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10|回复: 9

拳学新编 [齐执度]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0-3-25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第一章 总论 — 拳学述要
我国拳学兴自战国时代,以后达摩洗髓易筋两法参之于华佗之五禽戏,始汇成斯技。虽今门派繁多,其渊源一也。不论如何分派,总不出以拳为名。夫拳者乃拳拳服膺之谓拳。动静处中,能守能用,此尽吾人气质本能之道,非纯式套数专论招法之所谓拳也。
拳学一道,不可认为奇难事也,须知非常功夫多得自平易,勿论行站坐卧以随时随地均能用功,首要端正其身体,使意念空洞,凝神静气,扫尽情缘,寂静调息(乃养气之功夫,非作到孟子所谓“勿忘之境界”不能真有所得,尔雅云:勿忘勿念也。),以温养内外,涤除邪秽,筋骨气血不练自练,不养而自养,人之本能逐淅发达矣。初作时不论姿式之优劣或繁简,只看全体大小关节能否上下前后左右相互为用,以及神经支配之大意和气血之流行与调息所发之弹力如何。意以达到得力舒畅为止。察其神情,身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之撑持,又如在气浪中作游泳之动荡,毛发悠扬相依,大有长伸之意,气血如巨海汪洋之水,有波浪横流回旋不已之势,精神如大冶洪炉,无物不可陶溶,而身心好似渡海之浮囊,不容一针罅漏,此身心气血修练之要旨也。若是者,非涤尽妄念,动静不失于自然,未易有得。然无论如何去作,最忌身心用力,用力则气滞,气滞则意停,意停则神断,全身皆非矣。他如试力之均整,肩架之配备,发力之自乘(发力之自乘,是说明争力之作用),三角力之螺旋,种种之构造不一之力,又如浑元假借之一切法则,均不可忽,尤应注意全身枢纽之松紧,面积之曲折和遇敌时相接时间之利用,此皆非言语笔墨所能形容,愿学者以恒心毅力,研究探讨,自不难入法海而博道要矣。

第二章 释拳
近世拳术分宗别派,作法各异,命名无不以拳,而对拳之意义,实少研究,论者多就拳之字义而为之解释,或指握手为拳,或指练习勇力能徒手敌人者为拳,皆属泛论,未得拳之真义者是也。
芗斋先生解释拳义曰:“拳者乃拳拳服膺谓之拳,动静处中,能守能用,此即尽吾人气质本能之道,非纯工套数招法之所谓拳也。”“动静处中,能守能用”言即时得拳理,静守动用(静即动,动即静,其守用一也。)“拳拳服膺”,永保不失也,尽吾人气质本能之道也,即言拳理之所在。非纯工套数招法则辨歧途纳学者于正轨也。
芗斋先生复申明拳意曰:“拳之为拳,实不在于身体运动之形式如何,而在于筋骨气力松紧之作用,精神之指挥以及心意之领导如何耳。”习拳专重形式,是本末错认,攻其末而记其本,终无是处,非得其本者,不能言其践形致用之实学,故应机而发,因势而变,动无有误,其神妙莫测者,当非所谓专习套数招法者所能得也。

第三章 意拳
第一节 意拳倡导之意义
人身内外一体,意动一致,拳功拳理,只有是非,而不能分以内外,所以芗斋先生反对内家外家之拳名,并反对讲求不合实用之拳理招法套数。复为阐明拳理发扬拳学计,于一九二六年倡导意拳,拳以意名乃示拳理之所在,其练习方法重在站桩,以求实用,不讲求形式演变之套数,无论动静,皆以意领导,使意、气、力合一,以尽拳功争力之妙用。由此可知先生正拳名曰意拳。意在泯宗派内外之纷争,以存拳学之真义也。
第二节 意拳桩法
芗斋先生论意拳桩法曰:“拳学桩法,阴阳动静,虚实开合,胸腹呼吸与鼓荡皆不得分开而论,都是互为根用,不在外感之交杂,而在一意之应付,此谓之意拳也。”
第三节 意动之解释
意存乎吾人之自身,为心之动,其作用厥为自我,确实存在,不得疑之,习拳应先明此意,然后动静始能合于理,而有益于身。西谚云:“身体之发达,可促内心之发达。身体之损害,多为内心这损害。”如何使身体与内心得以发达而无损害?当求之于身心动用之合一。身心合一之动用,为健全之动用,应有之动用也。如何使身心合一?须知心之动用为合意,身体动用,即身心合一之动用,自是发达身体而有益无损之动用,此乃顺自然之需要,应机合理之动用也。意为心之动,而欲达此意,司命全身者为脑,脑为身心之关键,故知脑之于身,如军中之主帅,所以习拳先讲头直,意发动属之于自由于万全,不附带强迫之感情者也。吾人之动作顺乎自然,合乎需要,方为合意动用,为自由之决定,乃本能之作用。此种决定和作用,从属于个人,能感得而身受之者,亦惟其个人,不待言也。人身动用可分两种,合意之动用为有益之运动,不合意之动用为无益之运动。不合意之运动,心理学者谓之冲动运动,乃发于欲望之运动,非正规之运动;系因受到冲动后,由此冲动一变而为执意,由执意而引起之实际运动也。故谓冲动运动,反乎自然之运动,非出于自主(自由之决意)之运动,是为亡动。此种运动,动必吃力,吃力则血注,血注则血流失其自然,而神经为之伤害,故运动结果,心由此发生一种反射之冲动。神经梢端受到冲动,发生抵抗,同时生出反射运动,此种反射力量,最为强烈,神经中枢感到刺激,而受损伤。此种运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所以习拳切忌妄动和吃力,即不许有冲动运动也。
第四节 合意运动
合意之运动,心理学家谓之本能运动,是由意(运动神经觉察能力)来考察全身之需要,顺意之支配,而为运动,系出于自主,而顺于自然。所以本能运动是身心一致,合于需要之运动,有益无损之运动也。本能运动分有意与自动运动,有意运动,是基于心意支配之运动,作到妙处,则成为自动运动,不感觉受意这支配,而其运动,无有不合意者。习拳原为发达本能运动之工作,非臻于自动运动之境,不能得力得气得神,而入化境。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3-25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习拳六要
第一节 要知拳益
芗斋先生曰:“不学拳是不要性命的傻子。”言拳功对人身关系之极切要,能健身体养性命,人人应知此理,应习此拳,普劝吾人练习之理由,一语道尽。若使吾人知习拳之乐,习拳之益,致力于练习功夫,定有欲罢不能之概。误入歧途吃力努气伤及身体,是学习错误,非拳不可习也。
拳功如作到妙境,真得窍要时,在他人看来反认为不精熟、不好看者有之。故要知习拳为已,非为他人也,此防身养身贴骨之事也,更须平时一心存之于拳,蓄养气血,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俱无不拳拳皆在操练,有时限之功夫,不如无时限期之功夫,纯正确切。所以有固定时间,而非广场不能练习者未必尽是也。
第二节 要明拳理
拳有拳之理,拳之法,拳之意,得其法、理、意,方得谓之能拳。故有拳法,而无拳理者非也,有拳理而无拳意者亦非也。拳之动其法不一,而有原理;动静变化,机神无方,出之自然,臻于神妙,盖由于一意之支配,得理尽法而成其用。所以习拳,理字最为紧要,理字须从规矩得来,能于规矩中将理字参透,方能有成。妙悟在已,学须自成也。习拳者得其理,然后方可与言气力;有气有力,而不合于理,非有用之气力;知其理而不能用于气,用于力,亦非真理。理与气合,气与力谋,动静合于理,则气为之用,而气力之神妙自见;然神其用者,还权之于意,故习拳之初,对其法、理、意,均须彻底认识,方有所遵循也。
第三节 要重桩法粗迹
世人多以拳为技,不什一习,岂根本之论哉?拳为吾人动之始基,其理简而明,其迹粗而显,其妙用在几微。故论拳理,言之深者,根于几微,言之浅者,本其粗迹。须知粗迹亡,其几微之理无以存,几微之理亡,其粗迹则非。夫粗迹者,极简极易之动作方法也。得此粗迹,即能变化无以存,几微之理亡,其粗迹则非。夫粗迹者,极简极易之动作方法也。得此粗迹,即能变化无穷。但非今之拳套招法也。拳之粗迹为何?乃桩法是也,岂可因其平易而忽之耶?观乎拳之功用至神者,无不由此一站生出也。习拳须先求下手及著实功夫之门,习拳下手处,站桩是也,久站乃为著实功夫之门也。舍此恐无真实下手处。故学者应以此教,必以此习认定在此,志向亦在此,终日乾乾奥蕴自得,教习之道不过如此,微乎!微乎!
第四节 要作体认功夫
习拳须知,“心传意领”四字,是得力关头,此四字系于体认二字中求之,体认是一种实行功夫,运用意之支配,发挥自身之智能体能之作用,将脑所接受者,使身体实行出来,以身验知,并以求其所不知者是也。要知心传口授,非真学真知;须得自已实行,方是实学实知。故习拳重体认功夫,乃易空想为实用之实功夫也。且精神气力之运化,非由体认不足自知自发自成也。
体认功夫有内省、外观、实验三要点,缺一不可,内省者直察自已之意象如何也;外观者内省自已,外观他人,以他人之表现,参证其内容,作内省之助;实验系合内省外观之所得,行之已身,而得有实效之事也。
习拳有得于师者,有得于已者;得于师者为规矩,得于已者乃循规矩,经体认,实得于身之妙用也。学拳不得于身,则规矩无益于已。
论及体认,原有力、气、神三步功夫。力、气、神皆体认功夫,分言之,则为拳功深浅之界限,合言之,心一气齐万力并足。力气神原有不可分离之性,三者实统基于一气,气调则神经之训练、血气之调理、筋骨之锻炼,均得体认之实功,故曰三步功夫也。桩法所示要点,皆为养此气而培人生之基也。
第五节 要去三病
习拳有三病:一曰努气,二曰吃力(即用拙力),三曰挺胸提腹是也。染得三病,则动静不合于理,拳功定难得力得气而神之于用,慎乎!慎乎!习拳吃力,是一大病。近之授拳者专以快、用力,教导初学者,误矣;教以快、用力,是欲其手足用力也。要知四肢用力,心身真劲力必淤结,久之为害甚大。于今学拳者应明此害,避之远之,庶几近之,而免入歧途也。
芗斋先生曰:“今之习拳者,多急急于拳套,用暴力以求迅速和美观,全身气孔为之闭塞,而于自身气血之流通,实大有阻碍。所有拳家凡用暴力是,无不努目皱眉,顿足有声。”是先闭其气而后用其力,至练毕则长吁短叹,急喘不止,伤及元气。所以往往有数十年功夫终为门外汉者,岂非用此拙力之所致哉?
第六节 要作实功
习拳忌好高求速,恐不达也。余某岁请示发力,芗斋先生告曰:“汝已能得环中味道,当能自信,对发力要领,恐尚未能领略,因发力种类甚多,无应用经验,敢断言不易知也,望加意用功,届时必将详告,现在即告亦不能懂,即懂亦不能行,虑有务高反低之病也。”又曰:“功夫宜恒久,朝夕操练,无时或已,得有新成绩,方是进步真消息。”语云:非有百折不回之真心,不能有万变无穷之妙用。芗斋先生曰:“用功觉得全身气血川流(身外有物),养神敛性,通体无滞,是初步功夫;若听得全身嘶嘶有声,无论行坐一触即跌人丈外,是中乘功夫;身外生气,光芒四射,如用目视人,其人如失知觉,然后渐入神化之境矣。”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3-25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习拳阶段
       第一节 基础功夫
人之力生于气血,自然发动,由内达外,故通畅气血,以锻炼筋骨为习拳基础,其法为站桩。站时须间架安排妥当,再从静止状态去整饬神经,调息呼吸,温养气血,锻炼筋骨之各项体认功夫,而使内外合一,以达拙者化灵,弱者转强之目的。

