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98|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单字详解『美』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6-10 11: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25-3-27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单字解「美」:从羊羹到德性的审美升华》

「美」字甲骨文作「𦍌」,上「羊」下「大」,许慎《说文》训「甘也」,段玉裁注「羊大则肥美」。此乃味觉审美之始基,然华夏审美体系之精微,正在其由口腹之欲升华为精神境界。《礼记》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美」字演进恰成此过程之文字化石。

考「美」字源流,有三重境:其一为《孟子》「鱼与熊掌」的物质之美,其二为《论语》「里仁为美」的德性之美,其三为《庄子》「天地有大美」的宇宙之美。王国维《人间词话》论「古雅之美」,正承此脉络。甲骨文「美」字象人戴羊首饰而舞,暗合《尚书》「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原始艺术活动,揭示审美活动本具仪式性与超越性。

今人解「美」,多囿于视觉愉悦,实则《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方得真谛。董仲舒《春秋繁露》言「仁之美者在于天」,将道德哲学与自然哲学统摄于审美范畴。观「美」字金文,人形与羊角构成祭祀场景,恰印证《左传》「铸鼎象物」的礼器美学——此乃「美」字最深层的文化密码:在神圣仪式中实现天人交感。

故知「美」非止感官享受,实为华夏文明「观物取象」思维之结晶。从甲骨文到小篆,「美」字结构的嬗变,正是先民由味觉快感渐次通向「尽善尽美」精神境界的文明轨迹。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