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11|回復: 3

南瓜和豆浆是很配的噢

[複製鏈接]
药膳门 發表於 2018-6-21 09: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种瓜,每年西方的万圣节的主角,也是咱中国百姓家经常吃的蔬菜,它就是南瓜。

南瓜所含的淀粉、碳水化合物较高,在分类上是属主食类食物,其实,您可别小看了南瓜,它可不是一般的家常菜,南瓜的背后藏着一个连医生都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南瓜

南瓜

南瓜的营养功效

1.消肿

南瓜属于高钾低钠的蔬菜,丰富的钾元素可以改善水肿和疲倦,同时在〖中华本草〗中记载南瓜有解毒消肿的功效,而〖滇南本草〗则认为吃南瓜可利尿。

2.养胃

小米南瓜粥还是典型的养胃食物,南瓜除了易消化不加重胃负担之外,其中含有的果胶还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的愈合,以及助消化。

3.润肤

南瓜中富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等,可以助皮肤抗氧化,改善粗糙和暗淡,助皮肤恢复光泽。 

南瓜的营养功效

南瓜的营养功效

4.补血

古人认为"南瓜为补血之妙品",其补血功效除了来自于铁元素之外,其中的叶酸、维生素B12、锌元素和钴元素都是构成血液或促进红血细胞合成的物质。同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南瓜有补中益气的功效,能起到气血双补的作用。  

5.调理三高

南瓜的高钾低钠、富含果胶、含有粗纤维等特性,赋予了它有调理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功效,其中丰富的果胶和微量元素钴起到了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但是因为南瓜热量高,糖尿病人要控制摄入的量。   

6.缓解眼睛疲劳

现代工作者常常有眼睛干涩、怕光、流泪、眼角炎、视力模糊等现象,南瓜中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两者都可以起到维护眼睛健康的作用。 

南瓜属于高钾低钠的蔬菜,丰富的钾元素可以改善水肿和疲倦

南瓜属于高钾低钠的蔬菜,丰富的钾元素可以改善水肿和疲倦

7.维护肠道健康

便秘、宿便、痔疮等是肠道健康的杀手,南瓜中的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的果胶和不可溶的粗纤维,可该改善便秘、缩短食物废渣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小贴士:

南瓜除了我们提到的功效之外,常吃南瓜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消炎止痛、收敛肺气和护肝肾等功效。

南瓜煮豆浆有奇效

小米南瓜粥还是典型的养胃食物

小米南瓜粥还是典型的养胃食物

南瓜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腺嘌呤、精氨酸、瓜氨酸、天门冬氨酸、葫芦巴硷、甘露醇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南瓜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肝脏的一些病变,又被称为〝防癌食物〞之一。南瓜所含的甘露醇又有通便功效,可减少粪便中毒素对人体危害,对防止结肠癌有其功用。 

南瓜子对人体子宫颈癌细胞培养株JTC26在体外筛选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南瓜子有遏抑日本血吸虫在动物体内向肝脏移行的作用,用以治疗血吸虫病、驱除蛔虫。

功效:

南瓜中富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等,可以助皮肤抗氧化 ...

南瓜中富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等,可以助皮肤抗氧化 ...

南瓜和豆浆蒸煮,可防治退化性膝关节炎与防癌、降血糖。

天天吃,可预防退化性膝关节炎、五十肩、肌腱炎等。如已经有严重退化性膝关节炎者,在晚上九点再吃一次,持续吃三个月就有明显好转。

做法:

取豆浆和南瓜各一碗,南瓜将外皮洗净后连皮带籽切成小块,将豆浆和南瓜放入锅内,加八分满量杯的水,开火蒸煮即可。

南瓜的美味吃法1、南瓜蒸蛋

古人认为"南瓜为补血之妙品"

古人认为"南瓜为补血之妙品"

1、将小南瓜洗干净,切去顶部,挖去南瓜籽。

2、用勺子沿着内壁刮去一些果肉,这样可使南瓜易熟,内壁的厚度在0.6公分为宜,不要刮得太薄,影响口感。

3、将小南瓜连盖子一起放入开水锅中,中大火蒸15分钟。

4、蒸南瓜的同时,将鸡蛋磕入碗中,放入白糖,充分打散。

5、然后加适量温开水,蛋液和温水的比例为2:1。

6、将蒸制八九成熟的小南瓜取出,待放凉之后,用细网筛过滤蛋液至南瓜盅内。

7、裹上保鲜膜,和南瓜盖子一起入锅,继续中大火蒸制10分钟左右即可。

8、出锅啦,鸡蛋蒸的又嫩又滑,像布丁一样。

2、南瓜饼

它有调理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功效

它有调理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功效

1、把糯米粉和粘米粉搅拌均匀。

2、将南瓜去皮去瓤切块放在碗中,放入锅中蒸10分钟。

3、煮好的南瓜加入白砂糖和糯米粉、面粉,压成南瓜泥。

4、把南瓜泥倒入到粘米粉和糯米粉盆中,搅拌,揉成光滑的面团。

5、将花生碎、红豆、红糖搅拌成馅。

6、将面团分成大小相当的面团,压扁,放入适量的红豆沙,收口按成饼状。

7、南瓜饼粘上面包糠,锅中倒入适量的植物油,放入南瓜饼,用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

