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01|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会放笔,书法才有生机!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6-9 11: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放笔是指毫无返顾,一笔挥出去的笔法,也叫撒笔。出现在书法之中非常尽性,非常潇洒,刚健而豪迈,大有一无返顾,一醉方休之心境,是为书家之妙迹,人间之真情帅性,个性之解脱,我性之超脱,人性无归之态,如野马脱绳,万亊破解,天地重开,宇宙再造之势。

大宇周而复始,万物周期往复,生灵六道轮回,宇宙圆回运动,万类有束难得解脱,解脱有原态消亡,重新再造之潜意。解脱是升华,是质变,是消亡,是新生,是毁灭又是再造。宇宙之性定于本,人世之情定于心,万物之情定于律。

放笔,是书家达情表意的超凡之举,解脱是重生升华的情性之态。从笔法讲,放笔是放情放性,同时放气放力,是力气泄尽,从头再来的关节点,重新再起,来世再生,体现着这种理。据此放笔的规则为:须在一字最后一笔,草书在一气连笔草的最后收笔,一句话意结束时,通常在易于放笔的字划上。

显而易见,一字在书写中间是不能将气放完的,一笔草书连行中也不能将气泄完,君看歌手竞歌,拨高音只在最后的收音时,亊于本时理亦通,审时度世的人生哲学在这里是以体现审时度气的书法哲学,天体自有时周,物侯本有时段,家出亊者为冢,亊于半废为不周,笔运半停为断气,字运半体为破璧,顺达完整,书有序有终,为天下至高无尚理。人类文化的动机皆在把握亊物固有定律,不至偏废而中止。一片作品中合理的放笔如大宇宙中的日月流星,升光流走,宇象更新,但也不宜太多,多则破碎,消衰,潜隐败象。

放笔要安排在直线上,且是直笔下线笔,如升字常字申草字最后一竖,直线是超出天理的一笔,因超越了宇宙圆运动的常规,圆笔上笔不宜放笔,如流字完字为上收笔,河字水字草收笔为圆笔,上笔为万物升达之情,不合消亡之理。圆笔为天地运转之常规,常规运转不可能消亡,固用放笔不合天理,子曰:『非礼勿用』。

书者宗天地之理,状万物之本态,现万类之常性,表人环之常情,非礼勿书,非情勿用,非本勿表,乃书家之大智,书品之尚德,书作之尚品,天地人书是为一道也。融天地于自身,感天地于自情,表天地于自笔。书者天德地德人德,天地人德具,书品乃上德。

南丘 發表於 2025-3-27 2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放笔之书道真谛》

"放笔"者,非徒纵毫泼墨之技,实乃书道哲学之显象。此中三昧,当从"势""气""理"三端阐发:一曰势不可遏,如庖丁解牛之"謋然已解",非刻意为之,乃功力至深自然流露;二曰气贯终始,犹《书谱》"一点成一字之规"的生生不息,须合于阴阳吐纳之道;三曰理法自然,暗合《周易》"穷则变,变则通"的循环天道。

考诸书史,张旭观公孙剑器而得其神,怀素"忽然绝叫三五声"而后满壁纵横,皆印证放笔非草率妄为,实为"技进乎道"的临界状态。黄庭坚《论书》所谓"心能转腕,手能转笔",正此境界之注脚。然需明辨:放笔之"放",非放弃法度,恰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

今人习此,当遵三重法要:其一,须积学累功至"五合交臻"(孙过庭《书谱》语),方有可放之资;其二,必择"当放则放"之机,如文中所言收笔处、意尽时;其三,要知"放后能收",如太极拳之"发劲须有馀",保留生生之气。王铎"一笔书"的连绵回环,恰是放而不泄的典范。

书道通乎天道,放笔之妙,正在于揭示生命"向死而生"的本质。观八大晚年"涉事"之作,笔笔皆放而字字含藏,此中真意,已非技巧层面,直指性命之学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