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受刺激的韓信,下定決心,離開家鄉,外出闖蕩。 恰好此時,項梁的軍隊,路過淮陰,渡淮河北上。韓信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就加入了項梁的軍隊。但是並沒有受到項梁的重視。 後來項梁戰死,項羽做了大將軍,韓信又成了項羽的手下。 韓信曾經多次給項羽提出過建議,但是都沒有被採納。韓信在項羽賬下,只不過是個小小的執戟郎,也就是站在項羽的大帳前,拿著大戟,站崗執勤的保安而已。 心高氣傲的韓信,見項羽如此不重視自己,萌生去意。他聽說劉邦為人謙恭和藹,禮賢下士,就準備投奔劉邦,希望能在劉邦麾下,得到認可。 此時的劉邦,已經被封為漢王,帶著自己的三萬人馬,去蜀中了。 韓信悄悄離開項羽的軍隊,孤身進入蜀中,投奔劉邦。 項羽的眼裡,根本沒有韓信這一號人物,所以,韓信的離去,在楚軍中,絲毫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不過,可憐的韓信,剛剛投奔劉邦的時候,也沒引起劉邦的絲毫在意。不過比在項羽手下強點,開始時當了個管倉庫的小官,後來提升為治粟都尉,就是管理軍糧之類的一個官員。 雖然如此,但是和韓信的雄心壯志比起來,還是天地之差。 不過,好在韓信認識了劉邦手下的丞相,蕭何。和韓信幾番交談之後,蕭何大驚于韓信的才能,急忙向漢王劉邦推薦。但是心煩意亂的劉邦並沒有心思考慮什麼韓信的事情,現在的劉邦,正煩著呢。 劉邦煩躁,是因為自從進入蜀中之後,自己手下的將領、士卒,就不斷的有人逃跑。 包括劉邦在內,這些人都是心不甘情不願來蜀中的,基本上是抱著充軍發配的怨念來的。到達之後,劉邦又沒及時拿出什麼有效的措施安撫軍心,所以,就不斷有人逃離軍隊,悄悄離開,甚至包括一些將領,也是如此。 眼見軍心渙散,劉邦是心急如焚,哪有心思管什麼韓信不韓信,寒心不寒心的? 韓信眼見蕭何的重視,重新有了盼頭。可惜,漢王不重視,蕭何也白搭。這下,徹底寒心了。既然你不重視我,那我走就是了。韓信就不信,天下之大,就沒有一個賢名的君主,能賞識自己的才能? 這一天,漢王劉邦突然接到手下稟報,丞相蕭何也逃跑了。劉邦一聽,如五雷轟頂,既憤怒、失望,又傷心、驚慌。連蕭何都離自己而去,自己這下算徹底完了。要知道,在這個關鍵時刻,本來就人心不穩,一國丞相率先逃亡,接下來,指不定多少人逃離呢? 好在過了一兩天,蕭何又回來了。 劉邦聽說,又高興又生氣,沖著蕭何發脾氣:『為什麼連你也要離我而去?』蕭何莫名其妙:『我沒逃跑啊?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你去追誰?』『韓信。』 原來,寒心的韓信不想繼續在劉邦這裡耗費時間,選擇了逃跑。不過,韓信感激蕭何對自己的知遇之恩,感覺就這麼一聲不吭的離開,對不起蕭何,就給蕭何留了一封信。 蕭何得知消息,大驚失色,顧不上和劉邦說明,打馬揚鞭,隨後緊追不捨。一直追了一夜,第二天早晨,終於追上了韓信。 蕭何苦勸韓信留下。韓信無奈的表示,自己也不想這麼離開,但是漢王劉邦不用自己啊。 蕭何最後咬著牙表示,請韓信跟隨自己回去。自己一定力勸漢王重用韓信。如果這次劉邦還是不聽,那麼蕭何願意和韓信一起離開。 這裡的蕭何也是豁出去了。蕭何本來就認為,劉邦能否成就大事,關鍵就在韓信身上,如果劉邦死活不用韓信,那就說明最終成不了什麼大事,自己離開也就離開了。 聽到蕭何說是追韓信,劉邦奇怪了:『逃跑的人那麼多,光將領都有幾十位,也沒見你去追,為什麼韓信跑了,你就這麼著急的去追?你不是在撒謊騙我吧?』 蕭何鄭重其事的對劉邦說:『那是因為那些人都是無足輕重的普通將領,如果需要,隨便就能得到。但是韓信不同,乃是天下無雙的國士,普天下再找不出第二個來。如果漢王您只想做這個漢中王,那麼有沒有韓信無所謂;如果您要想與項羽爭奪天下的話,那麼,就必須重用韓信。除了韓信,別人誰也做不到。』 劉邦當然想打出去,這個倒楣的蜀中,劉邦一天都不想多待。 無可奈何之下,劉邦不得不慎重考慮蕭何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