第二节 试力
前项基础功夫作到妙处,应继习气力之妙用,试力是其初步。试力为得力之由,力由试而得知其所自发,更由知而得其所以用,故试力为习拳之最大关键。

第三节 实用功夫
拳功作到全身舒畅得力,运用变化始能随机发动。至于快慢、虚实、与精神时机之运用,闭合、松紧、动静之互根,以及力量和假借之分析等,尚须实地研究,故习拳功夫,未可稍松懈也。又论习拳各段功夫曰:“练习桩法时,形虽不动,而浑身之筋肉气血与神经以及各种细胞,无不同时工作,若轮盘之旋转,快到极点,正是不动之动,所谓生生不已之动也。此学拳当注意之要点,一念之差,舍此正轨则终身难入门墙矣。”应敌时势如猿兔如龙蛇,而身心意力,都要含蓄,暗中分析对手究竟,须全神遒敛,随机而动,以待发之机,虽动用极速,亦有高低、左右、纵横之转移。而身心气血之悠扬飘荡,实动犹不动也。以上为基础实作两部功夫与动静区别之原则,其中间一段试力方法则太繁矣,兹简述一二:试力既不许有偏面力更不许有绝对力,首要体认全身之气力圆满否?光线锋棱与毛发接触否?气力能随时随地可以发出?自身之神与气,能否和空气发生应合作用?抬手动足,全身各处都如有敌欲相比较,外形尚无动作,而精神早已与之周旋。非如是,其力不能试得也,学者于此岂可忽哉!

第六章 桩法前论
第一节 桩法为操练全身之功夫
吾人一身,虽分身、手、头、足、五官百骸,内外原是整个一体。习拳操练者为人之全身一体,内外表里,身手头足、五官百骸,既不得分开讲论,更不得分别操练,拳理是非之分在此,而习拳能否入道亦在此。
意拳桩法是统一意志,统一动作,统一力气神之基础功夫也,乃统一全身发达增强力气神之法也。
拳为全身动作,五官百骸、十指四肢以及毛发各有轻重缓急之用,少一件即非完人,有一不动不足为万全之动。全身一致受命者,意之所使,心之所系,气之所运,神明之感,自然之应也。所以练习时,自习身、习心、习手、习足,须全身同时一致练习,不可分开,又不可偏重,尽其本能,统于一命。若各不受命,自为动作,是自为肢解,拳无能日矣。

第二节 应知自身之位置
习拳应先知自身之位置,吾人一立,戴天履地,而于上下、左右、前后、中,其所处之境,则天地四表而身居空气之中,此人人所晓,不待言也。习拳者,须首先求得自身之位置,其法当从本身以外四面八方回向自身看来,乃得中心,立基乃圆,得中、用中、妙用无穷。

第三节 须明动静曲直
习拳应知人之能生,在于能动。其动原出于静,静直动曲,一动一静,一曲一直(形曲而力直)拳理尽之于是。故习拳静以理其气,动以致其用,借此气活吾血,强吾力,运动全身,事其所事。而其动静,互因互生,习拳者乃习此动静也。习此动静,须慎之于始,其始则由直而曲,由静而动。形曲力直,动而还静之时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求得之法则站桩矣。

