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林卧龙刀之技击旨趣与禅武精神》
少林武僧所演卧龙刀法,实为禅门武学之瑰宝。此刀法承袭北魏以来"刀禅一味"之传统,其招式看似朴拙,内蕴却深合《易筋经》"刚柔相济"之要义。观其起手式"青龙探爪",以腰为轴,力贯刀尖,正应《少林棍法阐宗》所言"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的发力法则。
卧龙刀之技击特色,首重"三盘联动"。上盘取"云刀"之势,中盘行"缠头裹脑"之法,下盘走"趟泥步"之形,暗合《纪效新书》"上惊下取"的古典战术思想。其"反身撩刀"一式,看似回护,实含杀机,恰如《手臂录》所载"回马枪"之变体,体现少林武学"守中寓攻"的独特智慧。
此刀法尤重"刀随身转"之理。武僧演练时,每于转腕翻刀间暗藏七处变化,正应《少林内功秘传》"一刀化七势"之说。其"夜战八方"式,以刀画圆成盾,步走九宫,将《周易》"圆机活法"的哲学思想具象为武学语言。昔年妙兴大师有云:"刀如流水,身似游龙",今观此刀法,诚非虚言。
细究其禅武交融处,可见"慢练快用"之妙。表演时招式舒展如书法提按,实战时则化柔为刚,此即《少林十戒》所谓"演时若江海清光,战时似霹雳弦惊"。当代武僧延庄法师曾言:"卧龙刀之髓,不在斩劈之形,而在起落之间的禅机。"此语道破少林武学"以武证禅"的终极追求。
今人观武,多眩目于腾跃之姿,而少林正统武学始终秉持"重技不重势"的原则。卧龙刀法看似朴拙无华,然其每个撩、扎、截、拦皆暗合人体经络走向,此乃历经千年战场检验的实用武学。诚如《少林衣钵真传》所示:"真功夫不在花样,在分寸之间。"此刀法之价值,正在于将禅宗"直指本心"的修行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武学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