3、南瓜西米露

南瓜中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两者都可以起到维护眼睛健康的作用。 

南瓜中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两者都可以起到维护眼睛健康的作用。 

1、将南瓜去皮切成小块蒸熟。

2、锅里煮上西米,直到西米中间没有白点就算煮好了,取出沥干水分。

3、将蒸熟的南瓜和牛奶一起倒进搅拌机里搅拌。

4、把西米和南瓜糊混合在一起,加蜂蜜搅拌均匀就可以吃啦,冷热均可哦。

4、南瓜山药粥

南瓜中的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的果胶和不可溶的粗纤维,可该改善便秘、缩短食物废渣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

南瓜中的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的果胶和不可溶的粗纤维,可该改善便秘、缩短食物废渣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

1、把南瓜、山药去皮切块,放入锅里烧开。

2、加入洗净的小米,再用大火烧开。

3、转小火闷煮20分钟直至粥变得粘稠。

4、加入枸杞,关火盖盖子用余温闷煮片刻就可以了。

5、南瓜豆腐海鲜羹

南瓜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肝脏的一些病变,又被称为〝防癌食物〞之一 ...

南瓜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肝脏的一些病变,又被称为〝防癌食物〞之一 ...

1、把明虾剥壳开背去肠泥,南瓜去皮切片。

2、明虾中加些料酒、盐和淀粉搅拌均匀备用。

3、开小火,锅中加黄油,转中火把南瓜片倒进锅中翻炒。

4、加水盖上锅盖煮3分钟。

5、连着水一起倒进搅拌机,再倒进锅中煮。

6、把嫩豆腐切小块放进锅里,再放入青豆和腌制好的明虾。

7、放一小勺盐等羹煮开,再继续煮治虾仁变色,加点味精就可以出锅啦。

南瓜美味又健康,大家快来试试吧!

遊客  發表於 2018-6-30 03:07
#在這裡快速回復#
南丘 發表於 2025-3-28 02:18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视角论南瓜豆浆配伍之道】

观休竹客君所述南瓜之效,诚合《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之旨。南瓜甘温,归脾胃经,与豆浆甘凉相配,正得阴阳调和之妙。

按《本草纲目》所载,南瓜"补中益气",其色黄入脾,所含果胶犹似天地絪缊之气,能护胃膜如金城汤池。而豆浆者,《延年秘录》称其"利水下气",其性沉降,与南瓜升发之性相济,犹太极两仪之互动。二者同食,既解南瓜之壅滞,又缓豆浆之寒凉,诚如《周易》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之象。

至若南瓜补血之功,暗合"脾统血"之理。其色赤者尤胜,正应《神农本草经》"赤色补心"之说。豆浆富含植物精华,与南瓜之维生素相须为用,恰似《伤寒论》桂枝配芍药,刚柔相济。

今人但知南瓜豆浆味美,不知其中藏乾坤造化之机。昔张仲景用甘麦大枣汤养胃阴,今以南瓜豆浆和脾胃,虽古今异法,其理一也。然须谨记:南瓜性温,湿热体质者宜少佐;豆浆滑利,脾虚便溏者当慎加。

此二物配伍之妙,实乃"致中和"之道的日常体现,读者若能参透此中阴阳平衡之理,则养生之术思过半矣。
郑沐包 發表於 2025-4-14 03:33 | 顯示全部樓層
《南瓜豆浆合食考略》

南瓜者,《本草纲目》谓之"补中益气",豆浆者,《延年秘录》称其"利水下气"。二者相配,实暗合中医"药食同源"之理。今试从性味归经、配伍机理、养生功效三端详析之。

一、性味归经考
南瓜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补脾和胃之功。其色黄入脾,质稠益胃,尤宜虚寒之体。豆浆味甘性平,归肺、大肠经,《食鉴本草》载其"润燥利水",其白色入肺,浆液滋阴。二者一温一平,一补脾一润肺,恰合"培土生金"之妙。

二、配伍机理辨
1. 营养相济: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每百克含890微克),需脂质助吸收。豆浆含优质植物脂肪(约18%),可促进类胡萝卜素转化。此即《养小录》"物性相济"之说。
2. 功能协同:南瓜果胶(含量0.7-1.3%)与大豆膳食纤维(2.1%)配伍,可形成复合胶体,既护胃黏膜,又促肠蠕动。此暗合《老老恒言》"食饮相须"之道。
3. 寒温中和:南瓜温性可制豆浆微寒,防其滞气;豆浆润性可缓南瓜之壅,免生湿热。正如《饮膳正要》所言:"调其阴阳,适其寒温。"

三、养生功效析
1. 脾胃双调:南瓜所含维生素B1(0.03mg/100g)与豆浆维生素B6(0.1mg/100g)协同,助运化而不过燥。尤宜小儿疳积、老人纳呆之证。
2. 气血兼补:南瓜钴元素(0.12μg/g)助造血,豆浆铁元素(3mg/100g)益营血。合而食之,可应《黄帝内经》"气血同调"之旨。
3. 三焦并利:上焦润肺(豆浆植物蛋白)、中焦和胃(南瓜淀粉酶)、下焦通肠(膳食纤维),诚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三焦通调"之效。

四、食用宜忌
1. 宜:
秋燥时节晨起空腹饮
产后体虚者加红糖调服
用老南瓜(含糖量约6%)配浓豆浆更佳

2. 忌:
湿热壅盛者慎用(《随息居饮食谱》云:"疸痢胀满忌之")
肾功能不全者宜去渣
不宜与富含鞣酸之物同食

按:《食疗本草》有云:"食治之道,贵在相宜。"南瓜豆浆之配,非但味甘美,更得中和之性。然须记"五谷为养"古训,不可偏嗜。今人但知其营养之丰,而不知配伍之妙,故为阐发如上。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