第四节 习拳基础功夫为桩法
习拳站桩用意体察全身动静,功夫一到,当知如此一站,大有无妙不臻,无法不备之滋味。欲尽拳功之妙用,应先致力站桩之法。凡百运动皆基于此,此论实不我欺,故古人躬行实践,乃寻此滋味之唯一法门,学者宜致力焉。拳以站桩为基,以行动为用,基不固行无根,故习拳不可以站不如行,反是,即为自误,一身功夫须从根本作来,方属真实耳。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3-25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浑元桩(一)
浑元桩一为整饬立容(一名立势),立为拳功之基本间架,立时垂足尖外分,角度约六十度,要安安稳稳,气静神怡,应载天履地与天地合而为一之意,站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头”:居人体最高处,为一身之主宰,不宜倾斜,须用意上顶(领较确切),收颏挺颈而欲其直,似顶非顶,似被绳系提,要有领率全身之意。
“足”:两足放平,大趾外蹬,小趾内扒,脚心涵虚,脚跟微起,两膝微曲而上缩,使筋络舒展,不可吃力,足一吃力,立便不稳,要知吃力于足,必顶力于头,身体不舒,气力被阻,全身关节即不能灵活,又焉能求其站之稳定?故曰修容足重者,非吃力于足之谓也。
“闾骨”:为脊神经之壳,居人体之中部,为支配上下肢体之中枢。闾骨要正直,平肩下臀,收颏挺颈,心窝微收,使胸宽而腹圆松,自无扬头折腰、努胸挤背之病。
“手”:两手下垂,指欲插入地内,但须向上微提,使肘稍曲,以舒筋络,并有外撑内裹之意,平肩正臂腋下筋松,虚灵守默如能容球。
“齿”:齿轮上下衔接,不宜用力扣合,咬牙瞪眼乃最大毛病。
“舌”:舌尖微卷,接触上颚,似顶非顶,要领悟其有接引之意。
“鼻”:为气官,呼吸要匀而无声,气不可提,尤不可沉,匀静自然,为其要诀,气能至肃,调息方恰得其妙,切忌用口呼吸,犯之则气失其道,鼻失其职,易致疾病,不可不慎。
“目”:两目视贵平直,能不为物引(不他顾,不转睛流视左右),心意自然不乱。
“耳”:耳听八方,要用神凝。

第八章 浑元桩(二)
起以立势,立势站稳,使足向左右展开(横步),曲膝蹲身成骑马式,两手高提,使骨肉筋络平行舒展,气血川流,此桩功用在于通气增力,以及温养筋肉,训练神经,使各细胞无不工作,站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步”:横步展开时,两足尖向前平行站齐,不可前后参差,其距离按个人之足长短计算,以两足尖相距约一尺七、八为宜,开胯曲膝,静站片刻使身心安稳再举两手。
“膝”:开胯曲膝,骑马裆欲其低,不欲其高。腰向下坐,胯往回抽,臀前裹而胯外张(横撑要平),两膝扣合,有外撑之意。膝盖骨处力之生发,动用最堪体认,由膝骨至脚面,有由脚面至膝上撑之力,又有欲直立却被绳索将脚面与膝相连不得撑开之意。而膝盖骨以上部分,复有向上总提之力,同时更具有下坐之力,同时膝内曲,大小腿筋络有相聚之力,同时又具有相反之支撑力,此等力量生之自然,相等相乘,名曰争力,习拳功夫一到,力动情形自然领悟而知。甚难于讲述也。
“腰”:为人身上下四肢运动之枢纽,全身中线之所在,乃重心之所系,最忌腰背弯曲。头直肩松胯坐(臀勿前掀),则腰直而上下灵通一气。
“手”:两手高举,意在使筋肉伸展,而顺左右肩之方向,向左右伸张,两手要向前微抱,肘曲腕按五指离开向上伸张,此手势乃站桩基本姿式,两手姿式不论如何,筋肉与骨骸均系平行舒展,无拧裹力者,皆属于此桩所求。
“托式”:两手高提与心窝处相平,掌心朝天,指尖相对,两臂环垂。
“按式”:提两手于脐前,大指朝脐,掌心向地,指尖相对,两臂环垂。
(以上两式,托式小指,按式大指,离身四寸,两手指尖距离三寸,不可靠近。)
“推式”:两手高举,向前平伸后再使两手指尖相对,掌心向外,肘腕平行,形曲如弓。
“抱式”:两手平伸,使掌心向内,指尖相对,腕肘平行,形如抱鼓。
“提式”:两手下垂,使肘微曲,并微卷各指如提物状。
“举式”:两手高举过头,使肘微曲(不可紧靠头部)指尖相对,掌心朝天。手出五指不可紧靠,应行离开,求其活而得力也。各指卷曲,如抓如钩,虎口撑圆,而指尖抽敛,掌心内吸,有持物欲坠之意。掌心吐力,手指向外扩张,又如柔丝束缚,有不得伸展之意。而此种神情(亦是争力妙用)同时并具,出之自然,方得其妙(凡是任何桩法,形式皆是如此)。

第九章 浑元桩(三)
学习以上两桩后,继习此桩,仍起以立势,站稳再行开步,左右两足,前后展开(是为进退步),曲膝蹲身,两手环抱,横撑拧裹向前伸开,使筋肉束裹,骨骼无节不曲,是为钝形三角(即 90 度以上之角,不可有锐角),全身无有平面部分,更无绝对力。曲折玲珑,浑元一体,兼有以上二桩之功用。遇机施巧,应变无穷,便于实搏,精于打顾。站时应注意浑元桩一、二,腰膝两节所示要点及下列各点:
“步”:步大不灵,为步法要诀。开步时,前足进,后足随,两足最大距离约一尺二、三寸。言及动作,回旋不过七、八寸耳。若两足站于一直线上,不易稳固,须左右稍为展开,其宽度应以两肩宽度为准。
“手”:出手时,两手向左右伸张,均不过鼻,以保中线,高不过眉,下不过脐,前伸不过足尖,回撤不许靠腹,此乃最重要而不可违犯之规律也。又不许有平面处,无处不曲,曲处无不相乘。体认“八面出锋”一语,便得其奥妙。变掌为拳,五指相次如拧麻花,各指力一如婴儿之持物,要有紧捻密持之意(此握法击时易于发力),切忌死握,能不吃力于手,两臂圆活而气力畅达,手足相应矣。两肘曲如抱鼓,无论如何,变换手式,两肘要永久保持横撑力,勿使两肘忽而接近,忽而远离,失去其活动之空间(所应占之面积),与人以进击之机会。
“肩”:步法改变,而两臂否得力,全系于两肩。其要决为松肩,肩松则下垂,左右腋肋支撑其空间,如能容球,两臂得此空间,活动方能自如。再使心窝微收,胸虚背圆,肩得其平,浑身气力直贯于掌矣。
  “筋骨”:力生于骨,而达于筋,筋长力大,骨重筋灵,筋伸则骨节缩,骨灵则力实,伸筋腕挺(手足四腕与脖颈),则浑身之筋络开展。两肱横撑要平,有挽抱、开合、伸缩之力,两腿有提、夹、扒、缩、趟、崩、拧、裹之力,肩撑胯坠,尾闾中正,均不可忽。骨重如弓背,筋伸似弓弦,运劲如弓满,发手似放箭,用力如抽丝,两手如撕棉。站此桩时,全身上下前后左右八方,并头与足,头与手,手与肩,手与胯,肩与膝,肘与胯等处处相应,如有交互反向之绳索牵曳,或有人互为推移,不为所动之意。实际并无绳索或人之牵曳推移,不过存意如是。若真作出好似有被牵曳及推移之状,则又误矣。是被欲望之支配,其动作不觉而已吃力,失于自然。站时从此体认,全身易于完整。久之当能作到八面之意,气力乃得中之也。人身动用既有其运动之空间,而其运动头、足、身、手各处所占之面积,因头、足、身、手各处作用之不同,而亦各不相同。至其争力作用与各处因应之关系,复因之而各异,欲明乎此,于浑元桩三桩中求之,自能得其奥妙,凡百运动皆由此基生出,岂可忽哉?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3-25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桩法后论
习拳站桩,时间越久越妙,站时身体所生现象,依功夫深浅而有所不同。初学站桩,初站不过数分钟,汗即涔涔而下,再站过数分钟,则觉腹中蠕动,甚至牵及全身。及习练已久,自觉渐身澌澌作响,气血之动荡,有如源泉之滚滚。初站气血尚未通畅,两腿感有酸楚,疲倦时可以稍憩再站,以免因劳强行而致吃力。拳功本在日积月累,以行之不间为要(站的时间要逐渐增加),站桩毕,气舒神清,周身松快,妙不可言。李恕谷有云:“涤荡邪秽,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养其中和之法,而救其气质之偏。”夫站桩之功用,尽于是矣。
初站桩时,气血流行未能通畅,遇有阻碍时, 发生震动现象,要知此种震动,并非错误,亦非病态。用功日久,若仍有此现象,气血流行不能平静,恐无良好成效。若遇震动时,可以神经(精神)起变化分解之,经此分解,如仍抖动,可再以起变化、神经姿式同时起变化,亦无不可,务必使其平静,至要至要。
习拳动静殊操,喧寂异趣之现象,最难免去,此皆站桩功夫未到,心神混淆所使然,平时练功应将心情放下,不使浮动,气肃则胆壮,心静则神清,守之不失,自然动无不合,倘习拳不以此作法,为之旁求,是枉费心力,定难寻得处一化齐之妙。
初习站桩,必觉浑身酸软,反如无力之人,及气血渐渐通畅,真力(即筋骨气血受心意之支配,自然生发这力)生发,则不分动静,气力周身一贯,而力之强大则当不可思议,功到自知,学者应求诸已者也。

