹枝词,成就颇为可观。2001年3月出版的〖江苏竹枝词集〗收竹枝词6700馀首。2007年1月出版的〖湖北竹枝词〗收作品4486首。同年,丘良任、潘超、孙忠铨主编的〖中华竹枝词全编〗共7册,收竹枝词六万馀首,作者五千馀人,可算蔚为大观。

从历代竹枝词来看,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的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体;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目前看来,第一类寥若晨星,第二类、第三类是主体。

竹枝词的特点

一、形制短小

竹枝词一般七言四句,28个字,类似一首七言绝句。也偶然有人写五言、六言的的竹枝词。五言竹枝词如清代袁枚的〖西湖小竹枝词〗,其中一首仄韵的:

妾在湖上居,郎往城中宿。

半夜念郎寒,始见城门恶。

六言竹枝词: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

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中唐皇甫松写有6首竹枝,每首只有两句14字。如:

芙蓉并蒂一心连竹枝,花侵槅子眼应穿女儿。

有写作杨柳枝的。有的写作柳枝,则形制略有不同,每句七言后多一三字句。如唐朝张泌〖柳枝〗:

腻粉琼妆透碧纱,雪休夸;

金凤搔头堕鬓斜,发交加。

倚着云屏新睡觉,思梦笑;

红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

似乎已不是竹枝词了。

二、格律宽松

原生态的竹枝词可能原本除了押韵就是不怎么讲究平仄粘对格律的。但是一经文人之手,便自觉不自觉地赋予它格律的规则,可合之处便合格律,不可合之处便任其自然,这大概是古代文人创作竹枝词时不约而同遵循的原则吧。有人在解释古代文人竹枝词时套用那些拗救的规则,我以为大可不必。例如有人这样解释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山桃红花满上头』就说桃字出律,第三句『花红易衰似郎意』的衰字出律,第四句失粘。其实我看刘禹锡根本就没十分在意竹枝词的格律,因为竹枝词是民歌,除了押韵,原本就是不必合格律的。这首『山桃红花』第一句连用四个平声字,第三句与第二句虽然没有失粘,衰字却出律。第四句与第三句失对。除了第二句、第四句是律句,一、三句均不合律。可见他并不是按绝句格律来写的。他这九首竹枝词没有一首完全合律的,甚至有三平调。但韵是必须注意的。首句多入韵,少有不入韵的。二、四句必须押韵,但韵可以放宽。比如我们南方人有些后鼻音读成前鼻音,那么前、后鼻音混押也是可以的。多用平声韵,偶尔也有用仄声韵的,如前引袁枚的五言竹枝词。从前人的创作实践看,第三句一般还是要仄声尾,以便四句有起有伏。不避重字重词。例如『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三、语言通俗

语言通俗是竹枝词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清代王士祯说:『竹枝稍以文语缘诸俚俗,若太加文藻,则非本色矣。』写竹枝词一定要注意多用口语、俗语甚至方言,方有竹枝味道。我们看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的三、四句:『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其三的三、四句:『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其四三、四句:『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以及那首『杨柳青青江水平』。民国时期北京有一首写小贩叫卖梳子头饰的竹枝词:

叫卖出奇声彻霄,街头客店任逍遥。

胡梳坠什捎家走,十个铜元拣样挑。

将老北京话『捎家走』、『拣样挑』写入诗中,鲜活生动,把小贩写活了。民国时期杭州有一首写小贩卖水果的竹枝词:

小步街头日夕回,桂花栗子白杨梅。

寄人檐下高声唤:六个铜元一大堆。

我写有〖时令吟二十四首〗,最初叫〖二十四节气歌〗,其中好几首就有竹枝味道。

大 暑

炎天暑热汗难收,也有空调也有楼。

想得湖边荷盖下,两三伙伴洗泡湫。

冬 至

冬至农家屠宰忙,熏鱼熏肉满园香。

糍粑捣得家家乐,酿酒熬糖祝小康。

四、风格明快,诙谐风趣

前引刘禹锡的竹枝词多数语言明白晓畅,快人快语。如: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又如清人有西湖竹枝词:

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

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又道芙蓉胜妾容,都将妾貌比芙蓉。

如何昨日郎经过,不看芙蓉只看侬。

这第二首就有些诙谐风趣了。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慈禧西逃,清廷大吏们纷纷携眷逃出城外,有一首竹枝词写了这种场面:

健儿拥护出京都,鹤子梅妻又桔奴。

都道相公移眷属,原来小事不糊涂。

『原来小事不糊涂』,幽了一默,讽刺那些不顾国家危亡只顾自己逃命的达官贵人。

清代竹枝词有一首写北京六国饭店的。该饭店即今北京饭店前身,清末建造。

海外珍奇费客猜,两洋风味一家开。

外朋座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

五、爱用比兴

民歌是喜欢用比兴的。例如陕北民歌〖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东方红,太阳升』既是起兴,又是比喻。『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第一句是起兴,但也暗含着打造红色江山之意,也是比喻。竹枝词既是民歌,当然不能少了比兴。明代有一首民歌:

生也爱来死也爱,哪怕天河来隔开。

灯草搭桥我也过,荷叶做船我也来。

灯草搭桥、荷叶做船怎能承受得人?不过用来比喻困难再大、危险再大也阻挡不了对爱情的向往。

郎身轻似江上蓬,昨日南风今北风。

妾身重似七宝塔,南高峰对北高峰。

以船上的帆比喻感情摇摆不定的负心郎,以建在高山上的宝塔比喻感情坚贞不屈的女子,既有比喻又有对比。

山川不朽仗英雄,浩气能排岱岳松。

岳少保同于少保,南高峰对北高峰。

以杭州西湖畔的南高峰和北高峰比喻岳飞和于谦,赞美他俩的爱国精神坚如磐石,地久天长,永远值得人们纪念。又如:

似郎年少妾殷勤,水色山光死不分。

外湖水是里湖水,南峰云挽北峰云。

六、常用谐音、双关、歇后语

谐音如前举刘禹锡的『道是无晴却有晴』。如元朝人倪瓒有一首竹枝词:

心愿嫁郎郎不归,不及江潮不失期。

踏尽白莲根无藕,打破蜘蛛网费丝。

『无藕』谐音『无偶』,『网费丝』谐音『枉费思』。下面这首就用了歇后语:

燕子来时雁北飞,留郎不住别郎悲。

小麦空头难见面,春蚕作茧自缠丝。

麦子空了头自然不能用来磨面,所以难见面,这个面又是双关语。

以上归纳的竹枝词的六个特点的后四个特点,我们写作竹枝词时要特别注意。语言通俗容易办到,风格明快、诙谐风趣,爱用比兴,常用谐音、双关、歇后语三个特点则需时时注意,否则可能写得绝句不像绝句,竹枝不像竹枝。

竹枝词擅长抒情。自明清以来,记事也成为竹枝词一大特色。清朝康乾之间的董竹枝董伟业写有扬州竹枝词99首,凡扬州农、渔、商、儒、释、道、娼、优、医、巫、官、绅,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无所不有。每一首诗都记录一件具体的事物,或一个实在的人物,完全可以看作是当时扬州的风俗志。 〖清代北京竹枝词〗里有一组〖都门纪变百咏〗,是当时住在北京的两个外地人目睹义和团进京和八国联军侵略京城的情形而写出的。〖纪变百咏〗每首诗后都有注文、文字简洁,生动具体,实为一组庚子京师目睹记,成为史料翔实的历史见证。如下面这首:

初起山东多义民,忽延保定忽天津。

俄惊辇下纷纷遍,真似神仙会驾云。

诗后小注云:『团民起于山东、直隶接壤之处,延及保定、天津,今年三月间,流入京师,胁从益众,踪迹飘忽,相传有驾云之术』。

才过杨村半日程,一千精锐泰西兵。

赴援无计通前路,陷入重围不放行。

这首记的是外国借口义和团反『洋教』,烧天主堂,派一千精兵从天津登陆欲占北京,行至杨村被义和团包围不能前进,被迫返回天津。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长沙出现抢米风潮。当时由于米价暴涨,百姓齐集巡抚衙门要求平抑粮价,官军开枪,死伤多人,愤怒群众放火烧了衙门,湖南巡抚逃跑。这次风潮,对濒临危亡的清政府给予很大打击,第二年辛亥革命,满清政府垮台。近人杨世骥编〖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中收入了当时人写的七十四首竹枝词记其事。其中一首云:

鸿飞中泽起哀鸣,抚慰无言粜不平。

百姓只缘官逼乱,新军弹压动枪声。

诗后注云:『军队抽枪上刺刀,戮伤数十人,众拆照墙砖块抛掷,岑抚(岑春煊)下令开枪。一时哭声震天』。竹枝词记事,举凡风土民情、山川形胜、社会百业、时尚风俗、历史纪变等等,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领域。可以认为,竹枝词所反映的各个历史年代的社会生活层面,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说,都是其他诗体所不能比拟的。竹枝词使诗词的功能得到了广阔的开拓。同时,也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有人称竹枝词为『有韵之方志』。

竹枝词写作要注意避免写得直白。千万不能把不合律的七绝径直标为竹枝词,那是对竹枝词的误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