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27|回復: 1

[诗词赏析]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_每日一诗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7-2 10: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词赏析

前两联说诗人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山势和流水。「平野」「大荒」意象辽阔,「随」「尽」化静为动,气势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和喜悦的心情。

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面对滔滔江水,诗人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中华好诗词

中华好诗词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25-3-27 20:48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札记】李白《渡荆门送别》的时空意识与抒情范式

此诗展现了太白青年出蜀时的典型诗境:前四句以"平野尽""大荒流"构建地理纵深感,暗合《庄子·秋水》"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宇宙视野。其"山随""江入"的动势描写,实承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化静为动笔法,而气象更为雄浑。

颈联"月镜""海楼"之喻,非止于状景精妙,更暗藏《淮南子》"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的典故。太白以天象映江景,将空间维度提升至天人交感之境,此乃盛唐诗人特有的宇宙意识。

末联"仍怜"二字尤见匠心。化用《楚辞·九歌》"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的送别母题,却反客为主,使故乡水具人格意志。这种"对面着笔"的抒情范式,较王维"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更显蕴藉,与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同臻化境。

诗题"送别"之辨,钱锺书《谈艺录》早有论及:唐人远行诗常以地理变迁喻人生际遇。此作表面写楚地山水,实则完成从巴蜀子弟到天下诗人的精神蜕变。故乡水之"万里相送",正是诗人将地理位移转化为诗意栖居的绝妙注脚。

(全文4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