芗斋先生曰:“习拳平时用功,常使神气聚而不离,如站桩之时,自神不外驰,意不外想,精不妄动,气不轻浮,神不乱游,无站桩之形,而收其实效,则有不可思议之妙。”
或曰:“细思站桩之益,学者何以不觉,则其心意注于手,而不注于腰,不注于周身之故。”斯言颇堪玩味领会。又曰:“习拳时心动身不动则枉然,身动心不动亦枉然,身心一致加功,除站桩外,无第二法门。”心动系心意之动用,身动系筋骨关节之动用,气血应合所生澈诸身之动用也。故习拳应从站桩下功夫,不然是以有用之精神付无用之地也。
站桩功夫是使吾人生机内动,纯任自然,毫无戕害生理之虞,故真善拳者,其人必气力充,精神足,皮肤润柔,筋骨强健,绝非皮糙肉厚结如铁石者。
练习桩法,乃习拳攻本之学,有一势可变千百势,有千百势归于一势之基也。须着实勤学(知其理习其事)践迹是要,岂独拳学哉?

第十一章 养气
习拳者多言气功,言论分歧,莫衷一是,芗斋先生授拳时尝以意、气、力三字同用,或气力并称,极重气字。而所授养气之理在于不为害,其法至简至易,本乎自然。以鼻呼吸,要细匀而无声,而以匀静自然为要诀。今言气者,须知此气乃指呼吸碳氧二气而言,并须先讲明,人知动作与呼吸运用之原理,习拳养气。调息呼吸,乃运用呼吸所生之弹力,以尽拳之妙用,非如世人练成大肚子,即是气功名手之谓也。
气充力强,为习拳之结果,气之顺逆虚实,关系人之壮老勇怯,而身体四肢筋骨之运使变化,因之赖之。所以无气无以养其用,气之于人为无量供应,此人生原动力之所由生也,欲力之强大,须从养气入手,自不待言也。

养气功夫,亦可谓之理气功夫,气系呼吸碳氧二气而言,前已言之。用呼吸方法,使身体内外之气川流不息,此种功能,能使全身血脉之催动。由此可知,气在体内,或在体外养之有用之变化;神乎至于无形,微乎至无声,引自体外,充于体内。操拳:动也灵妙,莫可推测,静也严肃,莫可撼移,无不基于此气,非养之有素,何能臻此?养气之道,岂可忽哉?
讲养气者多矣:或胸内努力,以鼓荡两肺,或沉气腹内,以求充实;而气结不通者,皆不明养气之理也。养气这理在于呼吸自然,既不许用力鼓荡,亦不许故用我意之支配,不急不迫,徐徐为之,顺其自然。能于不觉呼吸而为呼吸,全身血脉动荡,方能与呼吸相合,方得气肃之真实功夫,而后得古人所说浩然之气,而明至大至刚之奥蕴矣。

芗斋先生曰:“世大夫常以坐功为禅学之秘。自认已得且极是矣,其实不过口云自然,岂不知盘腿一坐便不自然矣。即练之无害,亦必无所得。只知一时之精神清呼吸静而已,不能明此非整体功夫也。气贯全身为养气要诀,气非通畅关节不能敏活也。盖因呼吸使血液为之鼓荡,而浑身各种细胞(毛发气孔)均同时鼓动,而生吸引之动作。此种呼吸动作乃拳之基本动点,从此基点发生之操作,乃合理自如之动,动能自如,然后方得天然生生不已之气,而知其真滋味矣。”
全身毛发同司呼吸,与鼻息互为应合。毛孔呼吸,对于人身之功能,大于鼻息,而人不自觉。故言气功者,多论鼻息,而鲜及于毛孔。要知调息,以匀静自然为要诀。使呼吸免去急迫短促,使肺活量增加,与毛孔呼吸互为应合。故曰鼻息调而毛孔呼吸细匀(一致),若但知鼻息,而不知毛孔呼吸者,对于气力运用恐难入妙境,以其不明了身内外气之运养而失之也。

肺活量增大,在于垂肩虚胸(心窝微收),努胸挤背者误也,一试自知。拳要虚中取气,气为虚中之实。芗斋先生曰:“动时要于身外留有余不尽之力与气。而浑身毛发直竖如戟(气达梢端方谓之气足),不见力处正是有力处,不觉呼吸时正在呼吸。应于此处去下功夫。”
或有问曰:芗斋先生曾云:“用神用意勿用力,能养气调息,川流不止,使神意与气合,便得此道之真主宰和其奥妙机运矣。”而前言养气不许故用我意之支配,而用神用意勿用力一语,又重在用意,岂非矛盾耶?答曰:“实则未也。”不许故用我意支配者,乃不许故意使气如何动用,以防滞其气而失于自然也。所谓用意,是以意念体察,使气归自然,全身周到而保其匀静也。语虽不同,而其用意则一。前者用则助,助则暴而乱其气,后者用则勿忘,得于自然而气肃,不可不知也。

