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十二文,家对国,武对文
朗诵者:燕敏,燕赵女子,小学教师,喜欢文学创作,犹喜古诗词。 友情客串:郭禹含小朋友。 声律启蒙 十二文(一)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①。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②。 歌北鄙,咏南薰③,迩听对遥闻④。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⑤。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⑥。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 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⑦。 【注释】 ①四辅:官职名,见于〖尚书•洛诰〗,指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大臣。后代帝王的『四辅』所指官员不一,都是依托〖尚书〗所说而产生的。三军:根据周朝的礼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每军12500人。春秋各大国三军名称不一,如晋国设中军、上军、下军,楚国设中军、左军、右军等,后来三军成为军队的通称。 ②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隋唐九经包括〖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宋代刻印的〖九经白文〗所列的名称为:〖易经〗、〖尚书〗、〖诗经〗、〖左传〗、〖礼记〗、〖仪礼〗、〖周礼〗、〖论语〗、〖孟子〗,到后来再加上〖孝经〗、〖尔雅〗、〖公羊传〗、〖谷梁传〗,就成为儒家的十三经了。三史:魏晋六朝时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以后〖东观汉记〗失传,便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馥:香。 ③此两联均出自〖孔子家语•辩乐解第三十五〗。书中记载说:『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商纣王喜欢唱北边边境地区的歌,所以他的灭亡十分迅速。)而圣明天子虞舜则弹五弦之琴,唱南风之歌,歌词里唱道:『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南风吹来是多么和熙呀,可以替我的百姓化解愤怒忧愁呀;南风的到来多么按时呀,可以增加我百姓的财物呀。)鄙:边境上的城邑;北鄙:代指北边边境地方的歌谣。薰:和煦;南熏:南风,代指南风之歌。 ④(ěr)迩:近。 ⑤周太保:周天子的太保,召公于周武王时曾任此职。召公:又称召伯,姓姬,名奭,为周的同族,因封于召,故称召公,卷上十灰注中的召虎即其后人。李广:西汉陇西成纪人,汉文帝、汉武帝时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擅长骑射,为边郡太守时,匈奴不敢入侵,称之为『汉之飞将军』。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汉书•循吏传〗。西汉景帝末年,文翁为蜀地太守,为改变蜀地少数民族鄙陋的民风,他挑选品质优秀的小吏到京城学习政务,并提倡文教,在当地开办学校,提高文士的地位,结果蜀地百姓都闻风而化,民风大变。班固称赞说:『至今巳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到现在巴蜀地区喜好文雅之事,这都是文翁教育感化的功劳啊。)草偃:像草一样随风而倒伏;偃:原义为面朝天向后跌倒,引申指草的倒伏。 下联是说春秋末年,晋国掌握国家大政的六卿之间因为权利的分争,勾心斗角,最后留下韩、赵、魏三家,到晋定公37年(公元前475年),他们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此事史称『三家分晋』,是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 ⑦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巫山县与湖北巴东县交界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说,巫峡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衡峰:湖南南岳衡山有峰名回雁峰,据说大雁冬天向南迁徙,至此峰便不再南行。贴:紧挨着。此字在现代汉语中读平声,而中古是个入声字,属仄声,所以能和上联的平声字『哀』构成对仗。楚:春秋战国时江南的一个国家名,南岳衡山在其国土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