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第一章 总论 — 拳学述要
我国拳学兴自战国时代,以后达摩洗髓易筋两法参之于华佗之五禽戏,始汇成斯技。虽今门派繁多,其渊源一也。不论如何分派,总不出以拳为名。夫拳者乃拳拳服膺之谓拳。动静处中,能守能用,此尽吾人气质本能之道,非纯式套数专论招法之所谓拳也。
拳学一道,不可认为奇难事也,须知非常功夫多得自平易,勿论行站坐卧以随时随地均能用功,首要端正其身体,使意念空洞,凝神静气,扫尽情缘,寂静调息(乃养气之功夫,非作到孟子所谓“勿忘之境界”不能真有所得,尔雅云:勿忘勿念也。),以温养内外,涤除邪秽,筋骨气血不练自练,不养而自养,人之本能逐淅发达矣。初作时不论姿式之优劣或繁简,只看全体大小关节能否上下前后左右相互为用,以及神经支配之大意和气血之流行与调息所发之弹力如何。意以达到得力舒畅为止。察其神情,身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之撑持,又如在气浪中作游泳之动荡,毛发悠扬相依,大有长伸之意,气血如巨海汪洋之水,有波浪横流回旋不已之势,精神如大冶洪炉,无物不可陶溶,而身心好似渡海之浮囊,不容一针罅漏,此身心气血修练之要旨也。若是者,非涤尽妄念,动静不失于自然,未易有得。然无论如何去作,最忌身心用力,用力则气滞,气滞则意停,意停则神断,全身皆非矣。他如试力之均整,肩架之配备,发力之自乘(发力之自乘,是说明争力之作用),三角力之螺旋,种种之构造不一之力,又如浑元假借之一切法则,均不可忽,尤应注意全身枢纽之松紧,面积之曲折和遇敌时相接时间之利用,此皆非言语笔墨所能形容,愿学者以恒心毅力,研究探讨,自不难入法海而博道要矣。
第二章 释拳
近世拳术分宗别派,作法各异,命名无不以拳,而对拳之意义,实少研究,论者多就拳之字义而为之解释,或指握手为拳,或指练习勇力能徒手敌人者为拳,皆属泛论,未得拳之真义者是也。
芗斋先生解释拳义曰:“拳者乃拳拳服膺谓之拳,动静处中,能守能用,此即尽吾人气质本能之道,非纯工套数招法之所谓拳也。”“动静处中,能守能用”言即时得拳理,静守动用(静即动,动即静,其守用一也。)“拳拳服膺”,永保不失也,尽吾人气质本能之道也,即言拳理之所在。非纯工套数招法则辨歧途纳学者于正轨也。
芗斋先生复申明拳意曰:“拳之为拳,实不在于身体运动之形式如何,而在于筋骨气力松紧之作用,精神之指挥以及心意之领导如何耳。”习拳专重形式,是本末错认,攻其末而记其本,终无是处,非得其本者,不能言其践形致用之实学,故应机而发,因势而变,动无有误,其神妙莫测者,当非所谓专习套数招法者所能得也。
第三章 意拳
第一节 意拳倡导之意义
人身内外一体,意动一致,拳功拳理,只有是非,而不能分以内外,所以芗斋先生反对内家外家之拳名,并反对讲求不合实用之拳理招法套数。复为阐明拳理发扬拳学计,于一九二六年倡导意拳,拳以意名乃示拳理之所在,其练习方法重在站桩,以求实用,不讲求形式演变之套数,无论动静,皆以意领导,使意、气、力合一,以尽拳功争力之妙用。由此可知先生正拳名曰意拳。意在泯宗派内外之纷争,以存拳学之真义也。
第二节 意拳桩法
芗斋先生论意拳桩法曰:“拳学桩法,阴阳动静,虚实开合,胸腹呼吸与鼓荡皆不得分开而论,都是互为根用,不在外感之交杂,而在一意之应付,此谓之意拳也。”
第三节 意动之解释
意存乎吾人之自身,为心之动,其作用厥为自我,确实存在,不得疑之,习拳应先明此意,然后动静始能合于理,而有益于身。西谚云:“身体之发达,可促内心之发达。身体之损害,多为内心这损害。”如何使身体与内心得以发达而无损害?当求之于身心动用之合一。身心合一之动用,为健全之动用,应有之动用也。如何使身心合一?须知心之动用为合意,身体动用,即身心合一之动用,自是发达身体而有益无损之动用,此乃顺自然之需要,应机合理之动用也。意为心之动,而欲达此意,司命全身者为脑,脑为身心之关键,故知脑之于身,如军中之主帅,所以习拳先讲头直,意发动属之于自由于万全,不附带强迫之感情者也。吾人之动作顺乎自然,合乎需要,方为合意动用,为自由之决定,乃本能之作用。此种决定和作用,从属于个人,能感得而身受之者,亦惟其个人,不待言也。人身动用可分两种,合意之动用为有益之运动,不合意之动用为无益之运动。不合意之运动,心理学者谓之冲动运动,乃发于欲望之运动,非正规之运动;系因受到冲动后,由此冲动一变而为执意,由执意而引起之实际运动也。故谓冲动运动,反乎自然之运动,非出于自主(自由之决意)之运动,是为亡动。此种运动,动必吃力,吃力则血注,血注则血流失其自然,而神经为之伤害,故运动结果,心由此发生一种反射之冲动。神经梢端受到冲动,发生抵抗,同时生出反射运动,此种反射力量,最为强烈,神经中枢感到刺激,而受损伤。此种运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所以习拳切忌妄动和吃力,即不许有冲动运动也。
第四节 合意运动
合意之运动,心理学家谓之本能运动,是由意(运动神经觉察能力)来考察全身之需要,顺意之支配,而为运动,系出于自主,而顺于自然。所以本能运动是身心一致,合于需要之运动,有益无损之运动也。本能运动分有意与自动运动,有意运动,是基于心意支配之运动,作到妙处,则成为自动运动,不感觉受意这支配,而其运动,无有不合意者。习拳原为发达本能运动之工作,非臻于自动运动之境,不能得力得气得神,而入化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