养气专在调息,反不如求之身外,使气不去调而自调。其法以目注视远方,假定一标点,使自身处处与所定目标点,神合、意合、光线合。我动时使标点随之俱动。标点放大,其光如轮,缩小则光不可破,起始作时,须令标点离身在十丈左右,与目光相平成一直线,练习日久,可使此标点,由远缩近或由近推远,或上或下,由此去作,气不练而自纪,不养而自养矣。
气沉丹田,气贯小腹,为近代拳家所乐道。要知提气固非,沉气亦属非是,求沉其气则气不能自然,实不如听其自然,不加注意为妙。所以拳家讲运使以练其气者,不足尚也。先哲有云:“气不养则馁,何以充体,充体者气遍全身也”。非如拳家只言丹田也。既得养气之道,功夫一到自然充实全身,无不贯到。惟腹部因发力运用上之不同,而有松圆、实圆之别。
松圆:气极静之时也,其气至平,贯然全身,浑噩一致,此乃常态也。
实圆:气由静而动之时也,胸宽腹实为发力时瞬间之动用现象也。头顶,足蹬,手张,腰坐,气注于腹,用以足力,此乃变态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3-25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论意
芗斋先生解释拳义,由说明精神气质之运使,至为详尽。运用肢体,使筋骨伸缩,气血川流,以强健身体,则属之于气质方面,至筋骨因何运动,则属这于精神方面。身体之动用,原由于一意之支配,意为之所计虑,乃精神现象之总称,意之所向,神即前往,全身因之运动而行发力,顺乎自然,出露体外,由此可知吾人之运动原之于意,而意之于身有全体统一之性。知虑之、觉察之、应付之,虚实动静互为根用,均一意之所为。欲达此妙用,须要领会芗斋先生“争力之生发和一意之支配”二语。意气力运用于自身之外,尚须有其运用之空间,意气力之守中处一,舍此空间不能成其妙用。所以习拳有以身外空间为运使,方能尽其运化之妙。芗斋先生尝言:“练拳如在空气中游泳,意在身外,守中身内,自然匀整。”又言:“习拳存意,使离开已身,不合道理,执著已身更有不妥”即此之谓也。

习拳须具精神合气质,养练合一之要,方成其为拳。欲达此境,须求之于存意;欲言存意,须先知学者习拳之通病,在欲求速效;求速效,乃是贪念;此念一生,身心定然吃力,能阻气血之运行,使真力不能外发,过于助长,欲速不达,故制止身心用力是第一要事。制止之法,厥为存意;存意检身,稍觉吃力,便要挽回,一动便觉,一觉便转,久之归于自然,全身舒适如无力之人。其气力方能畅达周身,应运外发,无往不利。此即用力不可反为力所害之谓也。学者宜熟思之。“意存动之先”为习拳要诀,觉古人千言万语,尽于此矣。要知力随动生,基于争力,而以取势为主,系由静而动,由动而静,动静所生之势也。运力得势则随意动作;无不得力,此则存意勿吃力之实功,所谓:“得意应手,意到便成者是也。”势欲左行者,意先顾于右;势欲右行者,意先顾于左,或上者势欲下垂,或下者势欲上耸,俱不可从本位经情一往。古拳谱云:“用力如春蚕吐丝”,又曰:“起势如挑担,进步如槐虫。”虚中取实,以势为之,变化得宜。先以顺拖,继以逆送,即详示势字之运用也。顺拖逆送,互为根互用,同时并具。

芗斋先生曰:“习拳须知来势去势”,来字去字,颇堪玩味,存意在此来去二字则得之矣。若先如何用力,而后如何用力,此样讲求则非矣(意存动之先,其动已止,而意仍在,乃指示初学之语,亦求知、求得,求存这途径也)。
芗斋先生曰:“操拳能作到不用心处方好”,又曰:“写意”两语最为微妙,意非外面来至身内,而是由身内达于外面。芗斋先生复尝言:“身外须有意,此意不定期存于身”。学者宜善领悟也。
习拳须知拳理、拳意、拳形。将意存于周身之外,使意在身外领取身上法度,神理自然得之。专习拳之外形,而不知拳理拳意者,劳心乱意,不但终无获益,恐身心反为之伤。

芗斋先生:“意足不求形骸似,意足者神足,动则合意而得力,不求合而自合也。”习拳要时时刻刻常想着芗斋先生所谓:“为什么有此一动,此一动作的目的是什么?”二语去体认,去努力,无有不成者矣。
习拳讲求存意,须知得意者为其前一步功夫,不能得,何以言存?何谓之得意?须先知何谓之意,意字之解前已言之,勿庸再敷。知字功夫要在动静变化中求之。无论如何,一动便要先问为什么有此一动,又要问此一动是否合乎需要,大小关节,曲折面积及点力,有何作用?更要问此动恰应时机否?尤要检查动后全身各处是否完整舒适一如不动之时呢?习拳如此用功,无不得意者矣。存意作到无有不至,身之动静完整舒适,非知意之存在者弗能。以意检身,以身知意,意自能存,意存不出于虑求,则拳功臻于几微。故曰脑中想存意者,不能存意者也。因此一想,便将此一点意用错,所以习拳者,能自知意,作到得意,由得意作到存意,再臻于不知存意而意存,方能达到知意、存意之境界。“有形有意都是假,意到无心始见奇”即此之谓也。

先哲论拳,常言:“守神专一”此说明得到存意真境界后之情形和作用也。功夫不到如此境界,何能言及自然,身动与意相忘,方得勿忘,而免助长之害矣。
讲到存意,学者最易误解,认定存意乃是一种欲望作用。须知助长之病,多生于欲望,芗斋先生尝教以求放心,讲求勿忘,以免助长。并尝以尔雅云:“勿念勿忘”用来解释勿之真义。如此看来,欲望必须根除,拳功方臻神化,此理当不谬也。芗斋先生论养气,尝言:“气调则妄念平,能无念而神自清,神清方能心意定。”心意定,动则神归气足,而如不动之时。如斯方谓之能动,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乃从存意养气中入手得来之功夫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3-25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章 试力
站桩基础,作到妙处,应习气力之运用,其初步为试力。试力为得力之由,力由试而得知其所自发,更由知而得其所以用,故试力为习拳最大之关键。
初试须使浑身气力匀整,关节灵活,骨骼支撑,筋骨收敛而舒放,然后所有力气自然应运外发;动时,慢优于快,缓胜于急,更须意不使断,灵不使散,动一处牵全身,所谓动无不动,动犹不动也;习拳若能达此地步,全身力一,自然动静守中,试力功夫方得其奥妙矣。

前言气力匀整,关节灵活,骨骼支撑,筋肉收敛而舒放,冠以“浑身”二字系说明四种作用,同时并具于一身互为关系,是整个作用不得分开,作拳时从此体认自能得到。动静基于一意之支配,须使全身任其自然,不可稍有滞处。最妙连试力二字,亦勿存于意中,徐徐运动肢体,动一处即作全体想,以意领导,神经支配全身,动时大动不如小动,快动不如慢动,动越微而神越全,如能做到不动之动,方得生生不已之真动。心意照顾周到,气力一致,归于圆整,上下左右不忘不失,如此则全身力一,力一则力止于圆(中),动静处中,自无妄动矣(滑力、暴力、硬力、滞力、溷力以及从杂乱发出种种不善之力不从心,自不生矣)。
  力止于中者,永是而不变为静之至也,力一者乃形变之始、形变之终,始终为一动一守静,定心在中,所以无妄动,动则适宜也。此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之真理也。芗斋先生曰:“不觉力之力,莫大于变化,顺生于自然,不觉其力也,故谓之浑圆。”
 试力要从“徐徐”二字节中作体认功夫,不如是,不能试得本身气力之如何,以及运使之所以用。
习时,如出于急迫,势必先行吃力,吃力则不自然,必偏重于一方,失之于滑于暴。全身原有之浑元力(一贯力)不能畅达于体外矣。力之为用,莫大于变化。阴阳虚实,开合顺逆,互为根用,顺生自然,滔滔不绝,用之不竭,变化虽有不同,其力则处一不变。而力之外发,手、肩、肘、胯、全身关节,骨缩筋伸,气血鼓荡,面面有力出锋棱,生生不已,共争一中也;力出共争一中者,乃言相乘之力也。其力名曰争力,又曰浑元力,全身处处均有交互,具有上下左右前后四隅之相乘力。初步试习,应求二争力,如手伸出,同时有前伸后撤,上托下压,外撑裹裹相乘之力,从一中心异向发出,相等相乘。悟得二争力,再求全身各部分,均同时面面生力,无不相乘,互为应合,浑元一致,共争一心,气力贯通,全身无空隙,习拳得此争力,方能使神气意力真实之合一,然后可谓之得中,可谓之得力矣。

