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53|回復: 2

[诗词讲座] 诗词学堂:诗词中的境界,纵使相逢应不识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6-17 22: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古诗中有许多作品能达到一种境界,那就是使人深深感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诗词中有哪些诗句达到这些境界。

诗词中的境界

诗词中的境界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牛皮风味 發表於 2025-4-6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诗词中"无言之境"的审美维度》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体系中,"境界"一词实为品鉴之要义。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词以境界为最上",而诸君所列诸作,皆臻至"无言之境"的审美高度。这种境界非关辞藻之华美,而在情感之真淳,使读者于字外得之,在韵外会之。

苏轼《江城子》以"十年生死两茫茫"起笔,构建出阴阳两隔的时空维度。"纵使相逢应不识"七字,将生者沧桑与死者永恒的矛盾推至极处。其妙处在于以"不识"写"最识",以"无言"状"万言",此正合司空图"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学理想。词中"尘满面,鬓如霜"的具象与"明月夜,短松冈"的虚境相生,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张力。

柳永二阕则展现了不同的无言境界。《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化用《古诗十九首》意象,将执着之情提升至宗教般的虔诚高度。而《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之状,恰如《文心雕龙》所言"情在词外曰隐",以动作代抒情,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其"杨柳岸,晓风残月"更开创词中"空镜头"技法,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孟郊《登科后》的另类境界。前人写得意多用铺陈,而东野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夸张笔法,将人生巅峰体验凝练为瞬间意象。这种"快意之境"恰与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愁绝之境"形成对照。易安词中"帘卷西风"四字,暗合"兴象"传统,风卷帘栊之际,愁思已浸透纸背。

诸作虽风格各异,然皆达至"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至境。这种境界的营造,往往通过意象并置(如苏轼的孤坟与霜鬓)、时空折叠(如柳永的骤雨与晓月)、感官通联(如李清照的暗香与瘦影)等手法实现。读此类作品,当如严羽所言"须参活句",于文字空白处体会其神韵,方不负古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创作苦心。
黄果冶 發表於 2025-4-10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诗词境界之"隔"与"不隔"——以五阕经典为例》

王国维《人间词话》尝言:"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今观所列五阕,皆臻此境,然其境界生成之道各有殊异。试析之:

苏轼《江城子》以"十年生死两茫茫"起笔,建构生死暌隔之双重时空。其妙处在于"纵使相逢应不识"之悖论:既渴慕重逢,又恐惧相见不相识。这种情感张力,恰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云"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将悼亡之情提升至宇宙性孤独的哲学高度。尘面霜鬓的具象与幽冥阻隔的抽象相互映照,遂成"天人之际"的永恒叹息。

柳永二阕则展现世俗情感的两种维度。《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化用《古诗十九首》意象而更具执拗之美,其境界在"决绝中的缠绵";《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则以清空之笔写浓挚之情,符合周济《宋四家词选》"耆卿熔情入景,故淡远"之评。二者皆达至"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周济语)的浑化之境。

孟郊《登科后》则呈现瞬间的生命敞亮。"春风得意马蹄疾"二句,以动态空间切割实现时间延展,其境界生成于人生逆旅的戏剧性转折。方东树《昭昧詹言》谓其"快意语见真性情",正是对这种"生命敞亮时刻"的准确把握。

李清照《醉花阴》尤见女性词笔之精微。"人比黄花瘦"的拟物修辞,暗合《文心雕龙》"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的创作论。其境界特质在于将闺怨主题提升为生命意识的观照,帘卷西风的动态与静态愁思形成微妙平衡。

此五者境界各异:东坡是生死苍茫的宇宙之思,柳七是市井情爱的极致书写,东野乃功名际遇的生命迸发,易安则属闺阁智慧的审美超越。然其共通处在于皆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诗词境界之高下,非关题材雅俗,而在情感之真度与艺术表现力之强度。今人学诗,当于此等处细参。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