力不从一心生出,失此意,则无八面玲珑之巧,而失分合虚实互用之基。“一动全转”,此“身”字正宜领会,于有意无意间,悟得自然神机之妙,方是试力功夫之妙境。
芗斋先生曰:“初学试力,使手自腕及指尖可稍加力,腕以后则不可有力。”如此作法,容易入门。又曰:“不论怎样作法,总要勿忘勿助长,以动静互为枢纽,全身无不浑元一争,始得象外之妙,身外之意,拳外之拳。能否得之在于一试,经此一试得之者,可与言拳道矣。”
芗斋先生教拳申明争力作用,以求气力自然发动。乃拳学不传之秘,今揭以示人,其言颇详,其法易,能得与否则系于学者,视学者志向与体认功夫如何耳。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3-25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章 运力
习拳得力后,才能进言运用,运力之妙,固在于周身力一,运之于内,灵之于外,而神之于用。力静为动之基,动为静之效,习拳致力于静,正是求动。气充力足,然后方能静不滞其机,动不见其迹。能静者方能动。静者乃万有变化无穷之源,桩法各章已有论矣。身、手、足之运动,须要用意,使之灵通一气,其用则腰为之主。语云:“身化”,此之谓也。手为全身力气神之前锋,其发出撤回,非玩耍两手往来之谓,实根于腰之运转,及两臂之伸缩而成。发出收回之动作,实际上两手不使之局部运转也。所以习拳忌两手空发、空回,用时变换或拳或掌或指,翻转变化运用灵活,但举忌过高,按忌过低,总以高不过眉,低不过脐,左右不出肩窝为常度。至于步法:应知步大不灵,所以进前足,须跟后足。两足虚实互相为用,前足尚虚,后足尚实,虚为灵活,实则山安。前后虽分虚实,其力并无二致。而肩脐之间,为身手幻变之地,又神经中枢之所在,上达于手,下贯于足,成一神经线,名曰中线,全身贯注在此,可免有失矣。手之变换或拳或掌或指,切忌死握紧靠,能不吃力于两手,两臂方活,气力早达而手足相应矣。拳学要诀:“步轻似猫行”一语,颇堪玩味。若吃力于足,或使力顿足,进退变转不得灵活,甚到戕害神经,易致脑病。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因反应作用,致使神经中枢为这而受伤也。

习拳对于声势二字,应加以领会,声字今姑不论,先言势字。运力得其势,则得其力,而妙其用。势生于气,为意所使,因形体静动变化,表露于外,势之虽有不同,而其气则一也。
拳家言“合”,有内外之分。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外三合。复有筋与骨,皮与肉,肝与肾为内三合;头与手,手与身,身与足为外三合,皆未得习拳之至要也。须以力气神及光线声势,统一于一意,方得谓之合也,但求形象对,岂得谓之合哉?
或曰:“意拳在十字当中求生活也。”妙哉斯言也。拳学真谛,一语道破。所谓十字者,乃明争力之作用,环中之奥理也。拳家皆言:“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然所谓中者何在呢?所环者何为呢?环即俗称之圆圈也。其结心即中之所在。有环则有中,环中之力,同一心结,而有若干相等相乘之十字也。人身上肢掌、腕、肘、臂,下肢趾、踵、膝、胯。全身各部,无不有其环中,然须统为一体。所以操拳非各处皆应,不能得其环中。中属之于静,环属之于动。能静者方能动,待时赴机,静动运用之妙也。习拳如何能得其环中呢?总之须由中以求其环,并由环以求其中,两者化一乃得其环中,练习之法,应求之于站桩,别无旁求。

敌我两力相接,即分强弱,运力妙见矣。两力相接之时,应知有所谓“点力”者,乃存乎其间。点力者何?即全身气力出露体外与对方相接部分之梢端正力量也。其力根源于周身之气力,彼此克化,各求其中,妙在一转。彼力经我一转,即化为乌有,手、腕、腰、臂、头等外之转皆然。渐身所觉松紧矛盾回旋者是也。有时现于形,有时藏于肤中,一点转动,全身一致,各处动则俱应。各处俱应,对于点力之作用,为足力之作用。其实非各处俱应,乃同时俱动也。更有时无转动之形变,而其默化之妙用,须细心体会。俗谓某式为拳打,某式为肘打者,实未明运力之妙也,不许部分推进或转动,岂得谓之是耶?
芗斋先生曰:“力不可由内向外张,须由外向内引,其力方能外发。”所以,又曰:“应敌也手前进时不许向敌发,方能应机应时。”故运力须存意勿努力,并且要意中不可有敌人;意若有敌,则已之力、已之气,不免受气力之阻。我之行动要正正堂堂,如入无人之境,气力不为敌夺,方能得莫可当锋之效,然后始得运力之妙也。芗斋先生曰:“运力外发,因其用之不同,运力可分为三种,曰虚中、实中、化中。”又曰:“应敌周旋,顺应来势,形变不测,全体齐动,敏捷异常。而力之为用,其变化不外刚柔方圆,斜面螺旋以及蓄力、弹力、惊力等等。”变化虽有不同,总要不外乎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耳。兹分述之于后:

刚力直竖(刚者力方,便于转顿),如撞针然,浑身毛发直竖如戟,其力尖锐,出露体外,利于攻守。
柔力短缩而力长(柔者力圆,便于抽提),灵活如弹簧然,毛发动荡,锐力内“含”。
斜面力以偏击正,机灵异常,易于进攻。
螺旋力,出于拧转,不论刚柔应接运用,乘隙而入,最易得力,有引导抛掷与缠绕拧拨之用。
蓄力即全身气力,波涌于内,未荡发于外者。外刚而内柔,静以待动,转变利用,能生挺力及粘着、摄引之力,其妙在于虚灵守中,易于变化,故曰“虚中”。
弹力又名挺力,如弹簧所发之力,此力生于振动,外柔而内刚,如棉裹铁,为被动反击之用,故曰“实中”。

惊力运用,在于身体之稍端,其变化主动于腰,如蛇如龙,刚柔相济,而阴阳虚实互为根用,但查敌之千差万异,纵敌近我,旋绕而缠裹之,极其神速,故曰“化中”。
拳学通于易理,操拳用力,不出乾坤,干者力之一,坤者力之二,而仍一者也。圆出于乾,方出于坤,而坤浑于乾,则方绕于圆。知其方而圆,遇敌变化不一,动分静合,阴阳交错,运转乾坤,其道得矣。
芗斋先生曰:“世之论拳者,有某拳生某拳,或某拳克某拳之说,似亦有理,但仍基于招法之讲求。若绳以拳理,当两手相接对击时,岂能有暇及此?若以目之所见,心再思之,然后出手制之,实不敢信其能也,况敌之来势,逐迭更变,安有以某拳生某拳、某拳克某拳之说,而能致胜者欤?此欺人、误人,谬误之甚者也。倘能习得争力,守中不失,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尚未敢说定能制人。如察来势再思应付,出手论招,操拳论套法者,真可谓之门外谈拳者也。”

运力之妙,百出尽致,随机应变,方拟去而忽来,乍欲行而又止,阴阳刚柔,形体无方,意则一定而不易,故操拳不可好奇,但取适意,意则无过,久用而不疲,初学应知吃力,则力失中,不吃力,则力自足,此乃用功所进之火候也。
芗斋先生曰:“全身力要浑无”,浑元力乃是争力,动静因而不同,不动时其力一贯,属之于静。动时大小关节无处不有上下、左右、前后,百般之二争力,属之于动。动静之力,又因其用之不同,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力,实则仍一争力耳,兹分述五力于后:
( 1 )金力:浑身之筋骨坚硬,心如铁石,运用时其力由虚中化为实中,有攻坚之能,其性属金,故曰:“金力”。所谓皮肉如棉,筋骨如钢意也。
( 2 )木力:四体百骸处处皆有,若树木之曲直形,其力实中有动,其性属木,故曰:“木力。”
( 3 )水力:身体之行动,如神龙行空,矫蛇游水,行无定踪,灵活随转,犹如水之流动,其力虚中,其性属水,故曰:“水力。”
( 4 )火力:发手如炸弹之爆烈,忽动如火之烧身,猛烈异常,其力由虚中化为实中,而反归于虚中。动也甚速,其性属火,故曰:“火力。”
( 5 )土力:完满敦厚沉实,意若山岳之重,无处不生锋芒,其力化中,具有虚实之妙用,其性属土,故曰:“土力。”

芗斋先生曰:“古谱有云:动如水流,静似水止,身若虬龙,气若长虹,能得枢纽环中窍,自然动静互为根,而周身之气力,其中乎,其化乎,堪与天地一争,全身动用与天地应合,此力学之运用,加以精神之支配,对于拳理与实相,非得其三昧者,未易知也。”

力之运用,阴阳虚实,开合刚柔,横竖等变化无穷。阴中藏阳,阳中含阴,阴阳有剥复变。动为静地,静为动机。动静有感通之妙。虚为实用,实为虚体,虚实有真幻之巧。不开怎合,不合怎开,开合有噬嗑之理。刚须寓柔,柔能克刚,刚柔有妒夫之化。横不离竖,竖不离横,横竖有相辅之功。更有长出短击,高低抑扬。左柔右刚,或梢节刚而中节柔;亦有时刚时柔,半刚半柔;复有柔退刚进,刚左而柔右;遇虚则柔,而刚随其后;适实则刚,而柔在其先;过刚易折,过柔不进;刚柔互用,随机应变,百出尽致,拟去忽来,欲行若止,虽形变而无方,意则一定而不易,运用之妙,不外归总于“重心不失,中线不断”为准。

天生万物,各尽其性,各有其能,习拳取象,参其变化,以合形体之妙用。而操练之时,应注意其动作神情,得其神则得其动静之势,得其势,则得其力,妙其用。若专摹其动作形式,已失其真,则形非其形,便失取象之一意。语云:假道炼形,真道炼神,学者各自取法,运化之妙,不难得也(龙蹲,虎坐,鹰目,猿神,猫行,马奔,鸡腿,蛇身)。
人身与空气互运,身体力运左旋,空气则反而右旋。身体有争力,所向殊方,人气则随之亦生变化;空气动则生力,无形无象,与体力应合为一,此之谓体生力。体外有力,回旋空际,盘绕如游丝,虚动如飞龙,实则腾空,去来无迹。习拳能体外生力,则势全意一,其力乃大。然能无中取势,空际用意,此不传之秘也。芗斋先生尝言:“操拳要和空气作争夺战,而使为一体。”共运力施意之妙,与游泳相似,善游者忘水,忘水者则神全,所以能泳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3-25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章 对手功夫
习拳练习对打,以求实搏功夫,是拳功中一部分也。练习时应辨虚套与真艺之不同。谚云:“到撕打时,忘了拳法。”此语说尽虚套花法之病,足证美观不实用,实用不美观。而拳法应用,须随意应敌,临致胜。对敌发力,要不早不迟,恰合时机,势势相乘而变化无穷,微妙莫测,方可谓之得了因字、应字功夫。可知花法转身跳打,你来我往,不独无益,抑且学熟害人误人,以其死套不堪实用。盖以其非由此应字因字而生之变化,不合时宜之动作也。

推究花法来源,想系因练习实用,而行对打所成之把戏也。对打一名为对手功夫,原系练习实搏。因先存有损伤之戒心,若心先失去实搏精神气力,即成了好看的花法勾当。观今之对手套数,可资证,由此看来,周旋华彩俨然戏局。拳术病在花法胜而正法昧,定无谬也。所以花法胜,而拳学对手功夫,教习之道迷,于今论拳尚虚套,而使真艺之难成,当以此为因也。
练习对手功夫,以备应用,须知其要点为比较二字;比较者,比较其真实功夫也。习时最好要如与真实相对搏撕打者为之,以免你强我弱,徒丢虚架,演成花法,以图人前美观之现象。至于应敌本事丝毫无得,反增若干害处,实无益也。

芗斋先生尝言:“作拳时意中如身之前后左右,均有敌人来与搏打。”又曰:“坐行进退,要与空气(假设之敌)争地位;习之既久若真对敌,则动不可当矣。”又曰:“闲居坐睡嬉戏,亦在练习。若习以定时或场所,岂得谓之真练习哉?”
芗斋先生论拳极重“中”字,尝言要守中,用中,保中线,守中神,不失中气,不失中力,不失中神,注意当中一点,敌我相搏,彼此应留意,此力对于自身,则要守着当中一点,以防敌力侵入。对于敌方,则要向着当中一点以收摧败之功。初习对手功夫,最好用当中一点来说明敌人,或体认中字奥妙之所在。能得当中一点之妙用,然后出手对敌;不可假眼目之端详,一动即有夺其心志之神气,如此焉有失和之理。语云:“不招不架,只是一下。”乃此理之申明。要知一下,亦即万一之谓也。

人身鼻居中央,其两侧形长只有七、八寸,交手时,拨转敌力,出此七、八寸,即不及我身。此乃动之果,言其动,则俗语所云:“妙在一寸间”之言耳。此语说尽操拳无须两手高舞。先哲有言曰:“不必远求尚美观,只在眼前寸间变。”又曰:“不论姿式好坏,只看进退虚实之大意。”意思是说动作不拘繁简,任意所之,得力为止,图好看者,未必有实用也。
习拳能学会打圈足矣,此说极精,习拳打圈,要知打大圈,不如打小圈。打小圈不如打不显形之小圈。打不显形之小圈,还不如全身齐动,全其神,全其气,全其力,此习拳求中用中之道也。

揉手为习称找中线之功夫,亦试习与人对敌之功夫也。切忌虚为招架,应着实推究。各求其空隙,遇有所乘,即行进击,不使失掉时机,作实功,不可以胜负为丑为乐,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艺自精、胆自大,自无怯敌之虑。若虚为招架,徒具你来我往之形势。乃于已无利之事,何须习焉?语云:“对手功夫,不相等人,打不得。”此语正防人有畏怯之念,或自欺欺人之病。而不能有所获益也。明乎此,然后手之转圈,足之进退,腰之运转,方有所因有所为而得其效。身、手、步,运用方法,可以毕得,何旁求乎哉?
芗斋先生尝言:“挽转游身,如行空游水”是说明“活”字之功夫。使动静一体,因势生发,八面灵动,力匀交插相乘。向左不离右,向右而起于左,右无不宜,左无不有,上下四隅皆然,照顾周到,无顾此失彼之虑,此争力之运用也。争力者,乃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之实质也。
动无直出直入,是说明运力由曲处求其劲挺之状。更由直处,以取拳曲之意。曲直相因,其变化不露形迹,而力尤须内含。形曲力直,亦是说明此理,应善自体认,争力不难求得也。
练习对手功夫,要注重实搏,前已言之。交手时彼此进退,互相攻击,当知人之头部或两肋、前胸、小腹、心窝等处,一受拳击,重者能截断营卫,毙性命于顷刻,轻者或致伤其内部。要知攻击要害为应敌决战之动作,练习时慎勿行此致伤于人,至为切要者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3-25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应敌
应敌要诀,千言万语,不外乎“制人而不制于人”。对敌要审,如何为审,是一注意要点。今人多言审敌,乃是审的,即目中有敌在前,应去讲求如何应付也,殊不知审的不过审中之一事。“审”字功夫,求于“审已”二字,可以尽之,使吾人身、神、气、力、动静守中,手之举,足之动,腰之运转,无不守中,安固如不动之时,力之发出无不中,无往不利矣。审已功夫,作到妙处,出于意求自然能审矣。
芗斋先生曰:“拳能得八面意,自然灵妙。”此审字功夫之奥妙也,勿庸去讲“审的”。审的乃审已,乃守中之一部功夫,只专“审的”则谬矣。拳家所言,目中有敌,始可出拳,意中有敌,方许动足者,此审的功夫也;然动有所因,自无妄为,仍审已也。

应敌要明“彼此”,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借力者乃拨转敌力,而利用之之谓也,所谓一指拨千斤者是也。要敏速适应时机,又要似进实退,不可急进,以求应敌;先退后进,蓄势审敌,分断敌力得其力得其隙,进以备退,不败之道也。对敌“运力应机”须在势、气、力,相因相生之际求之。后人发、先人至,不可早,尤忌迟,更不管来的是拳是掌,认定他全身,临“机”一下(其“机”要在敌方真实击出将着未着之间,或当应手而击,即恰当之火候),何须费力,以静等动,以逸等劳,微乎!微乎!然应“机”者知“机”,“机”者神之用,以意得之,以意应之,神之所为,任运而成,游于规矩准绳之中,而不为所窘,方谓之能变化运用,知机者,当神乎其技矣。

芗斋先生曰:“畏心存则侮。”敌前先自怯,怯敌者必败。所以习拳者平日练得精熟,临时手软身颤,举艺不起,此必缺勇气而无实功也。有实功而得其艺者,当临阵无畏也。
发手应敌,开声吐气,乱敌心意,以张我之气势,须合时机,不用力不变势,只此一声,而使敌心败胆寒。古人“声击”之说,即此之谓也。但未与敌接,故意来张我威,而开声叱气者,实出于畏怯,而先示人以弱,应知禁忌。岂可轻于开声自馁其气,以致败于人耶?

芗斋先生曰:“应敌时要审要固,更须具有以下之神情和气势;头要撞人,手要打人,身要摧人,步要过人,足要踏人,神要逼人,气要袭人,得机发力,胜券定由我操,事所必然,岂可疑乎?所谓:“较技者不可思悟,思悟者寸步难行;进退动转有意莫带形,带形定不赢;气如龙虎而动无定势,应机发动,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犹连,神全则身自安,如斯临敌,安有不胜之理哉?”复曰:“应敌知机,方能发动制人,不必度来势之机会,自能揣敌人之短长,均在有意无意之间也。静以待动,动中处静,以退为进,以进为退,直出而侧入,斜进而竖击,柔去而惊抖,刚来而缠绕,力之外发,缩骨而出,缩即发也。发力时意欲透其骨,,而入其髓,意存数尺外,敌身为我意所束,岂能逃哉?”应思斯语也。

或问两人较拳,甲于未学之时固胜于乙既学之后,反为所败,何也?芗斋先生曰:“此由于较拳时,不能应机运用也。”较拳时,不忍不可,不肯不可,不狠不可(气安稳,心要狠,手要准)。李广射虎,视虎则中,知其为石则羽不能入者其神异也。胜负之际,顷刻而决,其间错综变化之由,不一而足。学理富而功力不敌不可;学理功力俱为富强,经验不足又不可;经验亦既富矣,其权变不能应机,而神气不全亦不可也。故艺之优劣,有时不能尽以胜负判断,所谓是非不能以成败论也。学者但求其是而已,未可以一时之胜负馁其志也。诚哉斯言也。

应敌最要之诀,则“守中用中”四字而已。总之要身心一致,手肘肩腕并一身关节,处处都应如起锋棱,头足闾骨,垂成直线,均有前后左右上下诸般之争力,三角之螺旋,自不离六道含灵共一光。敬能如斯,不但已“中”不失,即对方之“中”,不期然而然,为我所乘,一击即败。此周身筋骨气力精神均归一贯,得其环中枢纽,自能变化无穷,常生常化,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千化万化,不使留隙与人,浑元不可破,所谓已正不管他人斜也。

应敌出手,守着面前尺许之路线,左右互相扶助,动用合一,意动而击敌方起于一线,指欲透其骨入其髓,筋骨微为转动,则打法成,说来何须崩攀句。足履地上,无论地势高低平踏自然;气贯小腹,随跳蹬点。擎气负著脚趾尖。要知手足转动,满腔热情于腰之运转,腰转如轮,首尾顾到,重心保持皆在腰,自头至足要一气相贯。至于筋骨,用则筋如弹簧,骨如针,筋肉一缩,骨节生棱。针簧一动,气力外发,万棱伸出,所遇莫可当锋。

芗斋先生曰:“两手结合,迎面伸出,前伸后撤,左右封固,务须守着中线。两足钻进抽撤,保住重心,并无定位,踢达如卷地风,纵横高低扬落进闪,随意变化。直奔敌人重心,莫为旁求。揣度情势,当进则进操其身,当退则退领其气,前后左右反转照顾,浑元一争。语云:手到步不到,打人不为妙;手到步亦到,打人如玩笑;手足齐到,乃全身合为应付也。

遇敌时须要毫气放纵,心小胆在,静似木雉(面善心恶),动若曳浪,举动藏神,处处有法,身动似龙蛇,手动速如风。平日练习,面前如临大敌(在三尺以外,七尺以内,如有劲敌当前)。但交手时,有人若无人,有怒虎惊啸之势、捕食之勇,横冲直撞,头顶趾抓,周身鼓荡,出手似锉,回手如钩,不得分开使用,运使浑然,纳于一圈,力不空发,意不空回。起手分举、抗、拧、抖、顺;落手分劈、搂、搬、扒、撑;沉托分拧,神在手前,力透敌背。力动缩亦即发;发亦即缩。动静合一,出之自然,起顿抑扬,犹如生龙活虎,吟啸声喊,谷应山摇,壮而无敌矣。

临敌发力,缩骨而出,如弓之反弦,鱼之发刺;其制胜要点,在于动静虚实,已发未发间,捉摸其火候,此随机施巧之时也。此中动静,全在筋骨,气血之运用,其奥妙必资神遇,其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或以力求,学者三致意焉。
芗斋先生曰:“应敌要诀,为身手齐到,所以进头、进手、须进身;内则提起精神,外则动作疾速;拳未动而力已蓄,打要远,力要绝(放字妙诀)。取胜尚须随意与运气,倘然不胜,必是心有怀疑矣。”

第十七章 琐论
(一)提倡拳学,反对练习拳套,申明拳理法。
(二)拳功妙用,原为整仪容,养气血一心志。
(三)剑法拳功,异曲同工,不过练习时,须得浑元力,方可再分节段,不外乎面积与构造之配备或应合。大概言之,只要梢节直刺,中节待转,根节及全身之力前摧而已。至其各种运用,则难于口述,有待于身示矣。
(四)今之学者、同道,去宗派门户之见,共研拳学之真理,拳学振,拳理明,实为国学之存续。吾人之任务,在于以诚接,勿倾轧,及未尚较技以争胜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